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的开展论文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古人留下的文化痕迹它包含着我国人民的智慧是每一位中国人都需要了解的文化领域它不着痕迹地融入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教育也不例外本文主要讲述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的情况和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美术;教育教学 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开展的现状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美术并不在中高考的范畴之中这也导致了学校对于美术的课程安排并不会很多有的学校九年级学子的美术课程甚至是零学生深陷在忙碌的文化学习当中没有学习美术的时间长此以往美术课程都没有更何谈将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当中展开呢 (二)西方美术对我国的冲击 全球化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它不仅能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大飞跃同样的外国文化的冲击也使得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了挑战近些年来我国学习美术的学生爱素描、油画的人比较多喜爱国画的人反而变少了这主要是因为西方绘画的简洁性同样的我国对文化进口并没有成立单独管制的部门一些比较庸俗的绘画也影响到了部分学生的审美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也变低了 (三)老师对于传统文化不了解 现在的美术老师大多是高校出身有一些还是学习油画和素描的甚至会出现完全和美术不搭边的老师来教美术他们对美术也是一知半解这就导致他们虽然拥有绘画技巧但是在讲课的时候讲述的只是绘画技巧和课本知识不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美术学习当中导致传统文化融入并不顺利 二、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方法 经过上述现状的讲解我们清楚了现在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的开展情况不是很乐观那么传统文化到底应该怎样融入呢这和学校的措施以及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很有关系的 (一)开设国画课程 既然我们都清楚美术课程中传统文化占据的比例极小那么为了加大比例就要在美术课程中加设传统文化的国画课程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方式通过国画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传统文化一些流传下来的画作还能够佐证历史如清明上河图等等由此可见开设国画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我们在开设国画课程的同时也不能够忘记对于西方文化的培养全方位、多方面地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到集众家之长开设国画课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符合国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因为美术本身就是一门有趣的课程在讲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国画更感兴趣比如在讲感受春光了解春天的时候可以看到整体的图画基本上都是国画的构成教师可以再添一把火放一段当代名家绘画的短视频让学生体会到国画绘画的行云流水 (二)增加美术课程安排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6号)规定高中阶段必修课程总计116学分其中艺术类课程必修6个学分(相当于108课时)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学校都没有达到国家要求诚然这是为了提高学生整体成绩的一种方式但或许也压抑了学生的天性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学校应当尽可能将美术课程提高到国家要求的标准线上有助于学生培养审美能力和对文化的认知能力对于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育当中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美术算是学生在忙碌的学习期间不多的有趣活动不只可以防止学生对繁忙的课程产生厌倦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美术学习的魅力 (三)更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老师对于绘画手法或者课本内容的讲解比较枯燥无味下面的学生也只当美术课是放假懒懒散散无法融入课堂提高不了对美术的兴趣也无法将美术和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为了加快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美术教育的进程我们老师应该有意识地更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从以前的“师本理念”转变为“生本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比如我们在讲解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时不必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述课本内容还可以将之与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了解课本内容再通过课本内容完成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评价这样的做法才是真正符合生本理念的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和美术情操的做法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将课上内容课下实践运用课上学到的技巧通过各种方式将传统文化表现出来可以绘制我国的四大君子“梅兰竹菊”了解为什么古代人会被这四君子的气节折服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改进的地方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结论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美术教育的情况确实并不是特别乐观但是我相信只要大家积极改进教育方式和课程内容提高美术课程在总课程中占据的比例并且开设国画课程的话是一定可以加快融入进程更能够将学生培养成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强的人才的 参考文献: 1杨美华.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J.艺术评鉴(1):150152. 2黄玉群.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J.教育:文摘版:00344.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