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通市人事局长学习座谈会汇报材料启东市人事局局长 汤 辉2007年11月9日一、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的学习情况党的十七大在10月15日召开之后,我局全体工作人员与全国人民一样热切关注,并全心投入到十七大精神,特别是胡锦涛同志报告的学习中来。大会开幕当天上午,全体同志集中收看收听了胡锦涛同志代表中共十六届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10月19日下午,我们全体同志集中学习又重温了胡锦涛同志的报告(摘录),大家一边学习一边认识到,胡总书记报告立意高远,求真务实,内涵丰富,报告科学回答了我们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帮助大家进一步把握总书记报告的内涵,我们利用中心组学习机会,把报告中的一系列新观点逐条逐句进行了梳理:如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 ,“翻两番”由“总量”到“人均”,把“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四化扩展为“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等五化,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在组织全体同志学习时,我们又把学习十七大报告的十大关键词,如:科学发展观、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谐民生文化发展大繁荣、生态文明等作了解读和讨论等,通过对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学习理解来找准自己工作的坐标以及工作定位,从而更好地谋划明年,谋划未来的工作。二、五年来的主要工作五年来,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局在认真学习人事政策理论的基础上,不断理清思路,更新观念,创新举措,为全力开创人事工作的新局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可简要地概括为三个方面六个字:即改革、发展和稳定。(一)以“改革”为抓手,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新路子。首先,镇乡综合配套改革率先实施。2004年10月,我市在全省率先组织实施了以创新乡镇领导体制,创新乡镇行政管理机制,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为核心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全市乡镇行政编制由原来的1014个缩减为691个,精简31.9,乡镇行政人员由原来的913名减少为691名,精简24.5。乡镇事业编制由1130个缩减为572个,精简49.4,事业人员由1013名缩减为572名,精简43.7。通过改革,精简了机构,转变了作风,提高了效率,减轻了财政负担,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扫除了镇乡工作运转过程中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为全市镇乡肌体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镇乡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市级机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领导干部缺岗公示制、干部选拔公推公选制、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公务员工作目标责任制,以及公务员的绩效考核制等,五年来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其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2002年我市对除教育系统的学校、卫生系统的医院以及乡镇事业站所以外的171家市属事业单位进行了全面改革,这次改革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重新界定事业单位类型,二是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三是调整经费拨付渠道,四是人员竞争上岗,实行全员聘任制,五是转企改制。通过改革,调整了事业单位的机构,精简了人员编制,改革后171家事业单位缩减到130家,其中转企改制36家,撤销5家,合并7家,分设1家,重组2家,更名7家,除转企改制以外的141家事业单位原有编制1913名,改革后缩减到1525名,精简比例达到了20.3。为30家改制单位2081名职工全部实现了身份置换。同时激活用人机制,实行了事业工作人员竞争上岗,评聘分开,全员聘用和工效挂钩。在实施面上事业单位改革的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教育系统人员管理方式的改革和乡镇卫生院的改革:教育系统人员管理方式的改革主要是把竞争机制引入师范生的就业和教师流动之中,打破了师范生统包统配的传统就业方式和教师流动由教育主管部门调配的传统模式,新增教师全部实现了人事代理。乡镇卫生院的改革主要是总体转让,转让以后,老人员全部实行人事代理,新增人员享受企业待遇。(二)以“发展”为主线,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发展是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永恒主题,作为人事部门,“发展”就是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保证我市的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与启东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保持一致,为此,五年来,我局着重做了以下五方面的工作:1.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我们深知,无论在区域经济竞争中,还是在区域人才竞争中,我们启东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经济尚不发达,交通尚不便利,生活尚不富裕。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创新举措,我们的人才工作就难有作为,难有成就。于是我们在坚持与周边地区、发达地区一样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同时,坚持创新机制、完善政策,突出用政策吸引人,用环境留住人。2003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文件要求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设立人才基金,专项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奖励。文件规定,凡引进的博士、硕士、学士学位人才且直接从事经济工作的,三年内由市财政每月分别补贴3000、1000、500元,在职人员通过进修获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分别奖励10000、5000、1000元等等,这种企业用人、政府埋单的创新举措,呈现出了显著的“引才”成果和经济效果。五年来,我们在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议决定的基础上,还先后出台了启东市人才特区试点工作的办法、关于促进人才柔性流动的实施意见、启东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选拔奖励办法、启东市高技能人才选拔奖励办法、启东市“十一五人才规划”、启东市人才基金使用办法等等,上述政策为我市今后几年的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提供了依据,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培育载体构建平台。五年来,我局在培育载体上着力做好三篇文章。第一,认真务实地培育引智工程。我们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引内与引外相结合。五年来,我市共申报外国专家智力引进项目80多个,实际执行了50多个,共有60多名来自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先后来我市的林洋电子、恒通电气、海四达、柏盛化工、双林生物、大兴果园、恒昌隆食品、江海滩涂公司等,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其中,大兴镇的日本棚架梨栽培技术由于出色的引智成果,成为南通地区首家被省授予的引智成果示范基地。我市的引智项目数和执行数年年位居南通地区兄弟县市之首,在南通地区占有较大份额。第二是认真务实地抓好清华大学博士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我市建清华基地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是想通过邀请博士生来启实践、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靠现有人才力量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是想通过来启实践的博士生做桥梁,让企业与其身后的导师建立合作关系,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建基地以来,清华研究生院已根据我市上报的项目和课题派来了76名专业对口的博士生来到启东开展社会实践,帮助我市的企业解决了50多项技术难题,我市基地组织工作得到了清华大学的肯定,2006年我市基地被清华大学授予优秀组织奖。第三是积极推进沪启人才资源合作互动工程。合作协议签订以来,双方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和特色的活动。如知识讲座、网站对接、专家“把脉会诊”、东疆大讲台、人才政策推介、专场招聘,产学研项目对接等,通过这些活动借助上海人才、科技和信息资源优势推动自身的发展。3.拓展渠道吸纳人才。五年来,我市与兄弟县市一样,人才队伍总量不断壮大,队伍结构不断优化。2002年底,我市的人才总量为38800人,到2006年我市的人才总量达到了6万多人,平均每年净增约5000人,年平均递增率超过10,本科学历人才在2002年时约有4000人,到2006年增长到15000人,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在人才队伍中的占比由2002年的10.3提高到06年的25,经济生产一线的人才从2002年19000人,提高到现在的42000人,占比由原来的50,提高到现在约70。五年来,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个县级人才市场,而且是一个处在交通的神经末梢,经济还不够发达的基层市场,人才的交流率是有限的,如果关门办市场,很难满足企业或者说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对人才的渴望,为此,我们打破了人才市场地域界限,尝试走出家门办市场,把市场办到都市去,办到高校去。2004年3月,我们首次组织25个企业到安徽理工大学举办了第一次在高校举办的启东专场招聘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次专场招聘会带回了150多个本科生,25个单位个个满载而归,由于尝到了甜头,之后我市分别在河南科技大学、扬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万体馆等举办了50多场启东专场招聘会。通过这种方式引进了万名以上层次比较高的各类人才,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中国人事报以 “把市场办到外地去 ”为题,报道了启东的做法。同时,我们也深知,有形市场是有限的,无形市场是无限的,只有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才能使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2003年我们紧紧依靠自身的力量,建起了自己的人事人才网站,为企业引才、人才求职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以后几年来,我们对网站进行了3次全新改版,从功能、版面等诸多方面反复进行了改进,开通了网上市场。目前网站日点击率超过了1500人次,网上人才库超过1万人,2005年、2006年我局的人事人才网连续两次获得了“江苏省优秀人事人才网站”的称号。4.培育人才挖掘潜能。五年来,我市在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的同时,政府财政每年都要投入数百万元,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多途径培育人才。五年来,公务员培训2万多人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000多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8000多次,技能人才培训1000多人次,与高校联合举办了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学历教育班、后备干部培训班,开办了职业经理人东疆大讲坛等。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5.激励人才营造氛围。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第一资源,谁拥有了人才,谁就会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奏响“人才强市”乐章,我们积极营造氛围,强势推进人才开发。从2004年起,我市每年都要开展“科技之星”、“科技兴市功臣”、“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英才奖”、“伯乐奖”、“名教师、名校长”评选活动,每年奖励一大批为全市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一线科技人才和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仅2007年,科技人才节期间,实施相关奖励发放奖金500多万元。为关心人才,加强与人才的沟通,市四套班子31名领导分别与18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科技示范园区的70多名优秀人才建立了联系制度。为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5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家在启东”优秀人才联谊会,“奉献在启东”高层人才座谈会、“东疆英才”成果展、“今日启东”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凝聚人才、凝聚人心。(三)以“稳定”为基础,全面落实和谐人事、阳光人事新举措。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全力维护人事稳定,构建和谐人事是我们人事干部的神圣职责。为此,五年来我们做了五方面工作:1.建立了公正透明的用人制度。五年来,我们在坚持公务员逢进必考的同时,事业单位用人渠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调配手段不断削弱,考试功能不断增强。为规范事业单位进人行为,我市出台了启东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并在考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程序和完整的操作方式,公开报名,严格把关,面试内容当天命题,面试成绩当场公布,纪检部门全程监督,极透明的阳光操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称赞。2.建立了公开透明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人事的重要内容,五年来,我局以合理分配、公平分配、科学分配为目标,一直倡导在事业单位岗位实行竞争、收入依据贡献、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分离的收入分配制度,并利用事业单位职工工资调整和改革的有利时机,加大岗位津贴通过考核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