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用信息技术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知识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读、写、算”的知识能力一样重要。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加了人们寻找信息的可能性,交互设备和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信息宝库。多年来,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注重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式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由于这种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书本上的都是经典,老师讲的必定正确,对书本都不能怀疑。”这就等于从基底上移走了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人材赖以孕育、滋生和成长的全部土壤,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就成了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教学的本质是不仅仅告诉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情景中主动地实践、体验、探索。因此,在教学中,改变学生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课中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应注意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索,引导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分析等,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传统的不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优化教学过程,符合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总趋势,也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迫切要求,网络资源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当学生独自去面对未来发展的时候,学生要学会什么?这个问题引起我们的思考。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运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教学改革的生长点。我们结合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搜集有关信息和资料,进行探讨、思考、猜想、分析,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得出结论,引发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二、研究实施过程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依据学校的特点,运用信息资源,指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研意识。领导班子成员共同讨论,依据我校实际,确立“以教育改革为基础,以教育科研为支点,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突破口,以名师带动名校为手段,全面创建21世纪的新型学校”的总体目标,我们将在教科研实践的基础上,尝试创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以及针对具体学科和年级的信息搜集、整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的学习模式。通过参加市级十五重点课题“运用信息技术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总体工作来看,我们坚持学校科研工作与学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并与市电教馆、教研室的工作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教研、科研紧密配合,才能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首先我们建立了学校教育科研档案并制定了教育科研工作计划,成立科研领导机制,做到科研活动有计划、有管理。我们结合学校的具体工作,主要作了如下几项工作:1、硬件求硬,走数字化校园之路自2003年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2个学生多媒体网络教室。网络教室配置40多台电脑,具有声音广播、屏幕广播、网上影院、语音对讲、电子抢答、远程遥控等功能。在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学校又投入近50万元建起了“千兆入校,百兆上桌”的宽带校园网,为每一位老师配备了电脑。开通了自己的校园网站。 校园网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初步实现了校园各部门、各个办公室的计算机连网,信息点数量达300个,我校校园网的建设已具备一定规模,目前能提供E-mail、WWW、网络办公、FTP、VOD等服务,并实行技术与管理结合的网络安全措。2004年我校被命名为“镇江市信息技术教育先进学校”,校园网连续2年被评为镇江市十大优秀校园网。“校园网已成为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成为镇外人对自己校园网的共同体验。优良的硬件环境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如今,我校已拥有2个网络教室、48个多媒体教室和1个课堂实录教室,实现了课堂多功能的信息化环境,奠定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为进一步发展数字化校园,今年内我校将在每个楼层配置电脑触摸屏,拓展网络资源的覆盖面,使信息真正的走入学生,另外,电子阅览室也将为学生和老师开放,为教师和学生网上冲浪提供了更大、更方便的空间。2004年我校成为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示范学校,通过卫星接收系统可分享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卫星接收系统和学校网络的连通,使学校实现了“天罗”“地网”的信息合一。2、潜件求发展,开展多种培训活动“世界越来越小,发展越来越快,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多年”。教育的发展更是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一方面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外出学习的机会,先后派教师参加课题组的系列培训并利用各种机会派教师外出学习参观。另一方面加强校本培训力度,在外派教师的培训汇报与交流基础上多次组织校内培训。参加此课题的研究,教师需要制作精美、生动、交互性强、容量大的教学软件,学校利用暑期组织课题组教师参加FLASH动画制作的培训,教师基本掌握了制作方法,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做好了准备。随着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教师运用技术的能力加强,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我们又下大力量先后几次外请专家和技术相关人员来校进行理论或信息技术实践、软件运用、网页制作培训。为巩固培训成果,我们还组织了教师信息技术“四个一”活动,即制作一个网络版课件、设计并制作一个网页、展示一项网络技能、撰写一篇关于网络应用的经验性论文,引导老师把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教学,为教育教学服务。3、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我们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在信息社会中,从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从而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最终走向成功。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个别化学习、协作式学习、进行虚拟教学,通过协商、会话、意义建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内容上,是多渠道的;在方法上,采用探究式、讨论式、自学引导式、交互式等,更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环境上更加宽松愉快。网络教室作为进行教育科研的主阵地。结合市区、校教学活动,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课题组的教师群策群力共同确立授课内容,通过共同讨论研究,确定教学设计方案,通过听课、评课,进一步修改教案,不断提高。(1)、信息技术课,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如利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把课内所学知识与学生课外所接触的事物紧密相连,因为课题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面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研究和探索中,体验生活,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老师通过日常的观察,发现学生再中午学生用餐“不爱惜粮食”这件事,引发联想,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作为学生进行研究性课题的切入点,选定课题。城镇学生不了解粮食的来历,因此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的生活,让他们谈经历谈感受等,同时通过访谈录、照片,图片等资料的收集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很多学生的父辈、都成长在农村,很多学生的祖辈至今还生活在农村,对农民的生活比较了解,便于学生调查。)(2)、信息技术与自然学科的整合网络环境下的自然探究学习,是基于多媒体局域网以及每个工作站可连接Internet的条件,教师根据学生探究学习过程特点,准备一定网络教学资源,学生在探究目标指导下,采用网页浏览、信息收集、资料整合、论坛交流等方式,与教师、计算机三者形成多维度互动的一种自主学习方式。以解镇英老师的地理课“地震”一课为例:学习主题:地震主题目标:能初步了解地震的现象及成因,知道一些预测地震及自我保护的方法。学生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学会协作,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渗透科学的自然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网站设计:为帮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地震的 探究学习,教师筛选组织了有关内容,通过局域网设计制作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平台“地震”的网站。 本课内容离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实际较远,而且又很难通过直接观察或实验的方法来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本教学采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把复杂的地壳运动,变得集中、具体和形象,向学生提供无穷无尽的学习机会和吸取知识的环境,全身心地置身于信息化时代。(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以马丽娜老师的数学课“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在几何知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化静为动,更能使学生清楚的观察图形的变化过程,从直观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的来胧去脉,从而迅速地理解有关知识,推导出公式或掌握其定理。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巩固。圆的画法是本课时教学难点之一,教师采用动手尝试法、课件展示相结合,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利用自制教学软件使学生弄清了两圆相交、相离、相切的位置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尝试精神。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学生创造探索与实践的机会,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通过与同伴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4)、政治课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关注学生,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会参与、多参与,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思想品德课第三册不懂怎么办为例,针对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容易犯“懒”,不求甚解,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探求的精神,通过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引导,教育学生多动脑筋思考,从小培养努力探求问题的精神,树立爱学习、认真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我在执教这一课时,特别关注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探究,在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开放性的选择教学方式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研究。教学中,教师选用了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的形式,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情境,学生喜爱,而且增强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根据学生学习需要进行教学,首先打破教材中几个栏目的顺序,制成网页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关于“不懂”的问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领悟“不懂怎么办”。并不断树立认真、主动学习的意识。4、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2006年3月,我们认真审视我们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并进行了客观分析与总结,找到了研究差距,确立了新的研究切入点,重组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信息资源,走近网络,发挥学生自主,把课题研究最终落到学生的主动发展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并在此基础上使课堂得到延伸,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根据我校自身教育教学实际,并参照其它先进典型学校相似课题好的经验,遵循科研的科学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在数学、信息技术、科学、语文等学科中进行试点,然后以点带面,逐步引入其它学科实施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成果:l 探究式学科教学模式l 任务设计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模式主题探究活动基本框架l 学习任务设计与数学课堂教学模式l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三、研究实施的主要实效(一)、教师方面1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变化。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新的突破。自我校开展课题研究以来,经过学习和改革实践,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所转变,教学中注意教法的改革和学法的指导。大部分教师认识到单纯的知识传授束缚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教学能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对教师来说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