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古诗两首一题西林壁,知作者,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题 西 林 壁 宋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知作者,解诗题,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整体感知,抓字眼,明诗意,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向西面看。 侧:侧面。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翻译古诗,理解感悟,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岭/横看,峰/侧看,远,近,高,低,多诵读,悟诗情,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小结,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的人生哲理。,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2、收集描写风景的古诗一、二首 3、每人制作一幅秋天景色的手抄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