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6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5页 / 共46页
第6页 / 共46页
第7页 / 共46页
第8页 / 共46页
第9页 / 共46页
第1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粮油储藏与保管,王平德,第一章 粮食的形态结构与理化性质,粮食是农作物的果实或种子,要了解粮食的储藏和保管,必须了解粮食的形态结构。 粮食籽粒的形态结构 粮食籽粒的大小、形状和颜色,因作物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一般粮食籽粒由以下几个部份组成。 1、皮层 皮层包括果皮和种皮,包围在胚和胚乳的外部,形成保护组织,具有防止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侵害籽粒内部的作用(面粉、大米),还有维持粮食生命的作用。,2、胚 胚由胚根、胚茎、胚芽和子叶组成,胚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含水较高,粮食的霉变一般都从胚部开始的(玉米)。 3、胚乳 胚乳由胚乳和糊粉层组成。是胚初期生长的养料储存器官。,粮堆的组成 粮堆是粮油籽粒的群体,进入储藏状态的粮油籽粒均堆积成粮堆,储藏期间粮油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均在粮堆内进行。粮堆主要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大部份组成。 一、生物成分 就是有生命的成分,主要包括粮食籽粒、微生物、害虫和螨类,有机杂质。 1、粮食籽粒 粮食籽粒是构成粮堆的主体,按体积计算粮食籽粒占粮堆总体积的60-70%,其余为空隙。 2、 微生物,在自然界到处都有微生物的存在,粮堆也不例外,1克粮食就可能带有几十万到几百万微生物。主要有霉菌、酵母菌、细菌、放线菌。在正常干燥的情况它们并不危害粮食,当粮食水分大、环境湿度高的情况下才会危害粮食。 3、害虫和螨类 通常情况下粮食在田间和收获期间可能已经被害虫或螨感染。而后害虫和螨类随粮食一并进入粮库继续进行危害活动,虫螨进行危害活动使粮堆原有的状态遭到破坏,它们不仅侵害粮食,引起粮食重量损失和领用品质降低,而且在取蚀、呼吸、排泄等生命活动中散发热量和水分,促使粮堆结露,生芽、发热和霉变,同时还污染粮食。,4、有机杂质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纯净物,粮食也不例外,有机杂质主要包括异种粮粒、草籽以及植物的根、茎、叶等,杂质的不同类型及其性质对储粮的影响各不相同(水分含量大、带菌量多、生命活动旺盛、堵塞粮堆空隙)。因此,粮食入库前必须清理杂质,降低杂质含量,以提高粮堆的储藏稳定性。 二、非生物成分 粮堆内的非生物成分,包括空气、水分、无机杂质等,这些都是影响粮堆有害生,物(微生物、储粮害虫)生长繁殖的基本因素,也是影响粮食本身新陈代谢作用快慢的决定性因素,有效控制这些因素,对提高储粮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1、空气 粮堆内的空气与一般空气成分不同,直接参与粮堆内热量的传递、水分的转移活动,粮堆内的氮、氧、二氧化碳比例的改变能改变粮堆储藏的稳定性,降低氧气的含量,可以拟制虫害和延缓粮食陈化。 2、水分 粮堆内的水分含量是影响粮堆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水分越大,稳定性越差。,粮食水分在13%以下能拟制大部分微生物和螨类的生长 ,10%以下能限制大部分仓虫的危害。 3、无机杂质 粮食中的无机杂质主要包括沙、土、石头、砖瓦块、煤渣等,杂质带菌量大,堵塞粮堆的孔隙,透气性差,影响粮堆湿热散发 ,杂质大的部位易发生虫害和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发热。在粮食入库前一定要清理杂质,达到提高储粮的稳定性。,粮堆的物理性质 粮堆的物理性质包括:散落性与自动分级、孔隙度与密度、导热性与热容量、吸附性与吸湿性、气流性等。这些性质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在它们共同作用下影响粮堆储藏的稳定性,了解并掌握了这些性质,加以正确利用,对保证储粮安全具有重要意思。 一、散落性与自动分级 1、散落性 (1)概念:是粮食由高处下落时,由落点向四周流散成为一个圆锥体的特征。 (2)影响散落性的因素:粮食籽粒的形状与表面状态;水分;杂质。 (3)散落性与储藏的关系 (一)有利方面:可以做为储藏稳定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及时发现粮食不安全因素。 (二)不利方面:侧压力作用,增加建库成本。,2、自动分级性 (1)概念:粮食在震动或移动时,籽粒根据磨擦力和重力不同,同类型、同质量的粮粒和杂质就集中在粮堆的某一部分引起粮堆组成成分的重新分布的现象。 (2)影响自动分级的因素:粮粒的饱满度、形状、表面光滑度、含水量、杂质、比重、绝对重量等。 (3)自动分级与储藏的关系 (一)有利方面:利用自动分级的原理进行清理杂质,提高粮食的纯净度。 (二)不利方面:易形成杂质聚集;孔隙度变小不利通风和熏蒸;扦样困难,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二、孔隙度与密度 1、概念:孔隙度是指粮堆内的孔隙体积与粮堆总体积的百分比。密度是指粮堆内粮粒和杂质所占有 的实际体积与粮堆总体积的百分比。孔隙度是用来表示粮堆内孔隙体积的大小;密度则是表示粮粒和杂质所占有的实际体积。 2、影响孔隙度的因素粮粒形态,大小,表面状态,含水量,杂质的特征与数量,堆高高,储藏条件等,都能影响粮堆的孔隙度和密度。 3、孔隙度与储粮的关系 (1)有利方面:进行自然或机械通风,以散发粮堆内湿热;空隙度大的粮堆,用药剂熏蒸杀虫时,药剂渗透较易,熏蒸效果好。 (2)不利方面:易受环境条件影响,温湿度变化快,稳定性差;在进行药物熏蒸杀虫时,孔隙度大的粮堆,需要药物剂量相应较大。在计算仓容利用率时,孔隙度大的粮堆浪费仓容。,三、导热性与热容量 (一)导热性 1、概念:导热性是指粮堆传递热量的性能。 2、影响导热性的因素:温差、粮堆体积、热传递方式、空气、水分。 3、导热性与储藏的关系 (1)有利方面:粮食的导热系数小,导热性不良,有利于保持粮堆原有的状态。 (2)不利方面:粮堆发热,粮温过高热量不易散发。,(二)热容量 1、概念:是指使1千克粮食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 2、影响热容量的因素:水分和温度。 3、热容量与储藏的关系 粮堆中热的传递与清晰度的变化受热容量的影响。热容量增加,则热流通过的粮层温度变化减小;热容量减小,则温度变化增加。粮食在储藏中热容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分的变化引起的,只有在水分增大的情况下,热容量才会增加,这对储藏显然是不利的。,四、吸附性与吸湿性 (一)吸附性 1、概念:指气体与固体接触时,气体分子浓集和滞留在固体表面的现象。 2、影响因素;气体性质,温度,气体浓度,粮粒组织结构。 3、吸附性与储藏的关系 (1)有利方面:利用谷物对二氧化碳的吸附特性。 (2)不利方面:易吸附有毒物质(汽油、化肥、农药等);,(二)吸湿性 1、概念:指粮食吸附和解吸水汽的性能。 2、影响吸湿性的因素;平衡水分,相对湿度,粮食种类。 3、吸湿性对储粮的影响,吸湿和散湿使粮食水分经常发生增减变化,对储粮稳定性有直接影响。 五、粮堆的气流性 1、概念:是指粮堆内气体的方向性运动。 2、影响粮堆气流性的因素;温差、密闭程度、粮堆孔隙度、粮仓类型和储粮方式。 3、气流性与储粮的关系;粮堆中的气流运动、利用粮堆气流运动进行施药。,主要粮油的储藏法,粮油在储藏过程中,有许多变化的基本规律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各种粮油的化学组成、形态、收获季节各有其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储藏粮油时,认识各种粮油的特殊本质,根据它们不同的特点和条件,灵活地运用不同的储藏方法,解决不同问题,使各种粮油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达到长期安全储藏的目的。,原粮的储藏,小麦的储藏 一、小麦的储藏特点: 1、后熟期较长 小麦品种不同,后熟期也不一样,一般需要2个月左右时间,白皮小麦比红皮小麦后熟期短。后熟期间的小麦粮温较高,且易出现粮温持久不降和“乱温”现象,水分也易产生分层等不正常现象。,2、较耐高温 小麦具有较好的抗温变能力,在一定的高温和低温范围内都不会丧失生命力,也不会使品质有所下降。 3、易受虫害感染 小麦是抗虫性差、染虫率较高的粮种,除少数专食性害虫外,大多数害虫都能侵蚀,因为小麦的成份比较适应害虫的生理机能,小麦收获的季节的温度和水分都很非常适应害虫的生活。 4、呼吸比较旺盛 由于呼吸比较旺盛,胶体物质脱水收缩,小麦内部物质的束水能力降低,粮堆内水分增高,易引起结顶。,二、小麦储藏的主要措施 1、热入仓保管 优点:(1)降低水分;(2)杀虫制菌;(3)促进后熟;(4)呼吸减弱。 注意事项:(1)水分一定要在安全水分以下;(2)达到目的后,应及时将粮温降下来;(3)密切观查,严防结露。(小麦、豌豆) 2、低温储藏 优点:(1)保持品质;(2)抑虫防霉。 注意事项:做好保温隔热工作,严防热气流侵入,造成粮层结露。,3、气调储藏 利用后熟期生理活动旺盛的特点进行密封,达到自然缺氧状态,对于后熟期已经完成的小麦可以进行充氮、充二氧化碳等方法。在低温密闭的基础上进行低温、低氧、低药量的“三低”储藏。,小麦储藏期间的管理,把好入库质量关,防止霉变 加强检查,防止结露 加强密封后管理,防止生虫,玉米的储藏及储藏期间的管理,玉米的储藏特性 1、玉米原始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 2、玉米胚大,呼吸旺盛,吸湿性强 3、玉米胚部含脂肪多,耐热性差,容易酸败 4、胚部带菌量大,容易霉变 5、胚部富含营养,容易感染虫害 6、籽粒空隙度大,宜于通风,玉米的霉变过程 1、粮温升高,粮粒表面发生湿润(出汗)颜色较前期鲜艳,气味发甜。 2、玉米粒变成淡褐色,胚部及断面出现白色菌丝(长毛),有轻微霉味。 3、籽粒表面变为绿色或青色,主要集中在胚部(点翠),有辛辣、霉味、酒精味。 4、籽粒变为黄褐色,霉烂结块。,玉米的储藏方法 1、穗储 特点: 孔隙度大,利于通风降水;防止虫霉的侵害;占用仓容较大,且增加运输成本。 2、田间降水 在田间对玉米采取“玉米站秆扒皮法”方法提前降低水分 ,扒皮时要把苞叶扒到底。 3、玉米粒储藏 (1)把好入库关,分等级、分水分入仓; (2)干燥、低温密闭储藏; (3)”三低”、“双低”储藏; (4)缺氧储藏。,第二章 粮堆的温度、湿度、水分和气体成分的变化 粮堆的温度、湿度、水分和气体成分的变化,是影响储粮品质的重要外因条件,因此,正确了解它们的变化规律,对于掌握粮情,确保粮食安全保管是非常必要的。 一 温度的变化 1、“三温”及其变化规律 通常我们把大气温度、仓内温度、粮食温度简称为储粮工作中的“三温”在正常情况下,气温影响仓温,仓温影响粮温。对于露天粮而言气温直接影响到粮温。 (一)气温变化 一天中温度最高值发生在午后3-4时左右,最低值在日出之前。一年中,气温最高值发生在7、8月,最低值在1、2月。,(二)仓温变化 仓温受气温的影响,仓温的变化也受因地理位置,月份、气候、仓型、结构、密闭程度、仓体材料等影响。每天出现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时间通常比气温晚1-2小时,高温季节夜间仓温高于气温,白天仓温低于气温,仓上部温度高于下部温度,低温季节昼夜仓温都高于气温,一年中在气温上升季节里,平均仓温低于气温,而在气温下降季节里平均仓温又高于气温。 (三)粮温变化 粮温变化比较复杂,影响的因素较多(虫害、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一天里粮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时间通常比仓温晚2小时左右,主要反映在上层粮温,中下层无明显变化。一年中的变化是,冬季底层高,中层次高,下层最低;春季上层最高,中层最低,下层次高;夏季上层最高,中层次高,下层最低;秋季上层最低,中层最高,下层次高。,湿度的变化,一、湿度的概念: 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多少或空气的干湿程度,它是衡量空气中水汽含量的指标。(绝对湿度、饱和湿度、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可以直接表示空气的干湿程度,影响相对湿度变化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空气中实际含有水汽量(绝对湿度),二是温度的高低。 二、“三湿”及其变化规律 与温度相似,湿度也有“三湿”,“三湿”是指大气湿度(气湿);仓内空气湿度(仓湿);粮堆孔隙的空气湿度(粮湿),(一)气湿 大气的湿度的变化也有日变化和年变化之分。气湿的日变化与温度相反,在一昼夜中日出前气湿最高,午后2时左右达到最低。日变振幅还同天气与季节变化有关。阴雨天日振幅小或没有,晴天振幅大;夏季日变振幅比冬季日变振幅大。 气湿的年变振幅,因地区气候情况不同而异。我国大部份地区受海洋季风影响比较大,是高温高湿季节,冬季受西北气候影响,是低温低湿季节。 (二)仓湿 仓湿的变化规律与气湿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在密闭性能较好的仓房,仓湿变化很小,主要受粮温影响。,(三)粮湿 粮湿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