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思考与实践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化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在教学中应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及探究能力置于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化学教育工作者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行为,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氛围,并使学生主动融入探究过程,体会探究的乐趣。 关键词:化学教学;探究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学生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所以教师就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地创设问题情境,将这些问题化成各种形式,或讨论、或实验、或实践,通过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学习农药波尔多液的知识时,教材只是介绍其配料为()和,而对于其主要成分,教材则选择了2回避。如果按照教材的处理方式进行授课,也未尝不可,但此时若设置:这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的问题情境,势必会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探究欲望。若再加以引导,要求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探究,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并加以必要的点拨、提示。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探究欲望就会被逐步激发,其探究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二、提高学生实验参与度,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探究活动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无数化学事实表明:任何经验和结论的获得无一例外都是探究的结果。尽管教材中的实验很多,但多数情况下实验教学的模式仍为: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引导结论。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没有亲历探究过程,即使获得知识,其探究能力也没有丝毫提升。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人,通过学生的亲历亲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知识时,为探究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可采用由学生设计实验,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完成实验的模式进行教学。原本属于教师讲授、不愠不火的内容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而变得丰富、鲜活起来。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实验(如水泥块、红砖粉、马铃薯片、及其溶3液等) ,得出了催化剂不同,反应速率不同的结论;甚至有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暴沸的危险现象(做催化剂) ;还有学生采用不等质量的同种催化剂进行实验,得出了同种催化剂的质量在一定范围内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的结论。实验过程中,学生将质量区间分得很细,称量也极为仔细,生怕出现不该有的误差,如此认真的态度,让教师汗颜。还有学生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大量泡沫,甚至涌入导气管中。针对这个意外,他们提出猜想,并进行探究,最终给出了消泡方法(滴加植物油、将试管换成广口瓶等) 。 此外,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度,还能为学生创造了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和谐相处的实验气氛,也能使学生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怀。 三、重视化学史教学,使学生在史实中感受探究精神 现在的化学教学,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教学行为,很多可以拓展的知识在课堂上被精简成一句话,甚至不被提及,很多前辈化学家的探究精神及高尚的人格品质被无情的教育现实所抛弃,化学知识也被打上了“有用” 、 “无用”的烙印和标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一味的加快教学进度,忽视了化学史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造成化学教学的人文缺失,也造成了“为探究而探究”的尴尬现实。比如在学习空气的成分时,可以让学生观看纪录片,了解化学史实,感受拉瓦锡(,) 、瑞利4(, )等科学家的探究精神、历史贡献及人格魅力,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从内心感受这些科学家为追求真理所面临的阻力及冲破阻力的勇气,进而认识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地位。再如在学习的知识时,可以就侯德榜先生的贡献、探究历程、历史环境和高尚的人格品质做必要的介绍,使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同时,感受探究精神,激发自身学习的热情。 四、重视认知冲突,在动态生成中引导学生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化学课,动态生成的知识和以往相比,呈现出了爆炸增长的变化,以往将知识讲“死” 、讲“透”的情况变得毫无意义。只要是实验课,很自然的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在冲突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驱力,促发学生产生探究的动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坚持自主性和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如在做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有学生没有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但也成功地完成了实验,据此认为将铁丝绕成螺旋状是没有必要的;有学生在实验时出现了铁丝熔断的现象而导致实验失败,就认为铁丝在空气中是不能燃烧的;有学生将纳米铁粉在燃着的酒精灯上方抖落,出现了美轮美奂的火星现象,就认为铁在集气瓶中燃烧时,瓶底不需要铺细沙;还有同学为做对比实验,将细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发现有绿色火焰出现,就认为铜丝能在空气中燃烧并5产生火焰。诚然,这些结论,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不正确的,但不可置否的是,它们都是在强烈的认知冲突中产生的。此时教师应建议学生不要放弃认知冲突点,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探究。这种由认知冲突产生的探究过程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在认识冲突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探究学习方式,有别于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的探究学习行为会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心向得到改变,同时能使学生更理性地投入学习,不断进取,努力追求,自我完善。 总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课堂教学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逻辑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了获得知识的动力,是否带有高涨的探究热情,是否主动地展开探究活动。只有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给他们提供探究的舞台,才能真正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钟启泉等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点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吕延平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研究, (): 6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