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6任务_0006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60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概念连线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1. 下列因素中不是经济中内在稳定器的是()A. 政府投资B. 个人所得税C. 社会保障金和失业保险D. 农产品支持价格2.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 )A. 增加和利率提高B. 减少和利率提高C. 增加和利率降低D. 减少和利率降低3. 引致消费取决于( )A. 自发消费B. 平均储蓄倾向C. 收入D. 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4. 今年的物价指数是180,通货膨胀率为20,去年的物价指数是( )A. 144B. 150C. 160D. 2165. 在国民收入决定中,如果均衡收入小于潜在收入则会出现( )A. 紧缩缺口B. 通胀缺口C. 失业减少D. 收入增加6. 总需求曲线表明( )A. 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B. 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C.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D.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7. 提出消费者的消费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是( )A. 凯恩斯B. 莫迪利安尼等人C. 弗里德曼D. 杜森贝8. 总需求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 A. 加上进口减去出口B. 加上净出口C. 减去净出口D. 加上出口和进口9. 在国民收入决定中,如果均衡收入大于潜在收入则会出现 ( )A. 紧缩缺口 B. 通胀缺口C. 失业减少D. 收入增加10. 公式I+G+X S+T+M说明( )A. 总供给大于总需求B. 总供给等于总需求C. 注入量小于漏出量D.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11. 如果经常项目上出现赤字,( )A. 出口和进口都减少B. 出口和进口相等C. 出口和进口相等且减少D. 出口小于进口12. 总需求曲线( )A.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13. 假定挤出效应为零,边际消费倾向为0.8,政府同时增加100万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 )A. 保持不变B. 增加100万元C. 减少100万元D. 增加500万元14. 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 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15. 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 ) A. 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B. 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C. 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D. 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16. 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 )A. 正相关B. 负相关C. 无关D. 不能确定17. 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 )A. I=SB. I+G=S+TC. I+G+X=S+T+MD. I+G+X+N=S+T+M+F18. 在哪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应该停止实行收缩货币供给量的政策()A. 物价水平急剧上涨B. 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C. 经济出现过热的迹象D. 利息率已下降到较低的水平19. 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A. 总需求B. 公债C. 税收D.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20. 进口边际倾向的上升( )A. 将使开放经济的乘数减少B. 使国内消费品支出曲线向上移动C. 将改变国内消费品支出曲线斜率D. 将使开放经济的乘数增大二、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1. 非关税壁垒主要有( )A. 进口配额B. 出口配额C. 反倾销税D. 出口补贴E. 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递增2.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作用是( )A. 单方面的B. 是双重的C. 使国民收入数倍增加D. 使国民收入数倍减少E. 不存在的3. 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有() A. 政府采取措施允许分期付款购买住房B. 政府决定紧缩开支,减少政府购买C. 政府决定增加开支,增加政府购买D. 政府决定增加开支,增加政府购买E. 消费和投资的减少4. 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一般规律是( )A. 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国民收入增加B. 边际税率倾向降低,国民收入增加C. 初始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增加D. 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E. 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5. 以下何种情况会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 )A. 增加自主性支出B. 减少自主性税收C. 增加自主性转移支付D. 增加税收E. 减少支出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1. 增加投资、增加消费和增加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不同的。A. 错误B. 正确2.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A. 错误B. 正确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公债的负担在通货膨胀时期比萧条时期更重。A. 错误B. 正确4.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一定等于1。A. 错误B. 正确5. 总需求曲线的两个决定因素是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A. 错误B. 正确6. 在一般的情况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消费倾向变的越来越小。A. 错误B. 正确7. 进口是国民经济的注入因素,出口是漏出因素。A. 错误B. 正确8.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由政府制定,以调节经济。 A. 错误B. 正确9.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A. 错误B. 正确10. 在同一条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物价水平与总供给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A. 错误B. 正确四、概念连线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1. 相对优势原理:()A. 是指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花成本绝对地低于别国,就具有绝对优势。B. 是指一国与他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的相对成本不同,仍可以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以换取其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从而得到比较利益。C.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出口变化量的倍数关系。2. 菲利普斯曲线:( )A. 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B. 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C. 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D. 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3. 公开市场业务:( )A. 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B. 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C. 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D. 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4. 浮动汇率:() A.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B. 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C. 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D. 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5. 储蓄函数:( )A. 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B. 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C. 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D. 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E. 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6. 总需求:( )A.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B.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D. 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E. 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7. 财政赤字:( )A. 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B. 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C. 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D. 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E. 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8. 平衡预算乘数:( )A. 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B. 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C. 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D. 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E. 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9. 结构性失业:( )A. 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B.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C.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D.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E. 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10. 税收:( )A. 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B. 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C. 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D.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E. 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