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一、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教育地位);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教育性质);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教育目的,德智体美劳)。二、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手段。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政教)、教学工作管理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务)、教务行政管理、总务工作管理。学校管理过程:计划、实施、检查、总结。三、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行政管理法、法律法规管理法、思想教育方法、经济管理法、数理统计方法。四、学校主要职能部门: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务处;总务处;教研室;年级组。 学校运行机制:校长负责制。五、教育构成要素: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主体)、教育影响(中介)。 教育本质: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六、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七、教育起源:本能生(生物)利(利托尔诺)息(沛西能) 新(心理)房(模仿)源美梦(孟禄) 凯(凯洛夫)米(米丁斯基)爱劳动八、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国家人物著作思想中国学记战国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孔子论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庶、富、教”;(学习过程:孔子:学、思、习、行。荀子:闻见、征知、行。王夫之:学、问、思、辨、行。)墨翟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道家道法自然西方苏格拉底“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九、教育学的创立阶段:代表人物代表著作教育思想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育学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1教育遵循自然;2班级授课制;3.“泛智教育”。代表人物代表著作教育思想及评价卢梭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儿童康德康德论教育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讲授的第一人裴斯泰洛齐慈爱的儿童之父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1两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2三中心: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3四阶段:清楚、联想、系统、方法;4一原则: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任何无教学的教育,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一原则:做中学;2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3四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思想与核心)、学校即社会;4五步: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十、教育学发展阶段:(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2马卡连柯:教育诗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3杨贤江:新教育学大纲我国第一部。(2)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木(布鲁姆)有掌握(掌握学习)哪(布鲁纳)来结构(强调学科结构,倡导发现教学法)瓦根(瓦根舍)找饭粒(范例教学)高度赞(赞可夫)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真可谓全面和谐(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斯基(苏霍姆林斯基)十一、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生产力:制约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促进作用: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影响作用: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促进民主;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与文化:制约作用: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促进作用:传递、传播、更新、选择。十二、教育目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1)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鼓励、评价。(2)理论:宗教本位论(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圭那);社会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巴格莱);个人本位论(卢梭、裴斯泰洛齐、罗杰斯、福禄贝尔);教育无目的论(杜威);能力本位论;知识本位论;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3)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2012考过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理论依据。(4)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关系:德育导向和保证;智育基础;体育特殊保证;美育升华;劳动技术教育手段。十三、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2)现代学制的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 分支型学制(我国现行学制)。(3)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战略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5)义务教育:特点强制性(义务性)、免费性(公益性)、普及性(统一性)。确立1986年通过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2006年6月29日,再次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9月1日起实施。十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 课程类型: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2) 课程定义:课程即学科、课程即知识、课程即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课程即学习的结果或目标、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3) 课程理论:学科中心理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布鲁纳);活动中心课程(杜威);社会中心课程。(4) 课程内容:定义关系基本内容核心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有关教学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教材科目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教学科目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的具体化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课程目标教材教学用书和讲义根据课程标准编写课文直线式;螺旋式(5) 课程资源分类:1. 根据来源,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2. 根据性质,自然和社会;3.根据载体,文字和非文字;3. 根据存在方式,显性和隐性;5.根据功能特点,素材性和条件性。(6) 课程开发模式:目标模式(拉尔夫泰勒);过程模式(斯坦豪斯);情景模式又综合课程开发模式(劳顿)。(7) 课程评价模式:目标评价模式(泰勒);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斯克利文);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8) 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主要内容:九年一贯,分科;综合。(其他在科一)十四、教师专业发展:(1) 教师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主体性和示范性;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系统性;长期性和间接性。(2)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专业理念(专业态度;教育理念;专业道德);专业知识(本体性;条件性;实践性;文化知识);专业能力(教学设计、语言、交往能力);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创新能力。(3)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4) 教师专业发展途径:职前培训;入职培;在职培训;自我教育。(5)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1.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 开展微格教学;3. 进行专门训练;4. 反思教学经验(波斯纳,经验+反思=成长)。十五、教育科学研究(1) 基本步骤:确定研究课题;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主要方法: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基本要求: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客观全面;准确性,检索过程要认真仔细;勤于积累,检索方法多样化,建立个人资料库;善于思考,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文献内容。文献分类:事实性;工具性;理论性;政策性;经验性。)提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分析资料;作出结论;撰写论文。(2) 科学研究方法:教育观察法(类型:自然与实验室;直接与间接;参与非参与;结构非结构);教育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教育行动研究法;教育叙事研究法;个案法;历史法;作品分析法(比较法)。(3) 教育学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教育科学研究报告(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教育科学研究论文(标题、内容摘要、序言、征文、结论与讨论、引文注释);教育调查报告(题目、前言、总结及附录)心理马斯洛需要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书)学生指导一、 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理论:内(内发论)人得(弗洛伊德)了四个儿(威尔逊、格塞尔、霍尔、高尔顿)子(孟子):人自身内在要求外(外铄论)出寻(荀子)找落(洛克)花生(华生)+斯金纳:靠外在力量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二、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 遗传前提和基础;2. 环境客观条件、提供可能;3. 个体主观能动性动力、决定性因素;4. 学校教育主导。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人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三、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情绪情感、个性和社会性)(1)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快);(2)注意的发展特点;(3)力的发展特点;(4)记忆的发展特点;(5)想象力的发展特点;(6)思维的发展特点;(7)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图式、 同化、顺应、平衡)四个时期:l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恒性;l 前运算阶段(2-7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形成守恒概念;单维度思维;万物有灵论;思维具有不可逆论。l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成守恒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l 形式运算阶段(12-16岁)思维具有可逆性、灵活性;能够运用逻辑推理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能改变。四、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特点方向不可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特点速度有快有慢补偿人与人之间不同教育启示循序渐进不能“一刀切”抓关键期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五、小学儿童学习理论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