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楚辞渔父,屈原,一、焦点问题,渔父何以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象? 文章通过何种手法把作者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二、背景资料,关于作者的生平 屈原(约前340约前277)名平,字原,是楚国的同姓贵族。祖先封于屈,遂以屈为氏。 屈原是一个感情激烈、直白袒露而又非常自信的人。这种性格与实际的政治环境难以调和。不过,这种诗人气质与环境的矛盾,既造成人生悲剧,同时也造就了优秀的文学。,二、背景资料,关于屈原的作品问题 现存25篇作品中,绝大多数作品归于屈原名下当无疑义。 但有部分作品自汉代就存争议。像远游、卜居、渔父等。,二、背景资料,屈原与民间节日 屈原自沉于汨罗江的日子,可能是五月五日或距这一天很近。 五月五日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其本来意义,反而鲜为人知了。,二、背景资料,关于骚体 骚体是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所创造的一种抒情韵文。,三、文章内涵分析,本文的这种“自设问答”在词赋的发展史上是一种滥觞之作。,楚辞 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楚辞 渔父,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三、文章内涵分析,采取设为问答的方式,表现自己矛盾的心态。 渔父洒落超脱,全身远害;屈原坚守信念,宁为玉碎。两个鲜明的形象,两种鲜明的人生态度。,四、关于渔父的一些争论,一、关于作者的疑问: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将其归入屈原的作品。 今人持不同看法。郭沫若认为渔父可能是非常熟悉屈原生活和屈原思想的楚人的作品。,四、关于渔父的一些争论,二、关于文章所表现的内容,是实录,还是虚构? 司马迁把渔父录入屈原列传,将之视作真实发生的事情。 宋洪兴祖认为:“卜居、渔父,皆假设问答以寄意耳。”,五、渔父的文化内涵,渔父和光同尘、不做抗争的主张中,包含了睿智和超脱。 没有世俗的纷扰,保有自己的一份闲适的心情。 相比劳心苦志、形容憔悴的屈原来说,渔父的形象轻松自由,更能投合文人的胃口。,六、庄、屈渔父的同异,相同之处: 设为问答。 形象的思想观念接近,都是老庄道家。 不同之处: 庄子渔父贬儒扬道明显。 屈原渔父保持了两种对立观念的张力。,七、文本风格分析,散句为主,兼备众体 以对话刻画人物,八、思考与讨论,本文通过自设问答的形式表现内心矛盾,你认为这种方式与直抒胸臆相比,优点在哪里? 在屈原的执著与渔父的旷达之间,你更欣赏哪一个,理由是什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