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评价一首诗的思想内容,思想,指的是诗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说得明白一些,就是:作者写这首诗,是为了揭示怎样的现实生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希望什么)或说明怎样的道理。,内容,指的是上述“思想”的载体。也就是:为了表达思想,作者写怎样的景,怎样的物、怎样的事、怎样的人这个(这些)人有怎样的外貌、语言 、行为、心理。当然,如果直接写出感情和道理,那就既是“思想”,又是“内容”了。,诗词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以动衬静,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直接抒情,细节描写,虚实结合,使用典故,侧面烘托,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比喻、拟人、夸张、借代 拟物、对比、排比等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叙事抒情,抑扬,诗歌鉴赏的艺术手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物 言志、直抒胸臆) 描写(动静、远近、虚实、点面、上下) 2、表现手法: 烘托(渲染)、映衬/反衬、化用、虚实、 正侧、抑扬、点面、象征、联想、想像、 比兴、用典 3、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双关、夸张、排比、叠词、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烘托是诗人在表达某种感情时,用描绘景色、勾勒事物来使某种氛围更突出,以衬托出这种感情。 反衬是用情感、内容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作比,来突出、衬托其中一个事物的特点,这两个事物是有主有次,以次托主。 虚实相映诗歌写眼前景现实事是实写,写回忆中景、想象中事是虚写。 对比 对比的手法容易和衬托混淆,我们来区分它们的不同。衬托分正衬和反衬,都是通过两个事物来写的,用一个来突出另一个的特征,有主次之分。而对比虽然也写两个事物,事物之间有不同,但是诗人不是重在彰显一个事物,而是突出两个事物的不同。如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使得“朱门”的奢靡,与贫者的“窘困”都得到表现。,托物言志(也叫咏物言志,托物感怀,托物寓意,借物抒情) 诗人借某个物,来抒自己的志向、情操、抱负。物的特征往往是与诗人的“志”有某种对应关系,比如“梅”往往寄托诗人高洁之志,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是典型的代表,“竹”往往是气节的象征,“兰”是品行清雅的代表。 虞世南的咏蝉就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前两句写蝉的特征,最后两句抒发自己的高洁之志。,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请结合诗句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空旷的山野一场秋雨刚过,傍晚的天气显得格外凉爽。,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松间,清澈的泉水在石上流淌。,洗罢衣服的姑娘们嬉笑欢语经竹林回家,顺流而下的鱼船使水面上的莲叶也摇动起来。,经春的花草,任凭它们凋谢枯萎,我却要留下享受这大自然无限的风光。,山居秋暝的思想内容(一),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首联:紧扣题意,描绘出秋天雨后山村傍晚的大背景,给人以深远、幽静、清新之感。 点明时间、地点、季节 营造山雨初霁、空气清新的意境,颔联:是景物写生。明月、松林、清泉、山石几种意象组成色调明洁的图画,具体渲染了山景的清幽 。写幽清明净之景。 (视觉 / 听觉),颈联:在“空山”的背景上,点缀了人物活动的两幅优美的画面。听到“竹喧”声,知道是“浣女”归来;看到“莲动”,知道是渔舟出去。 一写听觉,一写视觉。写人,只闻其声,侧面描写。,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山村晚景图?,示例: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请依示例,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后几幅图画。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暗点时间、地点,为全诗定下清新、恬淡的基调。,第二幅“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高悬在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第三幅“清泉石上流”,颔联侧重写景,静中有动,声色兼备,幽雅宁静。,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第四幅“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第五幅“莲动下渔舟”,颈联侧重写人的无忧无虑、勤劳纯朴,以动衬静,愈显其静。,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整体画面 山居秋暝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诗歌鉴赏方法,诗句类型鉴赏法: 1.写景句 2.叙事句 3.抒情句 4.议论句 什么意象 什么人 什么情感 什么认识 构组画面 什么事 消极情感:悲愁 什么道理 体察色调 写出什么 积极情感:喜乐 品味情感 特点本质,诗歌意象组合法,1、找意象,寻找诗中的那些意象,注意意象前面的修饰语,体会感情色彩。 2、组画面,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构组画面,如身临其境。 3、察色调,画面有色调,仔细体察诗歌或浓重或浅淡,或明丽或灰暗的画面色调。 4、品情韵,设身处地体验感受诗歌画面中渗透的作者的情绪情感。 5、究诗意,最后是深入思考准确把握诗歌主旨,即会意。,写景诗(山水、田园、边塞)以描绘景物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作者感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脉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串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写景 形 景物画面 (外在) 诗歌两条线索 神 思想感情 (内在),咏古诗 如何阅读鉴赏?,内容:写历史事件、历史古迹、历史人物 目的:感慨兴衰、借古讽今、寄托情思 方法:明确史实,把握感情,鉴赏技巧,精读诗歌,揣摩技巧:1、以联为单位品读诗句,整体感知诗句大意;2、品析关键词句,玩味诗歌韵味。3、 知世论诗,知人论诗。,历史人物 咏古诗 历史事件 时事兴衰 怀才不遇 历史古迹,咏古诗,感慨寄托借古讽今,明确史实,知人论世,诗歌鉴赏答题语言格式,1、关于诗歌意象、意境 诗歌选取-、-、-等意象,描绘了(创造了)一幅-(填写形容词)画面(意境),表达(抒发)了诗人(诗作者)-的思想感情。,2、关于诗歌形象 诗歌运用-(填写表达技巧),刻画了-的形象(人物形象或景物形象),写出了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填写形容词)的特点,表达出诗人-思想感情。,3、关于诗歌主题 诗歌描写了-的画面,创造了-(填写形容词)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4、关于诗歌语言 (1)诗中-字(准确、贴切、精练、形象、生动),一字传神,不仅写出了- 而且写出了-,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极大的审美享受)。 (2)诗歌-句,不仅写出-(人物或事物)的特点,而且深蕴着-的生活哲理,给读者以深刻启示。,5、关于诗歌修辞 -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同时也给读者以-艺术审美享受。,夜宿七盘岭 沈全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诗歌作于沈全期流寓蜀川之时。天河,即银河。芳春,即暮春。平仲,即银杏树,白果树。子规,杜鹃(布谷鸟),啼声悲切。浮客,游子。褒城,山西汉中北边。 1、首联是-句,颔联、颈联是-句。颔联暗写了-字,又点明了诗题-二字。颈联一句表明“独游”的-,二句写“子规啼”,突出烘托了“浮客”-的心境。 2、这首五律,以-字统领全篇,记游叙事,写景状物,写出了“浮客”-(四字)的情景和-。,深渡驿 张说 旅泊青山夜,荒庭白露秋。 洞房悬月影,高枕听江流。 猿响寒岩树,萤飞古驿楼。 他乡对摇落,并觉起离忧。 注:诗人贬岳州时所作。摇落,凋残、冷落。 1、首联写-。 2、颔联、颈联写景,从-和-角度选取意象,构成一幅-(形容词,四字八字均可)的画面,烘托出诗人此时此刻-(形容词,四字八字) 3、尾联-(四字),抒发了-的思想感情,其中-二字是全诗诗眼。 4、诗歌最鲜明的写作特点是-(四字),写景时又-(四字)。,常见意象,黄叶:凋零、迟暮 绿叶:希望、活力 梧桐:凄凉、悲伤 松柏:坚贞、正直 杨柳:美好、离别 牡丹:富贵、美好 丁香:忧愁、孤高 梅:高洁、坚韧 竹:气节、积极向上 菊:隐逸、高洁 草:生生不息、离情别绪、卑微低贱,杜鹃:凄苦、悲伤 猿猴:哀伤、凄厉 鸿鹄:理想、追求 寒蝉:悲凉、衰微 雁:孤独、思乡,烟雾:朦胧、迷茫 东风:欢愉、希望 西风:悲凉、衰败 浮云:漂泊 江水:时光流逝 夕阳:衰败、消沉 月亮:思念、人生的圆满和缺憾 玉:高洁、脱俗 露:人生短暂、生命易逝,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