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能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3、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4、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能力目标:1、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营养方面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在学生了解自身身体结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观,热爱生命的价值观。教学重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教学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法、学法: 观察、探究、思考、分析、讨论。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挂图;相关的实验准备;学生准备:制作小肠壁结构折叠模型的材料。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我们把食物吃进肚子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吃了菜,我们会变绿吗?(回答)吃了鸡翅膀,我们也会长出翅膀吗?一、食物的消化首先来看一下食物进入口腔后会怎么样。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思考:细嚼一块馒头,说说自己尝出了什么味道?并思考为什么会尝出甜味? 做出假设提出探究问题:1、在口腔中淀粉是否转变成能使人感到甜味的糖?2、什么原因使淀粉转变成了有甜味的糖?3、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起了什么作用?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小组讨论,设计实施实验方案,填表说明:每支试管内各加入了什么物质?是否充分搅拌?是否进行370C水浴?水浴多长时间?采用什么方法鉴别管内液体所含物质的种类?并预测检验结果。 思考回答:、在口腔中淀粉是否转变成能使人感到甜味的糖?、什么原因使淀粉转变成了有甜味的糖?、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起了什么作用?分析实验结论、想出改进的措施、总结学到的方法和技能。投影展示背景资料:淀粉遇碘液变蓝;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等混合物,向其中滴加碘液,溶液不会变蓝;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0C。提供实验用品。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探究计划。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实施探究方案、答疑。(3)各小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第二课时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通过探究,知道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那么,其他营养成分又是在哪里被消化呢?3、观察:29页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指图讲解:消化系统中消化道和消化腺的组成器官及功能仔细观看,分析“西瓜子历险记”的过程。概括消化的概念 ,并归纳出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二、营养物质的吸收阅读资料,比较:大肠、小肠的特点,理解小肠的特点与其功能的适应。 制作展示的小肠内表面的折叠模型。用放大镜观察,加深理解小肠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观察、理解小肠内表面的皱襞及绒毛的作用。观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FLASH动画。思考、回答,加深理解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器官。三、练习:31页练习1、2、3技能训练:解读曲线图四、板书设计:消化和吸收一、食物的消化1、馒头在口腔的变化2、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 胃腺分泌胃液(蛋白酶) 肝脏分泌胆汁(没有消化酶,乳化脂肪) 肠腺分泌肠液(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营养物质的吸收 胰腺分泌胰液(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二、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部位五、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药设计情境,使学生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小常识,了解其中的生物学道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多媒体教学直观手段,宏观和微观结合,形象生动,突出重点,易化难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