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韶关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情况及“十二五”发展思路市政府: 为贯彻落实全市东北片县(市、区)现场会暨第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关于“科学谋划未来发展、确保十二五开局良好”的工作部署和韶府办明电2010134号文件精神,现将韶关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情况及“十二五”发展思路汇报如下: 一、“十一五”时期韶关市旅游业发展情况 “十一五”时期,韶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确立了旅游业作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业地位,并把它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促进了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226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143%,年均增长24.85%;实现旅游总收入71.38亿元,比2005年增长234%,年均增长35.18%。韶关旅游业发展速度位居全省前列。2010,预计接待旅游者人数1450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18%;预计旅游总收入92亿元,比2009年增长29%。 (二)景区景点建设步伐加快。已建成收费景点28家,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家。不收费景点和农家乐、乡村游等特色景点数十家,旅游景区景点基本上覆盖了生态、文化、民俗、宗教等各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游览体系。其中2006年后新开发建设开业的旅游景区有乳源天景山仙人桥、丽宫国际温泉度假村、新丰云天海温泉度假村、新丰江源温泉度假村、丹霞山竹筏漂流、乐昌白水寨生态园、仁化万时山高山草原、始兴铜钟寨旅游区。正在建设之中的大型旅游景区有乳源御沐园温泉度假村、云门峡漂流、曲江小坑大森林温泉度假村、始兴车八岭旅游区、仁化瀛丰温泉度假村等。 (三)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星级酒店规模和数量稳步增长。目前全市共有星级饭店52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7家、三星级36家。与2005年相比,五星级酒店实现了零的突破(莱斯大酒店),四星级酒店增加了2家(翁源龙翔大酒店、乐昌迎宾大酒店),三星级酒店增加了12家。全市旅游接待床位数38200张,比2005年增加了8000多张。旅行社和导游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市共有旅行社50家,比2005年增加了11家,持证导游1832人,比2005年增加了563人。 (四)旅游规划和旅游信息化工作得到加强。2008年,通过国际招标,由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编制的韶关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了专家论证,由郑泽国编制的韶关旅游营销规划也通过了专家论证,各县(市、区)和旅游景区也加强了旅游规划工作。加快推进了“数字韶关”建设,进一步完善了韶关旅游网,建立了包含全市各景区(点)、星级宾馆、旅行社在内的旅游资源数据库,形成了联网互通、资源共享的全市旅游网络体系。积极与国家旅游信息中心以及电信部门合作,在广东率先开通了12301旅游信息服务热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时期,我市旅游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宏观层面、经济数据以及现实工作反映出来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五个不够: 一是旅游大产业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没有把旅游业作为一个大产业来看待。对国内游客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游览观光的层面上,旅游产品类型过于单一,限制了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发展大旅游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没有跳出“就旅游论旅游、就旅游抓旅游”的圈子,认为旅游只是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受其管理的旅游企事业单位的事情,没有真正形成发展合力。 二是规划不够超前。我市旅游规划滞后于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日常发展失去了统一的指导,导致景区景点开发建设不够,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等。 三是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大。这几年来,我市旅游宣传南延北拓,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韶关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了韶关旅游业的发展。但与其他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地区相比,我市旅游的宣传推介力度明显不够。 四是企业竞争力不够强。一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最关键,还是在于旅游企业的发展。我市旅游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分散、各自为阵的现象,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缺乏抗击市场风险的整体能力。 五是休闲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集中表现在:旅游接待能力不足,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休闲旅游设施供给不足,类型单调,分布散乱,只有个别特色街但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形成特色明显的集中休闲区域。 三、韶关市旅游业“十二五”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指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以塑造“神奇丹霞、魅力韶关、生态之都”的旅游城市形象品牌、建设“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三大龙头景区和世界过山瑶祖居地、省旅游信息化示范区为重点,以发挥丹霞山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效应为抓手,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途径,以游客满意工程为目标,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营造发展氛围为保障,加强统筹协调,着力攻坚克难,加快培育以“名山、温泉、风情、佛韵”为内容的旅游精品,提升旅游业层次,增强旅游业综合竞争力,构建旅游发展大格局。把我市建设成为旅游主题鲜明、产品特色突出、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优良的区域性旅游服务中心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2、发展目标:20112015年,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保持在全省前列,接待旅游人次年均增长15%以上和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到2015年接待游客达到25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180亿元以上,旅游业初步实现率先跨越发展,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2015年前基本完成“九大目标体系”建设: 培育一批具有国内竞争力的知名旅游品牌。力争实现全市成功创建3个5A级景区、10个4A级景区的目标。 明显改善旅游接待能力。推动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的酒店创建高星级旅游饭店,力争实现全市五星级酒店总数达到5家以上的目标。 完善旅游交通网络。编制并实施韶关市旅游交通规划,提升旅游公路等级,完善旅游公路网络,打造韶关绿道网和现代旅游交通综合服务网络,实现各主要景区可进入性便捷的目标。 提升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水平。实施旅游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推动“大丹霞观光休闲、大南华佛教旅游文化创意、东阳光南岭生态休闲”三大产业园(旅游圈)的建设;大力推动“大峡谷丽宫温泉、梅关珠玑巷、乐昌金鸡岭乐昌峡平湖、古佛洞天、三龙谷,始兴东湖坪客家大围铜钟寨、车八岭总甫温泉、云髻山云天海温泉原始森林、翁源东华山佛教生态旅游区”等其他旅游产业园(项目)的建设。 设计旅游精品线路。体现旅游资源特色,丰富旅游产品内涵,形成覆盖全市的旅游选择多样化和人性化的“红”、“绿”、“古”、“蓝”“四色旅游”新格局。 打造旅游区域中心。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粤湘桂赣,特别是港澳、珠三角和武广高铁、韶赣高速沿线旅游城市的旅游区域中心。 推进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单位建设。积极创建一批广东省优秀森林旅游度假区、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单位、乡村旅游示范基地、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工业旅游示范单位、国民旅游休闲示范旅行社、示范景区和示范酒店。 推动旅游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数字韶关”建设,建成旅游政务、资讯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为旅游业跨越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四、韶关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思路及对策措施 (一)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培育一批4A、5A级景区和休闲度假产品。实施不均衡发展战略,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打造丹霞山5A级旅游景区、曹溪温泉南华寺5A级旅游景区、大峡谷丽宫温泉5A级旅游景区;创建南雄珠玑巷梅关古道4A级旅游景区、乐昌古佛洞天4A级旅游景区,金鸡岭户外运动、休闲保健4A级景区、三龙谷4A级旅游景区,东阳光南岭生态休闲4A级旅游景区、乳源云门佛教文化生态4A级旅游景区、新丰云天海温泉云髻山4A级旅游景区、东华山4A级旅游景区、始兴满堂客家大围4A级旅游景区、曲江大森林温泉度假4A级旅游景区。 2、编制韶关市旅游交通规划,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旅游交通网络。规划建设客运机场和轻轨。加强旅游公路的规划和建设,着力构建可进入性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重点规划建设韶关市区到各主要景区景点的高等级快速旅游交通,构建旅游交通网络主框架;规划建设各主要景区的道路,提升景区的可进入性水平;结合“农家乐”生态旅游休闲的发展,开通市区至省市乡村旅游示范基地的旅游专线;完善自驾车旅游服务网点,拓展公路服务区的旅游服务功能;强化韶关绿道的旅游功能,加快韶关绿道规划和建设,构建我市生态旅游休闲绿道网;完善旅游交通服务配套,加大投放旅游专业交通工具的数量,提升我市旅游运输能力。 3、引进旅游战略投资者。走专家化策划、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发展路子,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打造一批旅游产业园区,推进旅游精品建设,发展我市休闲度假产业。充分发挥丹霞山申遗成功效应和我市旅游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的优势,整合我市旅游资源,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投入旅游业的民间资本突破100亿元。 4、加大三大旅游经济圈建设。大力推进大丹霞观光休闲产业园、大南华佛教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东阳光南岭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园建设进程。 5、提升我市旅游整体接待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推进景区精品化、配套人性化、服务规范化、环境生态化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提升我市旅游整体接待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6、加快星级旅游饭店建设进程,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指导已开业且具备条件的酒店晋四星或五星;引导新建的酒店按四星或五星标准建设和经营管理。 7、打造一批精品线路,营造开心旅游环境。围绕我市独特的禅宗祈福、山水观光、生态休闲、温泉养生、人文历史等旅游产品和“名山、佛韵、温泉、风情”的旅游特色,有效整合观光、文化、休闲、探险、高铁、农林、美食等资源,加快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游客喜爱的短、中、长线精品线路,实现旅游选择多样化和人性化的“四色旅游”新格局: “红色”旅游:重点打造以北伐纪念馆、粤北省委办公旧址、双峰寨、南雄梅关、始兴红围、水口战役旧址、三龙谷、乐昌梅花红七军纪念碑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路线; “绿色”旅游:重点打造以丹霞山、南岭、大峡谷、乐昌“三龙谷”、 九峰花果园、金鸡岭、始兴车八岭、新丰云髻山、翁源四季花果等为代表的“绿色”旅游路线; “古色”旅游:重点打造以风采楼、南华禅寺、云门禅寺、东华禅寺、西石岩寺、马坝人遗址、始兴满堂围、南雄珠矶巷、梅关驿道、瑶族风情等为代表的“古色”旅游路线; “蓝色”旅游:重点打造以曹溪温泉、丽宫温泉、龙华山温泉、云天海温泉、总甫温泉、枫湾温泉、小坑大森林温泉,百丈崖漂流、云门峡漂流、乳源南水水库、乐昌峡平湖游、市区“三江六岸”游等为代表的“蓝色”旅游路线。 8、开发美食旅游,打造粤北美食天堂品牌。挖掘地道粤北饮食文化精华,策划和包装粤北美食旅游,建设岭南文化特色美食一条街,定期开展韶关特色食品的品评活动,办好每年度的韶关旅游美食节。 9、开发旅游商品,发展购物旅游。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重点扶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景区特色的旅游工艺纪念品和土特产商品,建设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旅游商品购销(集散)中心,发展旅游购物市场。 10、丰富文化内涵,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文化内涵,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于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体现旅游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