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后活动题及答案第1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4页:“认识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答: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细致观察,善于提问,勤于思考的过程。人类文化发展在不断进步,人类的社会要正常发展进步,必须学会容忍和科学的自由精神。地球是圆的论点,曾经在历史受过很多歧视,我们要象先辈们那样对待科学,坚持严谨、执著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只有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和掌握真理。 2.用你学校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完成表1.1。 答: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约相当于729亿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 地球最大周长4万千米,约相当于10万个400米跑道的总长。5页:“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答:略。6页:“认识纬线和纬度” 1.观察地球仪,说说纬线有什么特点。想想纬线可以有多少条? 答:特点:所有纬线是圆;纬度相同的纬线相同;所有纬线相互平行并指向东西方向;纬线与经线垂直相交。地球上的纬线有无数条。 2.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并结合南北半球的划分图,说明赤道是一条重要的纬线。 答: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它划分南北半球。8页:“认识经线和经度” 1.观察地球仪,说说经线有什么特点。想想经线可以有多少条? 答:特点:经线的方向都为南北走向;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级;所有经线的都长度相等。地球上的经线有无数条。 2.在地球仪上找出0与180组成的经线圈,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比较这两个经线圈,看哪一个穿过的陆地少。说出东西半球图所示东西半球是按哪一个经线圈划分的。 答:本来东西半球就是应该按0与180来分东西半球的,但是因为这两条经线经过的陆地多,为了避免一些地区在同一个国家却被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而造成的时间上的不同(西半球比东半球慢一天)和难以管理,所以人为的挑了一条经过陆地最少的经线圈,很幸运20W与60E被选中了,就将他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所以是20W与60E组成的经线圈经过的陆地少。10页:“利用经纬网定位”1.在地球仪或地图上,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查找地名,并完成表1.2。答:表1.2经度纬度地名地名经度纬度117E39N天津上海121E31E123W49N温哥华伦敦051.3N151E32S悉尼纽约74W40.4N2.查阅近一个月来的报纸、杂志,看看世界或我国发生了哪些事件,利用经纬网找出这些事件发生的地点,读出大致的经纬度。答:2015年7月3日9时7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发生6.5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7.6度,东经78.2度,震源深度10千米。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12页:“演示地球自转,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在暗室里,用手电筒或蜡烛等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缓缓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答:略。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一天中,人们的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答:我们自古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日出开始了白天活动,日落时应结束劳作回来休息,通过一晚的体力恢复,以备第二天的劳作。这反映出人们在顺应与遵循着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昼半球时提供光和热,利于人们活动、工作;夜半球时人们活动因黑暗受限。由此可知,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都与地球的自转现象息息相。3.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答:地球自转的差异,人们以1天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原因:由于地球自转,才有了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的东升西落使地球有昼夜之分。由于畅畅和姨妈处在不同的经线上,所以才出现了时间的差异。同一时刻,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时间。15页:“演示地球公转,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参照图1.20,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答:略。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1) 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2) 一年中什么季节白昼时间较长?什么季节较短?(3) 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什么季节?说说这个季节,地球在图1.20所示的哪个位置附近?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什么季节?(4) 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说说季节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答:(1)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言,夏季中午大阳升得高,冬季比较低。(2)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言,夏季白昼时间较长,冬季比较短。(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夏季。地球在图1.20所示的B位置附近。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冬季。(4)由于地球的公转而产生了地球上的季节变化。二者为因果关系。随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地球上各地特别是中纬度地区所获得的太阳光热在一年中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光热在时间上的差异是形成四季的直接原因。由上图可知,地球某地得到太阳能量的多少与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有关,而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是随着公转的变化而变化: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南北热量均分,为春分或秋分。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线以北地区太阳高度变大,昼长大于夜长,热量变多,为北半球夏季,南北球则相反,为冬季。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变小,夜长大于昼长,热量变最少,为北半球冬季。3.观察地球上的五带图,看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答: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在热带地区。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18页:“阅读和绘制地图”答:略。22页:“根据需要选择地图”1. 下面两幅图,一幅是中国地图,另一幅是北京市地图。(1) 比较这两幅地图,哪幅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哪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哪幅地图的比例尺较大?由此,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请把你的结论填写在下表中。表示范围的大或小表示内容的详或略比例尺较大小详比例尺较小大略(2) 如果要了解北京在祖国的位置,应该选择哪幅地图?如果要认识北京市的轮廓特征,需要选择哪幅地图?答:如果要了解北京在祖国的位置,应该选择中国地图;如果要认识北京市的轮廓特征,需要选择北京市地图。2. 小明暑假去云南旅游。在他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1) 出行前,小明找到一张中国交通图。这张图能为小明的出行提供哪些帮助?(2) 到了云南昆明,小明想要住宿,他需要哪种地图?(3) 小明除了要在昆明游览,还想去云南其他著名景区游览,他需要哪些地图?(4) 小明到了某著名景区后,要确定景点的旅游线路,他需要哪种地图?答:(1)查阅中国交通图,可以找到去往云南的交通线路。(2)昆明城市图。(3)云南省旅游图。(4)景点导游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26页:“制作地形模型,认识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1. 参照图1.38和图1.39,用橡皮泥制作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根据图1.38,比较一下,是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图1.38答:从C点爬到山顶A比较容易,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C点到山顶A与B点到山顶A相比,等高线比较稀疏,相对坡度比较缓,爬山容易。2. 在所做模型中找到陡坡和缓坡,再对照图1.38,比较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疏密差异。答:陡坡等高线密集,缓坡等高线稀疏。3. 在所做的模型中找到山峰、山脊,再对照图1.38,看看它们的等高线特征。答: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字越往内越大;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28页:“绘制地形剖面图”答:略。第2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31页:阅读图2.3和图2.4,谈谈你对地球名称的看法。答:通过小朋友在地球上的谈话,说明人们生活在陆地上,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以为海洋是陆地的边缘,甚至都以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陆地的中心,并未认识到地球表面水体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因此起名叫地球,这反映了从古到今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35页:“认识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1. 观察地球仪,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看看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答: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东南与大洋洲相望,西南与非洲相邻,西部与欧洲相邻;欧洲:东临亚洲,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西隔大西洋与北美洲相望,北临北冰洋;北美洲:北临北冰洋,西隔太平洋与亚洲相望,东隔大西洋与欧洲相望,南接南美洲;太平洋:被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和亚洲所包围;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包围。2. 阅读图2.6,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南面分别是哪几个大洲?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哪一个大洋或大洲?答: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其中赤道穿过的是前两个州的大陆,穿过的是后两个州的岛屿)。亚洲南面是大洋洲,欧洲南面是非洲,北美洲南面是南美洲。北极地区是北冰洋;南极地区是南极洲。3. 阅读图2.11,认识七大洲的轮廓,比较各大洲的面积大小。并对照世界地图,说说各大洲的轮廓形状。答:面积大小: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轮廓形状:大陆轮廓多为北宽南窄,大致呈三角形,岛屿多在大陆东面。第2节 海陆的变迁37页:“海陆变迁的实例分析”图2.132.15是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请你解释原因。答:图2.13: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地壳运动。图2.14: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为陆地,造成这种桑田变沧海的原因是地壳的变迁或海平面的升降。图2.15:荷兰填海造陆说明了人类活动对海陆变化的作用。40页:“运用大陆漂移说解释地理现象”阅读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图和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图,并依据大陆漂移说,对图中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答:魏格纳通过收集资料和实地考察,从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方面找到了大西洋两岸相同或相似的一些证据,论证自己的“假说”。43页:“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1 读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成因示意图,对下列现象作出合理解释。(1) 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2) 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3) 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答:(1)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区,在不断扩张。(2)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地带,不断缩小。(3)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形成山脉。2.读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示意图(从海洋到高山),说明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喜马拉推山脉是怎样形成的?珠穆朗玛峰为什么还在不断升高?答: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靠近,使古地中海不断缩小;两大板块持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会使地面不断隆起;两大板块压在一起,古地中海消失;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板块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还在升高,说明两大板块继续碰撞,板块运动没有停止。第3章 天气与气候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