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今天,我们怎样认识学生(转载)今天,我们怎样认识学生教育随笔 这是我十多年前写的一篇文章,现在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我觉得,我们应该对学生(孩子)再认识,这有利于对他们的教育和成长。之一: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能成功科学家作过这样的研究:他们教5只猕猴做动作,其中3只猕猴学会了,另两只猕猴没学会。是不是这两只猕猴蠢一些呢?科学家换了一种方法来教这两只猕猴,这两只猕猴也很快学会了。研究者用多种方法,多只猕猴进行了反复试验,得出一结论是:猴子的聪明程度没有太大的差别,要教会猴子做动作,关键是要找到相应的方法。这一研究,对于教育者如何正确看待和教育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在学校,我们习惯于把学生分为优生和差生,其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分数”。这种单一标准评价学生的方法,容易扼杀学生个性,阻碍学生的进步,使优生片面发展,“差生”畸型发展。教育过程中,我们首先考虑的不应是学生天赋和智力的差异,而要认识到学生成功的内容、方式、途径和程度会有不同。一次我听学生上课,老师点了一名没有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班上有举手的同学抢着说:“他没举手,他不会答。”但是,这位老师说:“他虽然没有举手,但我相信这位同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老师坚持要这位同学答问,果然,这名学生正确地回答了问题。这位老师表扬这名学生,要全班同学为他鼓掌。后来,老师告诉我,这名学生平时从不举手发言,自从有意点他发言,并给于充分的鼓励之后,他课堂发言变得踊跃了,人也变活跃了。我想,如果老师不关注这样的学生,也许这类学生不会有口头表达锻炼和展示成功的机会。我们不要抱怨自己的学生(孩子)比别人差,如果他们没有获得成功,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我们没有给学生(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二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学生(孩子)获得成功的优势因素;三是我们还没有找到使学生(孩子)成功的有效方法。我读过一则小资料,科学家研究,人出生时,脑细胞的数量、质量差异不大,后来受遗传因素和主要受后天外界刺激,脑细胞的链接速度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人的不同智能优势和智力差异。这一研究进一步说明,人的智能不是一个模式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成功。我们要全面地认识学生:教育没有差生,只有有差异的学生。教育工作者要坚信每一名学生都会成功,用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方式去促使每个学生成功。之二:“用人之短”的启示一次出差,我在一个宾馆里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宾馆院子里扫地的是瘸子,在餐厅洗碗的是驼背。按常规,宾馆都十分注重员工的形象,但这个宾馆为什么要请这些有残疾的人来从事这类工作呢?我带着疑问访问了宾馆的经理。这个宾馆的经理对我,大家都习惯于用人之长,但我要用人之短。他说:“瘸子扫地,一步一步实实在在,扫得非常干净;驼背洗碗,免去了常人弓背弯腰之苦,碗也洗得干净。同时还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机会,这何乐而不为呵!”听了经理一席话,我深有感触,这哪里是“用人之短”啊!这是在变“人之短”为“人之长”。由此我想到,“用人之短”对教育有什么启示呢?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般都特别喜欢那些听话、守纪律、成绩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上课发言、参加竞赛活动、当干部、评优等方面受到激励的机会更多一些,这可谓是“用人之长”。但是,我们对那些“不听话”、“有缺点”、“犯过错误”、“爱给老师找麻烦”的学生,往往是批评多,“用”得少,其个性受到忽视,至使“短”会变得更短。 教育的成功在于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实质就是学生由“短”变“长”的过程,教育中,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学生的“短”。其实有些学生的“短”,在某些方面也许就是学生的“长”。例如,有的学生能带领一批学生去做违反教师意愿或冒险的事,这是他的“短”,但这样的学生组织能力强,有号召力,如果选他当组长,当班长,使他的能力得到正确的发挥,“短”就会变为“长”。又如,有的学生在教师讲课时,随意插问,不举手就抢着发言,教师往往认为是不遵守课堂纪律,当作学生的“短”,予以制止纠正。殊不知,这样的学生听课最认真,最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千万不能治“短”而抑了“长”。我们要向那位经理学习,教育中要敢于用学生之“短”,善于用学生之“短”,树立全面、正确的学生观,学生的“短”便能变为“长”。之三:教育中的理与情我见过这样一件事:一名学生拾到一个皮包,里面有1000多元钱和一些证件。学生通过证件寻找到失主,送还了皮包,失主将感谢信送到学校,班主任才知道这件事。但是,这名学生当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纠葛,打了一架,于是,班主任在班上宣布,该学生将功补过,这次不表扬,也不批评。班上的同学也认为老师这样处理合情合理。我细细想来,总觉得不太合适,那么,我们应怎样认识教育中的理与情呢? 上述事情中,拾金不昧与打架是品德行为中的两个方面。拾物还主的良好品德行为,是教育者引导学生发展优良品质,激发道德行为的重要教育因素,如果用它来补了过,使我们失去了一次极好的施教机会。这于情于理都不通。 当前,教育中情与理的矛盾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理通、情不通。教育者对教育的原则、内容等这些“理”是掌握得比较好的。怎样把这些理教给学生却是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有的老师习惯于采用说教,强迫、甚至体罚的方式要求学生接受,虽然教育内容是正确的,但容易割裂师生情感,难以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一堂体育课,有名学生没有穿运动鞋,教师发现后,要这名学生赤着脚站在操场边上不让上课。要求学生上体育课穿运动鞋,这是合“理”的,但是这位教师的粗暴教育方式使这名学生以后每逢上体育课就不来上课,师生间产生了对抗情绪。中小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他们接受教育时,一般首先注重的不是内容是否合“理”,而十分关注教育方式是否能够接受。有些学生明知老师说的是对的,但由于方式粗暴,产生心理情绪干扰障碍,或无言反抗,或公开对抗。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十分注重与教育对象的情感沟通,只有情通理通,教育效果才会好。 二是情通,理不通。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关心学生与学生情感相通的教师就是说 错了,学生也能接受。有的教师把学生新奇的行为当作错误来纠正,有时自己没有充足的“理”,只好以情代理来开展教育工作,这样的教育害处更大。 有名学生 捉了一条小四脚蛇,装在瓶子里带到 学校,老师发现后,马上找他耐心讲道理、讲危害,这名学生非常感谢老师的教育,立即检讨并改正“错误”,把蛇丢掉。后来了解,这名学生学习爬行动物一课后,对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抓了小四脚蛇来进行观察。但教师不了解这些情况,把学生的探究行为当成错误予以纠正。这尽管合情,但不太合理。说不定因为这一“纠正”,便永远扼杀了这名学生的探究热情。“情通,理不通”这一问题,向我们教育者提出了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的要求。如果我们还是依据老模式,老观念,老标准来开展教育工作,必然影响人才的培养和成长。“理”是教育的基础,“情”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把“理”与“情”有机的结合起来,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之四:谁是班上的第一名 我在报刊上读了这样一则故事:一名学生转到一所新学校上学,数学成绩很不好,第一次测验只得了20分。家长找到老师,希望让自己的孩子留级,老师建议家长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老师找这名学生谈了一次话。老师问学生:“你想不想学好数学?”“想。”“老师帮你学习好不好?”“好!”“那老师给你定一个目标,下次测验增加20分,达到40分,有没有信心?”“有信心。”这次谈话之后,老师特别辅导他,这名学生学习变得认真了。第二次数学测验后,老师走进教室,问全班同学:“你们猜一猜,这次测验谁是班上的第一名?”同学们猜了班上数学成绩最好的一些同学,但老师说都不是。最后老师郑重宣布,这次数学测验的第一名是这位上次只得20分的同学,他得了65分。同学们感到奇怪,班上90多分的同学多的是,他65分怎么是第一名呢?老师问大家:“这名同学比上次增加了多少分?全班有哪一位同学比他的分数增加得多?”老师提议,全班同学为他鼓掌祝贺。从此,这名同学的数学成绩不断进步,一学期下来便进入优生行列。 读了这则故事,我非常感动。这真是一位懂得儿童心理,懂教育的好老师啊!在教育中,我们习惯于用一个模式,一种标准来评价学生,这一是并不一定科学,二是不能激发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反对按学习成绩给学生排名次,但是,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从学生发展的不同角度来评选第一名,或前几名。如进步最大的前三名;创造性最强的前三名;向老师提问最多的前三名;课堂发言最活跃的前三名;帮助同学最多的前三名;听讲最认真的前三名;答题最准确的前三名;书写最整洁的前三名等等。我想,这些前三名一定能涵盖全体学生,学生还能够争取多方面的名次。这必然激活学生的发展因素,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精神,教育效果会更显著。教育是一门育人的艺术, 不能因为我们的失误, 而阻碍了人的发展。之五:课堂 学生出错的地方一位教师上课的一个片断,我一直记忆犹新:她讲春蚕这一课,当时有许多老师在教室听课。课中,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慈祥”一词的含义一名学生回答说:“慈祥就是满是皱纹的脸。” 听课的老师都笑了起来,这时也有其他同学举手要求回答。显然,这名同学的回答不正确,通常的做法是让这名同学坐下,再点其他同学回答,教师没有这样。她想,这名学生认为只有满是皱纹的老人才是慈祥的,他是用具体形象思维来理解这一词语,有合理的成份,只是不能抽象出概念的本质特征。于是教师继续请这名学生回答问题:“慈祥可以从哪里表现出来?”“脸上。”“对,你刚才的想法有正确的地方。但能不能说慈祥就是脸呢?”“不能”“是不是所有的脸都能表现慈祥呢?”“只有老人的脸能表现慈祥。”“你的说法非常正确,那是不是所有老人的脸都能表现慈祥呢?例如老巫婆也能表现出慈祥吗?”“和蔼善良的老人才是慈祥的。”这样一步步引导,最后使学生得出“慈祥”是指老人表现出的“和蔼安祥的神态”的一词义。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学生对“慈祥”一词的理解应该是比较深刻的了。刻意追求学生答问、作业等多方面的正确,一个学生答错了,不作分析引导就接着要第二、第三个同学回答,只到正确为止,这样的作用并不大。我认为,不要怕学生出错,要明白,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如果教学过程是学生对答如流,处处正确,那要么是教学目标太低,要么是排练后的表演。不能真正达到教育目的,我们不要怕学生出错,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和表达,要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启迪,使教学水到渠成。教师应有正确判断、分析学生“出错”的能力,能从“错”中找出合理因素,能从“错”中找到走向正确的途径。特别不能只是根据“标准答案”而把学生新的正确的东西判为错误。例如,一位老师教学生看图学儿歌风:“红旗飘,树枝摇,草低头,花弯腰。”有一名学生说:“我不用看,就知道风来了。”教师认为他离开了教材图画,判定回答错误。其实这名学生觉得风来了能感受到,不用看其它东西。这对教材来说是一种创新的答案,我们怎么能否定呢?教育工作者要允许学生出错,但要尽量减少自己出错。之六:聪明I和聪明II 我曾经读过一则有关脑科学的资料,大意是:人脑可以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脑和右脑分别有着各自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分工,根据人的左右脑发展优势程度的不同,表现出人的聪明类型会不同。人的聪明可以分为“聪明I”和“聪明II”两种类型,聪明I的特点是思维严谨,态度认真,学习成绩好,适合于做科研、创造性强等方面的工作;聪明II的特点是想象丰富、性情活跃、组织能力强,适合于做管理、交往性强的工作。这一脑科学知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孩子,科学培养孩子有着重要意义。 经常有教师、家长问我,学生(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不是智商太低?但他做游戏、玩电脑、踢球,比大人反应都快,看来又不像很笨,这是什么原因?于是,我把“聪明I和 聪明II”的小资料介绍给他们,我建议他们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学生(孩子)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