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全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县长 温 暖2010年2月4日上午8:30(新昌宾馆)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医改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和全面启动我县的医改工作。刚才,相关责任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一、充分肯定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成就,深刻认识深化医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医药卫生事业是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历来都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全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加大财政投入和工作力度,不断强化“三大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强化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2001年,结合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制订了新昌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4年,全县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目前,农民参合率达到了92.36%;2007年,为解决城镇非就业居民的看病就医问题,推行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构筑起了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以及医疗救助组成的医疗保障体系。2009年11月,县政府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通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得到了逐步提高。二是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从2008年起县政府每年投入1000万元,总计投入3000万元改善农村文化卫生硬件设施和服务环境。2008年,县政府安排资金560万元,对当年实施的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建设予以补助,2009年又安排545万元对3个社区服务中心和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改造进行补助。“十一五”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家,现已建15家;规划设置卫生服务站62家,现已建48家。同时,通过启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三年计划,争取到2011年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省级规范化率达到100%。我们还从2008年开始,在儒岙镇卫生院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综合改革,2009年5月份开始在全县铺开,降低了药费,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待遇,也提升了服务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三是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体系建设。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和农村公共卫生项目服务,从2006年起农村按每人15元/年、2008年起城市按每人20元/年的标准设立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同时,按照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设立了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每两年为农民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在2008年,我们又对此标准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了每人每年15元,增加了体检内容,明确了三大类12项服务项目。通过开展城市对口支援农村工程,强化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业务能力,初步建立起了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和救治力度,加大对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疾病的防控力度,2009年度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人数占应种人数的97.5%。同时,全面实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和优生促进工程,免费婚检工作已于2008年11月正式启动,免费优生检测工作也在正常进行,孕产妇管理连续六年实现了孕产妇零死亡,婴儿死亡率为5.56。2008年我们成功创建浙江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通过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评审,有11家单位创建成市级中医药进社区先进单位。可以说,经过这几年的建设,我县的医药卫生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实施这“三大体系”建设很不容易、很不简单,在各级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20062008年全县卫生事业投入增长幅度分别为68.7%、23.4%和35.8%,分别高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52.4、0.2和22.1个百分点,2008年、2009年卫生事业投入分别占同级财政支出比例的5.01%和5.40%。可以说,这几年是新昌县公共财政对医疗卫生投入增长最快的几年,是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水平最高的几年,也是人民健康保障水平提升最快的几年。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健康需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制约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第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上级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市各级对贯彻落实这一部署都有明确要求,我们必须要把这项工作做好。从大的层面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是我县医改的方向,也是加快完善我县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大机遇,我们必须统一思想、全力以赴,把上级的要求落实好。第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改善民生的需要。这些年,县委、县政府在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困有所助”等民生问题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财政收入中的70.65%用于民生支出,新增财力中86.55%用于民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县的医疗卫生领域长期以来积累了不少矛盾,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对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在这种形势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这一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现实问题,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统筹城乡的重要举措。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是体现一个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内容。应该看到,目前我县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差距依然不小,公共卫生资源分配还不尽合理,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因此,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每一位群众能够“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我们当前及今后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工作任务。二、明确医改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具体来讲,重点要在“三个明确”上下功夫:(一)明确医改的总体目标。我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其中,今年基本药物制度要有效实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成效。到明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和用人单位职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普及,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新进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普及性明显提高,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平时少生病,得病有保障,看病更方便,治疗少花钱。(二)明确医改的总体要求。重点是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正确把握医改方向。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二是要牢牢把握医改的基本要求,做到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广覆盖,就是在制度上覆盖城乡全体居民,让全县人民病有所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基本,就是根据我县实际,首先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向广大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多层次,是指由于不同群体之间差异性较大,现阶段只能给予不同参保对象相应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满足城乡居民不同层次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可持续,就是要与我县发展阶段相适应,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财政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三是要切实把握医改的工作重心。始终坚持突出基本、基础和基层。突出基本,就是强调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首先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重点解决公平问题,保基本需求,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初级化。突出基础,就是着眼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当前突出问题,坚持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物供应保障的有机结合,注重建立和完善基本制度体系,着力构建全民医保的“安全网”。突出基层,就是要面向城乡基层,尤其是农村,面向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要面向农村、社区和广大群众,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尽力使广大城乡群众不出农村、社区能得到比较好的基本医疗服务。(三)明确医改的重点工作。为加快实现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并结合我县实际,县委、县政府确定在2012年前我县医改要重点推进以下五项改革任务: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确保参保率保持在90%以上。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2010年,财政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补助达到省定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4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全县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倍左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同时,逐步提高政策范围内的住院和特殊病种门诊费用报销比例。规范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管理,合理控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年度结余和累计结余。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让困难群众能及时得到相应的医疗救助。切实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水平,以规范、优质的服务,赢得人民群众满意。二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围绕省里提出的构建“20分钟医疗服务圈”要求,加快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我县作为全省23个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县之一,要根据省政府要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理清思路,结合我县实际,探索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村医疗机构整合管理的新体制,统筹配置县域卫生资源。一是明确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性质和人员编制。做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编制核定工作。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对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严格界定功能和任务、核定人员编制、核定收支范围和标准、转变运行机制的同时,建立与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实施进度相衔接的人员经费保障制度,医务人员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水平相衔接。二是实施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在现有基础上,结合实际,分步实施。首先对全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一体化管理,其次是逐步对村卫生室实施一体化管理,在行政、业务、财务、药品、人员等实施统一管理和调配。三是开展县乡托管为主要形式的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试点。将我县原先基础较差的卫生院由县人民医院或县中医院托管,依靠县级医院在管理、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逐步提高被托管单位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四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强全科医生培训,鼓励优秀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服务,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业务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这项工作要求在两年内完成。三是率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是一项全新的制度,涉及生产、流通、定价、使用、报销等多个环节,要做到既保障基本药物质量安全,又保障基本药物价格合理和供应充足。我县是全省30个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之一,省政府要求在2010年2月25日前,全县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按统一采购价格零差率销售,其他各类医疗机构都必须按规定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财政部门要做好资金的测算和预算工作,卫生部门要做好与上级部门联络,确保基本药物配送及时到位,保证基本药物制度在我县顺利实施。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城乡居民。从2006年起,我县全面实施3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省规定,调整服务项目,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继续做好城乡居民健康体检,重点是定期为老年人、中小学生、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做健康检查,为孕产妇做产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