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 隋唐时期的城址 隋唐时期的城址是隋唐考古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已发现的隋唐城址近20余处,其中最为重要的当是代表当时设计思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以下简称长安城)、隋唐洛阳城遗址和隋唐扬州城遗址。其它的隋唐时期的城址,包括州城和都护府或军的所在地,它们是唐北庭都护府城址、交河古城遗址和高昌古城遗址、唐沙州城和寿昌城(二城皆在甘肃敦煌县)、唐瓜州城(甘肃安西)、唐单于都护府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土城子)、隋唐胜州城(内蒙古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唐天德军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阿拉奔乡北古城)、隋大同城(天德军城西南约二公里)、唐丰州城(天德军城西南约30公里)等。此外,根据当地出土墓志及实地调查推断,辽宁朝阳即唐营州之所在,内蒙古伊克昭盟红柳河上大弯沟以西的城川古城,可能即唐宥州城。在对华清宫遗址的发掘过程中,也对唐代昭应县城(今西安市临潼区)进行了发掘。第一节 隋唐城址类型与平面布局 隋唐城市的建设,继承并发展了魏晋以来都市建设的传统,基本属于封闭式的封建城市,其布局的共同特点是将居民、市全部局限在四周设置有深沟高墙的里坊之内。根据隋唐时期城址的性质,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都城;一类为地方城市。一、隋唐的都城 隋唐时期都城又可分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隋大兴唐长安城。它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城始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初名大兴,入唐改为长安。其平面呈长方形,周长36.7公里。宫城置于郭城北部正中,北连禁苑,南接皇城。宫城、皇城以外为里坊区,由11条南北向的大街和14条东西向的大街将其划分成棋盘式的格局,其间布列110坊及东西两市。其整体设计,显然是以宫城、皇城正南门、朱雀大街及郭城南门明德门所在之南北线为中轴,严格按照左右对称的原则规划全城街道和坊、市的,结构严谨,规划整齐。隋大兴唐长安城的这种布局,合乎封建统治者所崇奉的“帝王之居,建中立极”的都城建设理想模式,形象地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思想。7世纪以后相继于宫城之东北、东南兴建了大明宫和兴庆宫,但该城的布局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隋大兴唐长安城的里坊多呈东西向长方形,四周环筑高墙,坊内设一横街或十字交叉街道。设置十字街的坊,坊内被划分为四大区,每个大区之内再以小十字街分割为四个小区,全坊合计16个小区。通过对永宁坊遗址的发掘,证实这种十六小区布局的坊确实是存在的。东西市各占两坊之地,市内辟井字形街道,临街开店铺,市中心为管理机构,周围也筑有高墙。这种坊市制度,正是封闭式都市所独有的现象。隋唐都城的第二种形式是东都洛阳城。其地位仅次于大兴长安城。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洛阳城在城址选择、城市规划方面都与上都有所不同。该城横跨洛河南北两岸,整体略呈长方形,周长约27.5公里。其宫城、皇城不在郭城北部正中,而置之于城之西北隅地势高亢处。皇城前临洛河,后接宫城。宫城南部及东西两侧为皇城和东西隔城所包围;北部建有前后重叠的二小城。皇城和宫城之东,为南北毗连的东城和含嘉仓城,西为东都苑。洛阳的主干大道,由皇城之端门通往郭城之定鼎门,同样处于全城西部。洛阳城的坊市,分布于宫城、皇城以南和以东地区,虽然也是棋盘式格局,但里坊不是长方形而是方形。市场的位置也与长安城那样的左右对称有所区别,在城东部洛河两侧设南、北二市,在城西南部置西市,三市均傍可通舟船的河渠。隋唐洛阳城将其皇城和宫城建于郭城西北隅,是有意区别于长安,表明其规格逊于长安一等。而宫城、皇城地处全城最高处,四面又有洛河、禁苑、隔城及二小城护卫,远比长安戒备严密;里坊沿用北魏旧制,面积小于长安,有助于强化对居民的控制,这与它既是都城又是战略要地相适应。洛阳城比长安城小的多,却多设一市,市皆傍河渠,说明在设计上比长安更多的考虑了繁荣工商业的问题。二、隋唐时期的地方城址隋唐时期的大多数地方城市布局,都是根据两京坊内十字街的设计和洛阳城方正的里坊制度部署的,不论是较大的州城还是较小的县城都是如此。封闭式城市规划的长期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商业发展缓慢,商品经济力量不够强大的具体体现,这种城市规划到唐代达到了顶点。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从唐代晚期开始,传统的坊市制度的藩篱已逐渐被突破。到宋代,为适应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以京城汴梁为代表的开放式封建城市出现,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城市平面布局的又一次划时代的变革。在已知的隋唐地方城址中,按照其规模的大小,又可以划分为大型州府城、一般州府城和小型州府城及县城。这类地方城市的布局基本相同,都以十字街分成四区后,每区又设十字街。1、大型州府城这种城的平面布局呈方形,城内设置十六个坊。位于北京西南郊的唐代幽州城址即是一例。唐武德七年(624)于幽州设置大都督府,九年(626)改都督府,开元十三年(725)又改为大都督府。唐亡之后,幽州于936年成为契丹辖地,并于此建立南京,其布局因袭唐幽州城而未加以改变。1150年,金扩展其东、西、南三面建中都。金中都遗址已经勘察清楚。在金中都范围之内,可以看到两种街道布局,即里坊式和长巷式,后者分布在前者的东、西、南三面,清楚地表明了这种布局是后来扩展的。唐幽州为十六坊的面积。法源寺所在的坊,由大小十字街道分割成十六个小区,其布局尚大体存在。西南一隅是州治所在,也即辽南京宫城所在。16坊周长近10公里,是当时大型的州城。另外一个例子是四川成都城。唐代武德元年(618)改蜀郡为益州,龙朔二年(662)于此设置大都督府。至德二年(757)置南京于此,上元元年(760)罢京,置成都府。唐玄宗为躲避“安史之乱”,曾于756757年居于成都。后来,唐僖宗为了躲避黄巢起义之难,又居成都达四年之久(881885)。这两次避难,均以官署为宫,其位置在府城西北隅的高地上。唐城东半部八个坊的痕迹尚可分辨。坊由大小十字街道划分成16个小区。西半部的北部,唐时是宫殿和地方衙署所在地。成都旧城内的唐城遗迹,说明即使到了盛唐时期,在地方城中置宫,其方位还沿袭旧制,选在所在城的西北隅,或是地方衙署所在地,因此,可以推知在西北隅设置衙署应当是地方城制。成都是大都督府所在地,其面积相当于16个坊,是唐代大型的州城。2、一般州府城一般州府城约占四个坊的面积,也有大小之别。大的周长6.5公里,小的周长4.5公里,平面都呈方形。城的四面各开一门,内以十字街道分割成四个坊。周长6.5公里的城址,坊的面积大于0.5平方公里;周长4.5公里的城址,坊的面积大约是0.5平方公里。现在的山西大同,北魏时期曾为都城,称为平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仍是北方重镇,六镇起义时遭到严重破坏,其后因为战乱而多有废置,直到唐开元二十年(732)重建云州,置下都督府。云州城在辽金时因设西京而未改形制,明代初年就土城砌筑砖石,实际范围也没有大的改变,至今仍为大同市区内的旧城部分。经过实测,大同旧城东西长1750米,南北宽1810米,平面基本呈方形。旧城主要街道是十字街,将全城划分为四个区,每区的面积比唐代0.5平方公里的标准坊要大。横街北面西部的区块在明清时期是府衙、总镇署所在地,应当是沿用了前代衙署的旧城。明初在横街北面东部的区内兴建了藩王府。横街以南的两个区内各置十字街道的情况非常清楚,其中东南部又由小十字街道分割成四个小区,还可以进一步在个别小区中看到设有更小的十字街道的情况。整个大同旧城发现了四层十字街道,因此可以推测这是唐代旧城的延续,即云州城遗留下来的街区痕迹。这个现象很重要,它明确地反映了唐代地方城市的规划布局也是采用大小十字街道的区划法。最小的十字街道分割成的小方块,可能就是当时城内的最小居住单位。另外,在一些州城中,由于皇帝的曾经巡幸或作为一时的避难之处,也模仿洛阳城的布局,在西北隅设置宫殿。如196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准格尔旗托克托西南的黄河南岸发现了俗称十二连城的隋唐胜州榆林城址。城址东西宽1165米,南北长1039米,周长4387米。城址西北隅设有子城,子城外东、南两面都有接近方形的坊的遗迹。隋书炀帝本纪下记载,大业三年(607)炀帝幸榆林城。元和郡县志卷四记载:“隋榆林宫在城内,大业二年置,因榆林郡为名,其年炀帝北狩,陈兵塞表以威北狄,因幸此宫。” 从遗迹上看,胜州榆林宫的位置,西北隅的子城应当是唯一的入选之处。隋以后,唐在胜州设置下都督府,子城大约就成了下都督府和州治所在。3、小型州府城和县城城址这种类型的城大约仅有一坊之地。今北京市的顺义县旧城,是唐开元四年(716)建置的顺州城,城址范围一直沿用到明清。顺州只有一个属县即怀柔县,所以顺州城实际上也就是怀柔县城。该城平面为方形,周长2公里,四门十字街道。一坊面积的城也是唐代县城的制度。如河北吴桥县旧城是唐代安陵县城,山西虞乡镇旧城是唐虞乡县城址,陕西临潼昭应县城,这些沿袭唐代县城旧址的城,后世虽然有所变动,但都保持了方形、周长2公里余、开四门、内置十字街道的基本布局。第一章 帝陵 隋唐帝王陵墓中,唐代十八陵及武则天母杨氏的顺陵具已进行过反复的调查,并发掘了昭陵、乾陵区内的一批陪葬墓。五代十国的陵墓如成都的前蜀王建墓、后蜀孟知祥墓、南京的南唐李弁墓和李景的墓、广州的南汉王刘晟墓和杭州的吴越王钱氏墓也都作了发掘。特别是在年,对唐僖宗靖陵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它是目前唯一发掘的唐代帝陵。第一节 隋代帝陵有隋一代(582618),先后有两位皇帝登基执政,即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隋书高祖本纪下记载,隋文帝杨坚于仁寿四年(604)秋七月死于仁寿宫,同年十月与皇后独孤氏合葬于太陵(也作泰陵),“同坟而异穴”。据扶风县志记载:“隋文帝泰陵,在县东南四十五里三峙原上,地九顷余,城垣遗址尚存,殿、庭、门、库久废,历代碑碚折,镌诸朝绅像犹有存者,今并亡矣。”据调查,泰陵位于陕西省扶风县东南的五泉乡王上村(今属杨陵区)旁。陵台位于陵园中部偏南,封土为陵,陵台现高27.4米,呈覆斗形,夯筑而成。顶部平坦,呈长方形,东西长48米,南北宽38米;底部现残存东西长166米,南北宽160米。陵垣大部分已毁,唯北面尚有残垣存在,残长约130米,最高处1.2米,最宽处5.5米,夯筑而成,夯层厚约1012厘米。经过钻探,陵垣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756米,南北宽652米,每面陵垣中部和四角都发现有大量的残砖断瓦,说明应当有门阙和阙楼之类的建筑。在陵的东南部0.5公里处有文帝祠庙,四周也有围墙,东西宽362米,南北长414米 罗西章:隋文帝陵、祠勘查记,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6期。隋炀帝是隋代第二位皇帝,其陵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北雷塘村。隋炀帝于大业十四年(618)被宇文化及弑于江都,当时由宫人草草埋葬在吴公台。一说江都太守陈稜求得其柩,略备仪卫,将其葬于江都县西吴公台下。唐平江南,改葬雷塘。雷塘又称雷坡,相传是吴王曾经在此修建钓鱼台。炀帝陵“陵土仅高七八尺,周二三里”,当地人称“皇墓墩”。第二节 唐代帝陵 有唐一代,历时约290年(618907),先后有21位皇帝登基执政。其中,唐昭宗李晔被朱全忠挟持到洛阳,死后埋葬在河南渑池县境内,其陵称为和陵。唐代最后一位皇帝唐哀帝李柷葬于山东荷泽,其陵称为温陵。其余19位皇帝的陵墓主要位于今陕西境内。由于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所以安葬在陕西境内的唐代帝陵共18座,俗称“唐十八陵”,主要分布在渭水北岸的三原、礼泉、乾县、富平、蒲城、泾阳诸县(分布图)。唐十八陵一览表墓主人(在位年)陵名地点葬年陪葬墓高祖李渊(618626)献陵三原县北20公里荆原唐朱村贞观九年(635)唐会要记25座、长安志记23座、乾隆三原县志记23座,调查现有67座。太宗李世民(627649)昭陵礼泉县东北22.5公里九嵕 山贞观十年(636)葬长孙皇后,贞观廿三年(649)葬唐太宗唐会要记155座、长安志记166座、乾隆礼泉县志记203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