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附件1:台山市滨海新城生活服务区项目填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工程概况台山市滨海新城生活服务区项目填海工程填海项目陆域面积约47.0962万m2,拟形成陆域高程(黄海基面起算)6.0m(使用标高),设计回填标高为5.2m,标高计算及取值符合规范要求,并满足陆域使用要求。台山市滨海新城生活服务区项目总占地面积 m2,四周设置宽60m的公共道路,中间分区设置宽20m的公共道路,道路中间均设置宽5m的公共绿化带,本区共分休闲游览区、体育娱乐区、特色美食区、行政办公区及医疗服务区。根据本工程的自然条件、周边建筑材料情况以及前期工程经验,本工程海堤采用斜坡式结构形式。堤心采用10100kg抛填开山石。陆域形成工程本阶段考虑了采用回填惰性拆建物料,回填工艺可满足使用要求,推荐陆域形成方案可行、经济合理。工程总投资28806.64万元。2、工程分析污染环节与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间海洋环境污染因素主要有:海堤及隔堰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海堤、隔堰主体为块石堤心结构,自卸汽车运输开山石直接抛填在原有泥面上,悬浮物产生环节主要发生在抛石时对基床淤泥的扰动,悬浮泥沙产生源强为0.54kg/s;海堤及隔堰建成后再回填惰性拆建物料,推填溢流口泥沙产生量较小。施工期海洋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海堤及隔堰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会在施工期对海域产生暂时性的影响。非污染环节与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填海建设改变了岸线走向,填海区域改变了海底地形地貌,将引起工程附近海域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水动力的改变将引起泥沙运移态势,进而引起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的变化。填海改变了所在海域原有的海底底质环境,并造成一定量的生物损失;海堤及隔堰施工的悬浮泥沙也将对海洋生物生境造成损害,导致生物资源损失。3、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结论环境现状分析采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于2014年10月(大潮期)、2015年4月(大潮期)在该海域进行的海水水质、沉积物现状、生物生态调查和渔业资源调查。两期调查各布设30个水质站位、15个表层沉积物站位、19个(春季为18个)生物调查站位以及4条潮间带调查断面。(1)水质现状2014年10月秋季的监测结果表明:该海域水化学环境状况为尚清洁范围,部分站位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和石油类物质超过二类水质标准,其余各项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2015年4月春季的监测结果表明:该海域水化学环境状况为清洁范围,部分站位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和化学需氧量物质超过国家二类水质标准,其余各项均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2)沉积物质量现状2014年10月秋季的沉积物调查结果表明:总体来说,海域沉积质量环境良好,属于尚清洁范围,各要素均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2015年4月春季的沉积物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区海底表层沉积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烃、铜、铅、锌、铬、镉、汞和砷均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各项评价因子平均值均小于0.50。(3)生物质量现状2014年10月调查结果显示,几类生物体内各项因子均1,未超过一类生物质量标准、全国海岸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和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技术规程(第二分册)中规定的生物质量标准。2015年4月调查结果显示,除贝类中海虹体内镉含量超国家一类生物体标准外,其他几类生物体内重金属和石油烃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未超过国家一类生物质量标准、全国海岸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和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技术规程(第二分册)中规定的生物质量标准。(4)海洋生态现状叶绿素a 和初级生产力2014年10月秋季,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普遍处于高值,平均值为29.20 g/L,变化范围为4.81g/L 76.86g/L,最大值出现在湾北靠近岸的13号站,而最小值出现在调查区东南部远岸区的23号站位。具体结果见表2.3-1。整体分布趋势是近岸高,远岸低,并呈现一定团状分布。按照海洋监测规范评价方法,当叶绿素a含量超过10g/L时就预示赤潮可能发生,本次调查共19站,有16站位叶绿素a含量超过10g/L,有赤潮发生的潜在可能。2015年4月春季,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变化范围为1.10g/L 76.26g/L,平均值为3.49 g/L,最大值出现在湾北靠近岸的17号站,而最小值出现在调查区中部的16号站位。具体结果见表2.3-1。整体分布趋势是西部和北部近岸高,中部海域低的变化趋势。按照海洋监测规范评价方法,当叶绿素a含量超过10g/L时就预示赤潮可能发生,本次调查水体叶绿素a含量较低,发生赤潮的可能性不大。海区各站海洋初级生产力差异较大,涨、落潮无较大差异。秋季初级生产力平均为5.16102(mgC/(m2d),春季初级生产力平均为2.66102(mgC/(m2d)。秋季海区初级生产力高于春季。浮游植物2014年10月秋季调查结果:各站位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介于0.3831.690之间,平均值为1.057,以9号站最低,29站最高;均匀度指数(J)介于0.0830.340之间,平均值为0.222,以9号站最低,23号站最高;丰富度(d)介于0.9472.302之间,平均值为1.680,以13号站最低,20号站最高;优势度(D2)介于0.8100.990之间,平均值为0.917,以29号站最低,9号站最高。本次调查浮游植物优势种骨条藻占绝对优势,对各站位总细胞丰度的贡献度平均值达81.3%,因此各站位优势度较高,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较低。2015年4月春季调查结果:各站位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介于0.9923707之间,平均值为2.881,以18号站最低,20站最高;均匀度指数(J)介于0.2230.826之间,平均值为0.695,以18号站最低,20站最高;丰富度(d)介于0.4291.365之间,平均值为0.874,以18号站最低,20站最高;优势度(D2)介于0.3050.913之间,平均值为0.547,以20号站最低,18号站最高。本次调查浮游植物优势种夜光藻占绝对优势,对各站位总细胞丰度的贡献度平均值达15.73%,因此各站位优势度较高,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较低。浮游动物2014年10月秋季,不同站位间浮游动物种类数差别较大,最多为34种,最少仅为10种。站位优势度偏低,最高为0.797,最低仅为0.280;各多样性指数较高,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1.205-4.287,平均为2.554;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为3.124,变化幅度为1.966-3.941,分布较均匀;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471-0.870,平均为0.714。2015年4月春季,共鉴定浮游动物8大类39种 (类),浮游幼体13类,其中桡足类种类数最多,为19种;刺胞动物次之,为9种,被囊类4种,其他类群种类数较少。浮游动物丰度平均为2277.29 ind./m3,变化范围为148.00-6663.28 ind./m3,变动范围较大,高值区出现在海区西南部及中部偏北,丰度最高值站位被囊类及水母幼体丰度较高。生物量变化范围为166.43-657.50 mg/m3,平均为366.87 mg/m3。最高值出现在北部的18号站,与丰度最高值站位相一致。不同站位间浮游动物种类数差别较大,最多为31种,最少仅为7种。站位优势度偏低,最高为0.960,最低仅为0.497;各多样性指数较高,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1.201-3.798,平均为2.641;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347,变化幅度为0.373-2.249,分布较均匀;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132-0.739,平均为0.46。底栖生物2014年10月秋季,调查共获底栖生物45种,隶属于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纽形动物、螠虫动物和鱼类7个门类。其中,软体动物出现的种类数最多,共20种,占底栖生物种类组成的44.4%;环节动物共出现14种,占底栖生物种类组成的31.1%;节肢动物出现3种,占6.7%;棘皮动物出现4种,占8.9%;其它门类共4种,占8.9%。底栖生物优势种有粗帝汶蛤(Timoclea scabra)、鳞片帝汶蛤(Timoclea imbricata)、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歪刺锚参(Protankyra asymmetrica)、智利巢沙蚕(Diopatra chiliensis)和锥螺(Turritella sp.),其中粗帝汶蛤和鳞片帝汶蛤占明显优势,优势度分别为0.243和0.124,明显高于其它种类。调查海域底栖生物生物量变化范围很大,在0.081963.74g/m2之间,平均为235.32 g/m2。该海域底栖生物生物量组成以软体动物占明显优势,平均生物量为202.18 g/m2,占底栖生物生物量组成的85.9%;其次为棘皮动物,生物量为15.47 g/m2,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生物量均很低,其它门类平均生物量为16.84g/m2,因为在23号站采到个体大的尖尾鳗。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变化范围在(2020390)个/m2之间,平均为1691个/m2。底栖生物密度组成以软体动物占绝对优势,平均密度为1574个/m2,占总密度的93.1%。环节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和其它门类平均密度均较低,分别为78个/m2、31个/m2、3个/m2和4个/m2,分别占总密度的4.6%、1.8%、0.18%和0.23%。2015年4月春季调查海域底栖共获底栖生物32种,隶属于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螠虫动物和鱼类6个门类。调查海域底栖生物生物量变化范围很大,在6.441542.72g/m2之间,平均为269.24 g/m2。该海域底栖生物生物量组成以软体动物占明显优势,平均生物量为198.59 g/m2,占底栖生物生物量组成的73.75%;其次为棘皮动物,生物量为20.64 g/m2,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生物量均很低,分别为6.27 g/m2和1.81 g/m2。螠虫动物和鱼类虽然出现频率不高,但由于个体较大,所以平均生物量较大,两门类平均生物量分别为5.09 g/m2和1.90 g/m2。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变化范围在(406580)个/m2之间,平均为985个/m2。底栖生物密度组成以软体动物占绝对优势,平均密度为864个/m2,占总密度的87.69%。环节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和其它门类平均密度均较低,分别为49个/m2、48个/m2、11个/m2和14个/m2,分别占总密度的4.95%、4.82%、1.14%和1.40%。潮间带生物2014年10月秋季布设的4个断面的潮间带生物定性定量调查,各调查断面类型不同,潮间带生物群落结构也有所不同,T1断面为沙滩,主要种类为痕掌沙蟹和腹沟虫,T2断面为岩礁,以附着生物的团聚牡蛎、黑荞麦蛤、粗糙滨螺和齿纹蜒螺占优势,T3断面为红树林泥滩,优势种有弹涂鱼和小头虫等多毛类动物,T3断面为黑沙滩,优势种为角眼沙蟹、狄氏斧蛤和腹沟虫。潮间带生物总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82.8ind./m2和138.8g/m2, T1-T4断面比较,T2断面的密度和生物量最高,T1和T4两个断面明显低。从生物多样性水平来看,T2和T3断面的潮间带生物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其它2个断面,但是整个潮间带区域生物多样性水平总体偏低。2015年4月春季潮间带生物定性调查共鉴定出潮间带生物45种,环节动物8种,节肢动物11种,软体动物13种,鱼类1种。潮间带生物总平均密度为227.78 ind./m2,其中环节动物为39.81ind./m2,节肢动物为16.67 ind./m2,软体动物为169.44ind./m2,星虫为1.85 ind./m2。潮间带生物总平均生物量为148.04g/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