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幼教政策(2013-08-27 11:25:04)转载最新幼教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未来10年,普及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与部署,是指导我们思想和行动的纲领。学前教育,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学前教育事业如何规划与发展;二是幼儿园如何办好,让每一名学前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本文对教育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简称国10条)、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增加财政投入支持发展学前教育的主要精神,侧重第一个层面的内容做一次简要的解读,与大家交流和分享。(一)历史的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为什么群众普遍反映入园难?学前3-6岁幼儿毛入园率仅达到50.9%?一、认识上的原因。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个逐步深化的过程1第一个时期(1950-1980年)建国初期,大中城市都有少量公办幼儿园,但面向平民百姓子女的较少。为了解放妇女劳动力,政府提倡企事业单位、机关、街道、农村集体兴办幼儿园。这个时期的学前教育,突出的是福利性,入园不难。2第二个时期(1980-2000年)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外重视学前教育的理念不断传入中国;加上从1979年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成为家庭唯一的宠儿,广大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早入园、上好园。这个时期,政府加大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民办幼儿园快速发展,扩大了学前教育总量,学前教育既突出了教育性,又缓解了入园难的问题。3第三个时期(2000-2010年)跨入21世纪以来,各国政府进一步落实“儿童权利公约”、“世界儿童问题首脑宣言”,强调要保障18岁以下任何人,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不仅给予这一代儿童、还要给予世世代代儿童高度优先,使每一个儿童享有一个更为和平、安全和健康的美好未来,这是各国政府最崇高的使命。2001年5月,中国政府制定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各级政府要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制定政策,采取措施,使我国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取得历史性的进步。这时期的学前教育,突出了要保障每一个儿童享有机会均等的公平的受教育权利。纵观新中国成立60年,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广大群众对其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但是,要想将政府的认识和群众的要求转化为行动,又受到了现行教育体制与诸多条件的制约。二、工作上的原因。面对新问题,不少地方政府未能采取有效应对措施1.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问题2001年,我国加入了WTO,加快了从农业向工业转化的进程。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我国必须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为此,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各级政府部门实行定编定员、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和外资,提高效益。于是,许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部门,将已经办起来的幼儿园纷纷剥离、转让或关闭,造成幼儿园连续10年迅速减少,在园幼儿从1993年的2553万人,到2003年减少到2004万人。回顾新世纪第一个10年,不少地方政府忙于“普九”达标验收、忙于高校扩大招生、忙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同时又要制止和扭转学前教育滑坡。于是,教育部联合国家10个部委,共同制定了关于幼儿教育改革发展指导意见,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指导意见提出,今后5年(2003-2007年)幼儿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是: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发展格局。2.执行国务院转发的指导意见出现的问题在贯彻执行指导意见过程中,不少地方政府采取了简单的做法:一是将制止和扭转学前教育滑坡的任务完全推给社会力量兴办的幼儿园去承担,因为每一所社会力量办园的“许可证”都是由各地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二是误认为只有将有限的公共财政经费投入到建立“高标准、高收费、为少数人服务的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才能起到骨干示范作用,从而放慢甚至停止了发展面向大众的普惠性公办幼儿园。结果,2009年与2008年相比,全国公办幼儿园减少了491所,首次出现了负增长的失常现象。3.城镇化进程加快出现的新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力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大量农村劳动人口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也随之入城,他们要求与同城学前幼儿一样上幼儿园接受教育。但是,由于公办幼儿园总量有限,供求严重失衡,形成了今天群众强烈反映“入园难”的局面。三、体制上的原因。将学前教育纳入基础教育,长期处于被边缘状态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重要教育文献和领导人讲话,涉及我国的到教育体系时总是强调由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组成。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特殊教育。其中,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居于整个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然而,高中阶段教育既要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新生,又要为各项事业培养合格的数以千万计的中级适用建设者。在基础教育中,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教育是主干,是紧密衔接的学历教育,是从上到下需要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限期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相比之下,学前教育既属于非义务教育,又不属于学历教育,其结果长期处于被边缘的状态。由于人力、物力、财力诸多条件都得不到保障,造成学前教育在各类教育中处于最薄弱的一环,在农村更为突出。四、规划纲要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将学前教育从基础教育中分离出来,独立纳入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规划纲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由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组成。规划纲要将学前教育从基础教育中分离出来,单独纳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是重大的体制创新。人们常说,有“位”才能有为。纲要将学前教育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预示着学前教育自身的发展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同时还将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发挥奠基的作用。(二)规划纲要将普及学前教育纳入了未来10年,在全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的重要内容。因为,没有学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中国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现代化。一、发展目标1要全面普及学前1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2要基本普及学前2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3要在全国积极发展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率从2009年50.9%平均提高到75%;4要在有条件地区普及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5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6要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二、提高保教质量1未来10年,一要将学前教育的首要任务定位为扩大规模总量,使应该入园尚未入园的学前幼儿“有园可上”;二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采用科学的保教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使已经入园的学前幼儿能够“上好园”,享受优质教育,引导他们快乐健康成长。2普及学前教育,只有在扩大数量的同时,坚持不懈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学前教育才能步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已经达到普及目标要求的城市幼儿园,应该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突出特色、提高质量,把自己的幼儿园办成人民满意的优质幼儿园。(三)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确定之后,到底采取什么样的办园体制,才能保障普及目标的实现?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规划纲要规定,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这是办园体制的重大创新一、只有坚持“政府主导”,才能实现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1中央政府加强了领导管理的力度2010年11月初,温家宝总理在北京考察2所幼儿园;11月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10条)”;12月初,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刘延东国务委员发表了重要讲话;2011年9月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决定增加财政投入支持发展学前教育;2011年9月6日刘延东国务院委员在西安主持召开了全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议,再次强调: 各级政府必须承担起投入责任,切实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一要户头单列,每年用于发展学前教育的经费预算,不能再包含在基础教育之内;二要优先倾斜,每年比上一年新增加的教育经费,首先要向学前教育倾斜;三要保证拨款比例,每年给学前教育的经费在同级教育经费中要占有必要比例,浙江省宁波市提出不低于8%(2009年全国平均为1.36%);四要落实生均经费,各地要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财政拨款标准,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转,北京市提出生均财政拨款由200元提高到1200元;五要制定资助制度,使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能够接受普惠性教育,2010年底中央财政已经下拨30亿元专款,保障该项政策落到实处。 各级政府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既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解决学前教育的问题,也不能像义务教育那样完全由政府包下来;二是既要解决一些地方重视不够、不愿投入的问题,也要防止不顾条件、大干快上,采取搞运动的办法提高入园率,忽视质量和安全。 要开展园长和教师培训教育部将于3年内将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政府要于5年内各地要对本辖区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培训。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好这场攻坚战,要以县为单位编制3年行动计划,于2011年3月31日上报教育部。同时要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制度,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3年内要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2011年9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按照地方为主、中央奖补的原则,“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一)支持中西部农村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包括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依托有富余校舍资源的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按照一定条件招聘学前教育巡回支教志愿者。(二)中央财政安排“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多形式举办幼儿园。支持发展普惠性、低收费民办幼儿园。对地方扶持多渠道举办普惠性、低收费幼儿园和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等,中央财政根据工作实绩给予奖补。(三)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由地方结合实际、先行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给予资助。中央财政根据各地工作情况给予奖补。(四)从2011年起,将中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会议要求,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要坚持公益性、普惠性,要坚持因地制宜、勤俭节约,要坚决杜绝不顾条件大干快上、搞豪华建设,要坚决防止资源浪费和产生新的债务;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不断提高办园和保教质量。2各省级政府加强了领导管理工作从2010年7月底,全教会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公布以来,到2011年5月底,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先后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结合本地实际,全面部署了未来10年本地区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各位省市委书记和省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充分表达了要坚定不移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在实现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学前教育要先行的决心和行动。二、只有坚持“社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