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www.ks5u.com阆中市千佛中学2019年春高一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在16年持续不断地建设施工后,2008年底基本建成,这是中国水利建设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古代在水利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其中,兴建于战国时期,至今仍对长江流域的抗旱、防洪发挥着巨大作用的水利工程是A. 都江堰B. 筒车C. 龙首渠D. 白渠【答案】A【解析】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其主要作用是防洪和灌溉,至今仍对长江流域的抗旱、防洪发挥着巨大作用,故A项正确;筒车是唐朝时期发明的灌溉工具,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龙首渠和白渠都是位于陕西省,修建于汉代,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和D项。2.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同时,曾经短暂地实行所谓的对外开放,但是限制极为严格。其中乾隆二十年(1755)的通商政策A. 限制外商只在粤海关一口贸易B. 允许外商于江浙闽粤四口贸易C. 开闽省洋禁,浙江“一体贸易”D. 开放广州厦门、上海等五口通商【答案】B【解析】【详解】乾隆年间(1757年),乾隆宣布撤销宁波、泉州、松江三个海关的对外贸易,只留下广州海关允许西方人贸易,说明乾隆二十年(1755)允许外商于江浙闽粤四口贸易,故B正确;雍正时期曾一度“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就又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故AC错误;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上海等五口通商,D错误。3.中国古代著名农书齐民要术氾胜之书都把农业生产看成稼、天、地、人诸因素的有机结合。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A. 在理论上能不断与时俱进B. 形成精耕细作的基本特点C. 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哲学观D. 对自然环境提出较高要求【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征。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农书将农业与天、地、人等因素有机结合,强调的是诸元素之前的相互联系,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哲学观,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列举了中国古代农书中的现象,没有体现其不断发展的内容;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农业与其他因素的相互关联,并未体现其精耕细作的特点;D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农业与其他因素的相互关联,没有体现古代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有较高要求。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4.观察下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丝织业中心多沿丝绸之路分布B. 四川地区一直以来是丝织业重心所在C. 唐宋时期民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D. 元明时期丝织业重心转向东部地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图中表示的是古代中国的丝织业中心区域,没有体现A、B、C项的内容。D项的结论可以从图中看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元明时期丝织业【名师点睛】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两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呈现不断萎缩状态;私营手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到明朝中后期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2)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地域分布广泛,生产规模巨大,分工细密,产品种类多,生产技术先进。(3)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欧非地区,广受赞誉。(4)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从经营的方式来看,私营手工业经历了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的转变。到明朝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5)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起初在北方,以后逐步移至南方。大约到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北方到南方的变迁。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工业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转移到南方。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6)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5.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二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由此可知A. 汉代庄园本质是一种地方割据B. 庄园经济的自给自足程度高C. 均田制下农耕生产水平有进步D. 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很发达【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庄园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方式,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地方割据”,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东汉豪强地主的庄园经济,均田制是国有土地制度,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东汉豪强地主的庄园经济,不是小农经济,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能治田”“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 “闭门成市”“资至百万”,结合所学汉朝庄园经济的特点分析解答。6.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动力经历了由人力到畜力、再到利用自然力的过程,与之对应的是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下列农业生产工具最能体现与农业生产动力发展过程相一致的是牛耕翻车筒车桔槔A. B. C. D. 【答案】C【解析】牛耕是用畜力,符合“由人力到畜力”,故正确;翻车仍然采用人力的灌溉工具,不符合题意,故错误;筒车采用水力的灌溉工具,符合“利用自然力”,故正确;桔槔是采用人力的杠杆汲水工具,故错误。故组合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农业生产动力经历了由人力到畜力、再到利用自然力”,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牛耕、翻车、筒车、桔槔等工具的动力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7.春秋范蠡人称“陶朱公”,后成富商的代名词。下列有关商人的说法,你认为值得怀疑的是A. 战国巨贾吕不韦,居然做了秦国相国B. 刘宋时商人因不满政府限制交易曾经发生骚乱C. 明清时期民间对外贸易发达D. 明清时期晋商和徽商闻名全国【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由于海禁和闭关锁钩政策的实行,对外贸易并不发达,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ABD选项表述正确,排除。8.下列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自然经济的产物B. 对维护专制制度、保障财政税收起到了重大作用C. 这种思想在明太祖和雍正帝时得到强化D.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而被废除【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结合所学,A符合所学,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符合所学,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符合所学,但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古代没有废除重农抑商政策,所以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9.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A. 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B. 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 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D. 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竹枝词描写了妇女装满蚕丝让丈夫出去卖,而购买蚕丝的是“洋船”。乾隆、嘉庆年间清政府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只留广州一地对外通商。材料反映了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C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10.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同时,曾经短暂地实行所谓的对外开放,但是限制极为严格。其中乾隆二十年(1755)的通商政策A. 限制外商只在粤海关一口贸易B. 允许外商于江浙闽粤四口贸易C. 开闽省洋禁,浙江“一体贸易”D. 开放广州厦门、上海等五口通商【答案】B【解析】【详解】乾隆年间(1757年),乾隆宣布撤销宁波、泉州、松江三个海关的对外贸易,只留下广州海关允许西方人贸易,说明乾隆二十年(1755)允许外商于江浙闽粤四口贸易,故B正确;雍正时期曾一度“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就又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故AC错误;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上海等五口通商,D错误。11.下图数据来源于杨德才先生的中国经济史新论,1920年同1913年比较,厂矿数和资本额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促使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B. 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C. 民国实业救国思潮不断影响D. 北洋军阀政府重视经济建设【答案】B【解析】根据“1920年同1913年比较”和图片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的春天”,结合所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的春天”的原因和政府政策、实业救国思潮、一战的影响等因素有关,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是最主要原因,故B正确;ACD都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点睛:根据“1920年同1913年比较”可知,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的春天”的知识,结合所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分析解答。12.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痛陈其主张:“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下列分析符合史实的是A. 张謇反对重农抑商思想B. 张謇的主张反映“实业救国”思想C. 张謇创办保兴面粉厂是该主张的体现D. 张謇已经找到强国的根本途径【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张謇认为西方之所以富强,不在于商务而在于发展工业,因此提倡实业救国。由此其核心思想是发展实业是救亡图存的方法,排除AD两项;材料明确表明其所谓的实业仅为工业,而C中的保兴面粉厂是荣氏兄弟在无锡创办的著名企业,不是张謇创办的,故排除C。所以,B项符合题意。13.“以中国之大,乃重受其(通商)害者何哉?病在讲求商务之无人耳,推其缘故,上在官而下在商。官不能护商,而反能病商。通商大埠及内地集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A. 近代商务衰败的原因在于政府对商业的不利影响B. 中国纺织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已为外国厂商所占领C. 近代商业要顺利发展需要有一批近代的商业人才D. 对外通商是官场腐败和人民生活困苦的主要原因【答案】D【解析】【详解】由“以中国之大,乃重受其(通商)害者何哉?”可知是探讨近代商务的发展缓慢的原因,D不符合材料探讨的问题,符合题意,故选D;材料中的“推其缘故,上在官而下在商。官不能护商,而反能病商”,说明政府是造成商业衰败的原因,A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通商大埠及内地集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表明中国纺织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已为外国厂商所占领,B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病在讲求商务之无人耳”可知,材料认为商业人才缺乏是商务衰败的原因,说明近代商业要顺利发展需要有一批近代的商业人才,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4.“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的。”主要是由于A. 其探险导致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B. 使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C. 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D. 其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