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罗素霞博士先进事迹蕙质兰心的生命守望者平凡医生罗素霞的非凡人生她迈着轻快的脚步不知疲倦地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走过了24个春夏,一如她的名字,罗素霞主任医师一袭素衣,心怀仁爱,用尖端技术和全新理念救治每一位肿瘤患者,竭尽全力延长每一个生命。经她救治的病人数也数不清,每接诊一位恶性肿瘤患者,她都会带领医护团队悉心检查,细心诊断,精心制定一个周密的治疗方案。她倡导的“规范化三阶梯止痛治疗”已使无数恶性肿瘤患者受益。这种规范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而她和她的团队从不含糊,因为,他们手中托起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心怀大爱,播撒爱的种子治病救人是医者天职,手执利器方能斩除病魔。罗素霞主任医师时刻跟踪肿瘤最新进展,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始终把目光瞄准患者最迫切需求的领域,她主持多项省部级重大科研攻关课题,其中有3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她每年在省内外肿瘤专业会议上主讲30余场次,用清新质朴的学术之风感染他人。作为我省选派的唯一学员,她参加中央保健局干部保健专业培训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医院系统地学习了专业知识,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她负责撰写河南省卫生厅专家组保健丛书,将自己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与人分享;她代表卫生厅专家组每年在十几个厅局和学校进行保健知识讲座,把健康的种子播撒在全省各地。2008年,罗素霞主任医师荣获政府特殊津贴,而她毫无保留地将2万元津贴悉数拿出,用于建立河南肿瘤康复网。她想搭建一个医生之间、医患之间畅通交流的平台,而现在,这个平台已初具规模,医生们在此交流专业知识,患者在此向医生倾诉衷肠。多年来,罗素霞的无私奉献结出硕果,也得到了人民的认可。2008年,她被授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被评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10年,她被评为河南省“三八”红旗手、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代表过去,奋斗成就未来。罗素霞依然迎着朝霞、披着晚霞穿梭在省肿瘤医院的门诊和病房,与患者倾心交谈,为患者竭尽所能,一如既往地在平凡的岗位谱写着一首非凡的白衣天使之歌。甘做人梯,带领团队与时俱进省肿瘤医院内科三病区的医护人员提起罗主任,无不心怀崇敬,他们说,罗主任是我们的“领路人”,她带领大家在临床、科研、教学、保健,这四块田地上辛勤耕耘。20多年来,她风雨兼程,从一名年轻医生成长为一名科室负责人,锻造一支战之能胜的团队成了她最大的心愿。多少年来,她率先垂范,每天早上七点半以前就到科室,开始安排工作、查房、看病人。近年来,肿瘤患者不断增多,不少患者慕名而来,罗主任经常加班,甚至连节假日也不休息,经常忙到晚上8、9点。她说:“我不能让找我看病的患者失望。”让大家深感佩服的是非典肆虐时期的一件事,2003年4月份,她从北京进修回来,得知医院组建发热门诊,她第一个赶到医务科报名:“让我去吧,我在北京学过如何处理非典病人!”临危受命,她带领一群在非典面前还是“生手”的同志们奉命组建发热门诊,在救治病人的工作中冲锋在前。“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敬业精神,深深体会到她对工作的热爱。”提起非典这段令人刻骨铭心的经历,当年与罗素霞一起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同事陈小兵博士动情的说,“作为一位女性,她特别细心,又异常坚强,外表看着不爱说话,但对同事、对工作、对病人却是发自内心的热情与关爱。”对待工作,她的精力比青年人还充沛。半月前的一天,凌晨1电多,罗素霞的电话骤然响起,病区的值班医生焦急地说:“晚期肺癌患者老王突然出现心衰,闷气,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烦躁不安,请您快来抢救!”罗素霞二话没说,火速赶到病区,指挥医护人员开展抢救,顿时,抢救工作变得有条不紊。3个小时后,老王终于转危为安。此时,天已经微亮。奔忙了一夜的罗素霞长出一口气,在办公室打个盹,简单地收拾一下,她又精神抖擞地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接下来的两天里,她吃住在病区,密切关注老王的病情变化,直到她真正好转。她常常对科室同志们说,精湛的医术是优秀临床工作者的基础和根本,但决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来自不断地探索思考和总结提炼。在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中,同一分期、同一病理类型、采用同一治疗方案的肿瘤病人,其生存期却有明显的不同?为了解决这一临床难题,罗素霞带领团队成员以主持的科技厅课题“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化疗基础与临床研究”为突破口,提出了多个可行的个体化化疗方案,达到国内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化疗领先水平,2008年,该项目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花独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罗素霞常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协作团队。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为了提升整个团队的整体水平,提高整个医疗团队的战斗力,她循循善诱,向大家细心讲解二十余年来的临床工作经验教训,努力帮助低年资的医师快速正确成长,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肿瘤内科医师,打造了一个完美的医疗团队。团队骨干成员陈小兵博士与罗素霞主任一起工作了7年多,主持科研项目多项,发表SCI论文多篇,先后获得“郑州市金水区十大优秀青年”、“中国抗癌协会优秀青年论文奖”、“河南省肿瘤医院医学科技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李宁硕士成功申请院内课题,发表SCI论文多篇;邓文英硕士在2009年CSCO肿瘤分子靶向药物演讲大赛中获得河南赛区第一名;韩黎丽硕士获得“省直青年岗位能手”称号;陈贝贝硕士在2010年CSCO癌痛规范化治疗演讲大赛中获得京、沪、鲁、豫四大赛区第一名。正是凭着她不懈的钻研精神,面对临床难题,她带领团队成员不断总结临床和科研工作经验,先后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70余篇,论著5部,成功申报多项重点课题、以第一主持人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多项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使大量的肿瘤患者受益,与挪威奥斯陆大学合作的肿瘤干细胞研究项目走在国际先进水平的前沿。守望生命,竭尽所能救治患者她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病人百问不厌;温柔细致的她在病人眼里,简直就是生命守护神。24年来,她始终做到,对待每一位患者一视同仁,不管患者疾病难易,不分患者贫富差异,均都认真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并且力争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她是这样要求自己,也是这样要求她的医疗团队的。正在科室复查的周口患者任某讲述了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去年,任某因为颈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在当地医院就诊,医生为其进行了颈部淋巴结穿刺,诊断为“小细胞肺癌”。 病人慕名而来,拿着这个结果家属心急火燎地要求罗素霞尽快为病人化疗。尽管病人的表现也符合小细胞肺癌的特征,但是,细心的她还是从一个异常的指标上感觉下这个诊断还为时过早。病人的化验单显示其LDH(乳酸脱清酶)特高,达到900,而正常人只有250左右。如果是小细胞肺癌,另外一个指标NSE(肿瘤标记物)应该和这个LDH一起升高,但病人的NSE并不高。就是通过这个蛛丝马迹,罗素霞耐心说服患者家属,建议取淋巴结活检,结果是淋巴瘤。由于她的细心,避免了一次误诊,也为患者治疗赢得了宝贵的先机。她常说做“医生一定要认真,要慎之又慎,决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尽量不漏诊、误诊任何一个病人。”“我现在恢复可好了,这都得益于罗主任精湛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心!”任某激动地说。“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陈小兵博士说:“和罗主任在一起工作这么多年,她的医德、才华、临床、科研各项工作确实让我们佩服,但是,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她的善良”。2005年,科室住进了一个晚期肺癌病人黄某。生病几年,家境贫寒。当时,罗素霞了解到新药易瑞沙在国内还未上市,但是可以通过我国大的临床药物基地为病人申请免费药物。尽管非常忙,但她多次打电话发邮件联系同济医科大学于世英教授,为患者申请到了25万港币免费药物,当第一次接到免费药物时,她表现的比家属还高兴。病人家属十分感激,拿着一个厚厚的红包送到罗素霞办公室,一向温和的她忍不住沉下了脸:“病人现在最需要的是钱救命,你们拿着这救命钱来送给我,那不是侮辱我吗?”当第二次收到5万港币药物时,家属又拿着红包来了,罗素霞再次劝回了她们。住进内科的病人,大多都是晚期癌症病人,疼痛成了他们最可怕的“噩梦”。医生在疼痛面前真的束手无策?带着这些疑问,她在规范癌痛诊治方面下足了功夫,是省内最早开展“规范化三阶梯止痛治疗”的临床大夫之一,并形成了自己特色,对晚期癌痛的临床控制居国内领先水平。并筹建了我省第一个“无痛病房”。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深受患者和家属的欢迎。“只有真心为患者着想,将心换心,才能真正赢得病人的信任和支持。”她常常这样说。肿瘤病人时时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又远离家乡亲人,其孤独痛苦的心情可想而知。所以,她总是一有空就到病房里转转,和病人或他们的家属聊聊病情,或者拉拉家常,对病人也是个安慰。她还千方百计地替病人考虑,同样疗效的药,她就给患者开便宜的,为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她就订好治疗计划让患者回家用药。她不仅从不接受病人的吃请或“红包”,反而在有的病人钱不凑手时替人家垫上,甚至为那些家庭困难的患者捐钱捐物。送人鲜花,手留余香。她把无私的爱播撒到了每一个患者心底,多少年来,那一串串爱的音符已化作深情的旋律在患者心中回响。不少经她治疗的病人和她成了朋友,来院复查时,都会专程来看她,向她表示感谢,而这样的病人朋友,遍布河南各地的城市和山村。12年前一个宫颈癌的洛阳患者,去年来郑州,特意把两双精心绣制的鞋垫送给她。24年来,她看过无数个病人,但是,几乎所有的患者都记住了这个平凡又伟大的医生罗素霞,一个热爱医学事业、视病人如亲人的医生,一个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医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忠实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应尽职责;没有气壮山河的动人事迹,只是不辱一名医务人员的神圣使命。 在无悔的人生历程里,罗素霞用自己的热血和汗水履行着自己的天职治病救人,守护生命。通过集中整顿,实现软弱涣散支部班子配齐配强、能组织带领党员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改善;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不断扩大,各项工作制度得到完善和落实;基层基础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County continuation records has examined and approved the draft, spirit, believe, comprehensive Yearbook of zhuanglang already prepared draft, entered the phase of evaluation. Civil air defense work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