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 作者: 日期:2 浙江省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指导和促进我省建筑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根据“十二五”时期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从浙江省建筑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出发,着眼于长远、可持续发展要求,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全面实现“建筑强省”目标的行动纲领。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与评价 (一)发展成就 2005年我省建筑业发展大会召开以来,尤其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建筑强省的若干意见发布后,各级政府及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业企业围绕“十一五”发展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和工作,着力培育建筑强省。以优化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着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不断提升我省建筑业的外向拓展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科技进步水平、节能降耗水平和行业管理水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继续保持了我省建筑业发展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建筑业“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实现。主要规划指标已提前达到,部分指标已超额完成。建筑业规模持续扩大,从业人员结构不断完善。“十一五”以来,我省建筑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471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860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十一五”以来,浙江建筑施工承包累计完成产值42235亿元,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以1000亿元以上的规模在递增。2010年我省建筑业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12.5%,继续在全国各省市中位居前列。建筑业增加值南2005年81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632亿元,建筑业增加值一直占浙江省GDP的5.6%以上,2010年达到6.0%,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全省建筑施工企业共7082家,其中特级企业40家,一级企业659家,二级企业1810家,三级企业3690家,不分等级企业80家,劳务企业803家。已注册建造师95458人,其中一级25678人,二级69780人。 “十一五”以来,我省工程建设监理制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在建设市场中培育了帮助业主方实行项目管理、独立实行项目监管的第三方,为完善建设市场主体奠定了基础。建设监理力量逐步壮大,截止2010年底,我省工程监理企业329家,其中综合资质3家,甲级133家,乙级117家,丙级76家。监理从业人员36000余人,较“十一五”初增长了60%,其中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7215人,经登记的省监理工程师6790人。“十一五”以来,我省造价咨询业、招标代理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省造价咨询企业385家,其中甲级资质115家,乙级254家,暂乙级16家,注册造价师6784人,造价员27212人;招标代理机构467家,其中甲级资质95家,乙级168家,暂定级204家。从总体上看,造价咨询、招标代理业处于逐步规范、加速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贡献巨大。“十一五”以来,我省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为14.8%,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20.3%;高于我省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期增长速度,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定在5.6%-6.1%之问,建筑业为我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小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十一五”以来,完成的各类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85157万平方米。这些工程项目的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改善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建筑业产业规模的扩大,带动了建筑业从业人数的增加,为缓解就业压力,特别是为解决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了贡献。”十一五”以来,建筑业的从业人数年均增长速度为10.62%,高于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同期增长速度。“十一五”期未,全省建筑业从业人数达到553万人,其中来自农村的一线施工从业人数为420万人左右。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由2005年的15.1万元人提高到2010年的21.4万元,人;实现利税总额由2005年的27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40亿元;上缴税金由2005年的14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85亿元,“十一五”五年来,累计上缴税金1320亿元,上缴税金每年都占浙江省地方财政收入的12%以上。有的市、县占到了20%左右。 重大工程建设成就卓著。“十一五”期间,我省建筑企业承建或参与了包括奥运“鸟巢”、北京国际机场航站楼、上海世博轴、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地铁等各大城市重大工程在内的城市标志性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卓越的建设成就。创优夺杯势头强劲,在国家和各省的优质工程评选中,都有很好的表现。尤其是“十一五”以来的五年里,共创鲁班奖工程59项。占全国获奖项目总数的12.3%。承接高大难新项目的持续增加和获奖项目占比的稳定增长,标志着我省建筑业企业建造能力的日益提升和竞争优势的不断扩大。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以来,我省建筑业企业积极调整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资质结构日趋合理。已经形成了一支专业配套、善打硬仗、信誉良好的建筑业产业大军,逐步从单一的房建施工为主向综合的大土木建设拓展,钢结构、装饰幕墙、轻轨等专业工程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取得了进展。 同内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稳步增长。“十一五”以来,省外施工总产值由2005年的174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721亿元;省外施工产值占全省建筑业产值的比例,由2005年的37%上升到2010年的48.2%。市场份额小断扩大,目前已经形成了产值规模超百亿元省外区域市场17个。与此同时,境外承包工程也取得长足进步,分布于60多个同家承建工程近百项,五年来境外承接工程近100亿美元。 建筑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受政府引导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双重推动,建筑业企业以推动科技进步建立“产学研”平台为先导,把科技创新、自主创新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全省有12家企业跻身“中国承包商60强”,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7家,同家级工法124项,被授予专利550项,参与国家、行业标准主编48项,显示了我省建筑业竞争力的持续提升。融资形式多元化成为行业共识,全省上市建筑企业已达16家,不仅融资能力显著增强,而且由于管理规范化使得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建设法规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监管日益加强。“十一五”期间,根据上位法的要求和我省建设管理的实际,再次修订发布了建筑业、工程质量、工程监理管理等三个条例。适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与服务,促进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中推行工程担保制度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建设行政规范性文件,初步构建起了建设法规体系框架,建筑市场运行与管理有法可依的局面已经形成。加强对建筑市场的执法力度,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清理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等工作卓有成效,开放、透明、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格局初步形成。 (二)面临的问题 我省”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发展依然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建设各方主体市场行为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规范。区域和专业建筑市场分割的突破依然困难重重、市场分工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建筑企业自身组织管理缺陷带来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市场监管仍需规范等问题将对“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带来许多障碍和制约。 建设各方主体市场行为有待规范。各类业主包括国有投资业主以及承包商的行为尚待进一步规范。业主肢解发包工程压低标价等问题、业主要求垫资和拖欠工程款问题时有发生;承包单位转包、挂靠等问题也屡禁不止。不正当竞争现象仍时有发生;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单位、监理单位,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的问题依然存在,不同专业部门的行业保护、行业封锁、地方保护等市场壁垒仍末破除,影响了统一建设市场的形成,区域和专业建筑市场存在的壁垒还有待破除。 产业结构不合理,同质竞争过度。我省建筑业以房屋建筑为主要市场,占总量的80%左右。铁路、公路、桥梁、港口、码头等其他专业工程和房屋建筑工程所属的专业工程的总量仅占20%。专业经营广度不足影响了企业效率与科技进步,使建筑业企业长期处于低端市场。建筑施工承包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偏低问题突出。市场需要的专业企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造成同类过度竞争,也造成其他专业工程的市场占有率低,导致行业经济效益长期低下,产假利润率仅为不足3%。资金紧张状况尚未有效缓解。 建筑企业综合建造服务能力尚显不足。五年来建筑产业的持续发展并未改变我省建筑企业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直接面对市场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产业组织结构的缺陷逐渐成为建筑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建筑企业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人才培养、资金投入、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还无法适应市场对综合建造服务的要求,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受到削弱,在与国内领先企业和国际大型企业的竞争对抗中处于劣势。建筑企业对人才的培养与素质提高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缺乏一批既懂管理又懂技术、一专多能、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造成了我省企业大多集中在产业链中低端的、利润较低的施工领域。承包工程营业额的增加主要依靠项目数量增加的外延型增长。施工现场劳务作业人员队伍规模仍然过大且缺乏组织保障,劳务层多数为临时工,培训上岗滞后,整体素质不高。 国际工程市场开拓力度亟待加强。建筑企业具备国际工程法律知识、技术知识、金融知识和外语水平等综合素质的人才十分稀缺。已影响了我省建筑业企业境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民营建筑企业灵活的经营机制并不能弥补国际工程承包商作为投资商的融资能力不足,具体境外市场的国际工程建设惯例更是需要千锤百炼才能融会贯通。我省建筑企业恰恰缺乏经验。 市场监管仍需规范。一是工程发包或服务委托重形式而轻内。机械强调招标程序的合规性,忽视招标人的招标自主权,间接导致了招标和合同管理的纠纷层出不穷。二是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仍有待加强,安全设施与防护投入不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仍需加强。三是对企业资质和人员执业资格管理重许可而轻管理现象依然存在。 二、“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 (一)国内建筑市场需求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建筑市场仍将处于快速扩展阶段,一方面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持续大幅增长,建筑市场容量随之增大;另一方面建筑业面临结构优化调整、转型升级,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产业战略转型。 “十二五”时期,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铁路、公路、水电、核电、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高峰期;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新城建设、住宅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也提出旺盛的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医疗卫生及教育文化设施建设;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战略的推进将加快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为应对金融危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等项目集中开工。因此,“十二五”时期仍将是我省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 近些年来,国家加快构建区域战略布局,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有12个区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