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有效课堂教学的六大主要特征内容摘要:“有效教学”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评判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新标准,在对有效教学研究成果认识的基础上,笔者总结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六大主要特征,它们是:能合理设计并充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有适切的教学策略;学生处于最佳投入状态;具有畅通的师生沟通渠道;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方式;拥有优化的教学环境。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课堂教学;主要特征一有效课堂教学的含义及研究意义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对教学效果和效率最优化的追求。20世纪下半叶,作为教育科学化产物的有效教学演变成为一种明确的教育理念和自觉的教育实践。在我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深入,有效教学研究也受到了中小学教师的极大关注,本文尝试揭示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为课堂教学的实施和评价提供参考。有效教学指那些促使了学生持续地获得高水平学习的教学。衡量教学是否有效关键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学习和教学的满意程度,学生自我认识的改善程度以及保持这种学习的持久性。有效课堂教学作为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为有效教学做了限定,主要考察教师利用课堂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为促成学生最大限度地完成学习目标所进行的教学的总投入。在有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现有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最大可能地实现学习目标是教学的归宿。在这之中教师起着关键的桥梁作用,教师拥有怎样的教学理念,采用怎样的教学态度、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直接影响学习者学习的有效性。是否存在“有效教学”,这是教育界争论的一个话题,也是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的延续。事实上,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人们已经开始承认那些被称为艺术的教学是有科学规律可循的,并开始关注课堂中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上,英美学者们设计了有效教师和有效课堂教学的标准,并开发出一系列实际可行的挑选、培训、激励和评价有效教师的方法与策略,以此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可见,在国外,有效教学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功用价值。在我国,教学论体系长期以来一直沿袭原理阐述多,策略方法少的模式,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其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十分薄弱。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为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可资借鉴的科学的方法!策略!模式等,也为课堂教学的有效与无效的区分和评价提供具体的评判尺度。二有效课堂教学的六大主要特征决定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学生的学习成效,它将是我们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的重要依据。下面,笔者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生投入状态!师生关系!课堂管理和教学环境六个方面依次阐述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一)有效课堂教学应当合理设计并充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意图的一个清晰和明确的描述。在“学生中心说”和“生成性课堂”观念的影响下,预设教学目标的做法受到了质疑。有效教学的研究成果肯定了教学目标设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是有效教学的要素之一。加里鲍里奇在论述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时,其中之一就谈到了“任务导向”,即定制教学目标。在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中,研究者认为教学计划将影响学生的内容。因此,不是要不要设立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而是怎样设立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可以从以下五点来考察:(1)课堂教学目标是否与学年、学期、单元计划协调一致;(2)课堂教学目标是否适合教学内容和现有的教学资源;(3)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在教学中转换成了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目标,包括课堂教学目标是否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进行设计,是否考虑了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能力,目标是否落在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4)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能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和学生的实际表现体现出一定的弹性,有学者认为这是课堂互动阶段的制定教学计划;(5)课堂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了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尤其是终身学习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研究并未肯定在所有的课堂教学中都应当向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但表明,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可以促进他们进行一些组织松散,结构性较弱的活动,如进行演讲、研究计划等还表明,在系统的直接讲授的课堂中,教师清晰而简要地告知学生教学的目标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教学目标应当简明,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加涅认为一堂课中,如果给学生提供了多个目标,还应使学生明了目标之间的关系。此外,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强调让学生参与提出学习目标并选择达到目标的方法与途径。有效课堂教学首先要考察课堂教学目标的合理有效性,然后再考察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教师花费多长的教学时间达到了这些目标,效率如何总之,能否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充分地达成应当是衡量有效课堂教学的首要标准。(二)有效课堂教学应选择适切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策略是一堂课中所有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课堂教学方法种类很多,每一种方法都具有其适用的有效范围,它的选择受制于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特征以及教学环境等,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但是一定不能违背适切性的原则。国外的有效教学研究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他们研究的微观化,对于教学方法,除了考察诸如合作学习、发现学习、直接讲授和个别化教学等模式在不同情境中的有效性外,他们还仔细地考察了每一种模式之下的讲述、提问、讨论、反馈、练习、复习、课堂自评等教学方法的使用细则。这一系列的研究以加涅的学习与教学理论为代表,近几十年又有许多研究者的教学策略专著问世,例如:艾伦C奥斯丁所著的有效教学策略一书列举了教学策略有11种之多;又如坎贝尔则在其书中为教师和学生总结出101条已被证明是成功的教与学的策略。这种对课堂教学的近似科学的、条分缕析式的研究,其结果是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法则。要保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还要注意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取长补短,任何一种方法都有使用的局限性,需要其他方法加以补充,此外,一种方法的大量而长时间的使用,也会造成学生的乏味与疲劳。我们在一堂课中方法选择!搭配可能受多种教学模式的理念影响,那么,是否合理搭配了教学方法使之成为巧妙的教学策略也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尺度之一。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之下,往往还要考察不同教学策略的时效性,即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何者花费的时间更省!重复率少,且能保证学生学习不疲劳,没有吃力感。同时,教师合理地使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也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三)有效课堂教学应使学生处于最佳投入状态课堂中学生的投入状态指学生自觉学习的程度,它主要包括学生学习的意向与实际参与学习的程度。学习的意向又包括开始学习的动机与继续学习的愿望。一般说来,主动投入学习的效果优于被动投入;实际参与学习的程度指学生参与学习的水平与实际掌握的程度;深层参与学习的效果优于表层参与。目前,研究者普遍将是否引发了学生主动的学习行为以及学生学习的实效作为评价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国内的学者有实验研究揭示: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并进行讨论的课堂教学其效果优于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被动参与学习状态。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必须做到:(1)引发学习者情感体验,激发合理适度的学习动机;(2)让学习者明确学习的目标;(3)给予学生一定的决策权,包括目标的制定!学习方式的选择!课堂管理的方式等;(4)提出富有挑战的任务,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与积极行为;(5)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激发并保护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课堂教学结束后又能保持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愿望。深层参与学习包括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了积极的思维过程,即进行了知识的综合、分析、比较、归类、抽象、概括,产生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了相应的知识体系,学会在其他情境中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还包括学习者能够对思考策略、学习策略进行总结与反思、能够对自我学习与合作学习进行监控与评价等。美国圣地亚哥郡教师评价指南中要求评价者听课时要注意的事项中就包含:(1)学生是否投入学习活动,如参与讨论!做演讲!参与小组活动等。(2)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有创造性,教师是否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如学生互评,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分析!比较!归类等技巧。当然,实施深度参与在教学上会相对费时,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来进行有效教学。例如:对于一些简单明了的知识,采用教师直接讲解是最有效的方法;对于一些低学习水平的学生,采用直接教育也优于发现学习和独立学习。(四)有效课堂教学具有畅通的师生沟通渠道课堂中师生沟通渠道的畅通,主要指为有效促进教学的进程,达成教学目的,师生借助口头语言或其他传递方式进行教学信息传递的自由性与通畅性。有效的沟通是围绕教学目的的!多向的、可接受的!建设性的和可持续的沟通。从人的因素看,教师与学生同为课堂沟通的主体,因此都应当具有沟通的主动意识,教师应当充满教学热情,富有表达技能与倾听、反馈技巧,能进行有效的教学铺垫、启发、反馈、评价;学生应当具有思考的主动性!发现问题的敏锐力!对他人言语的批判力以及对自我学习效果的反省力,从而实现对教师教学的即时!明确的!合理的回应。从物的因素上看,应当采用多种媒介,实施多种沟通方式,包括应用现代化的沟通设备以达到沟通的便捷!快速!灵活和个性化,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随着现代化技术手段的逐步提高,技术将会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沟通。此外,在国外课堂教学评价中,很重视课堂公平、相互尊重的文化氛围的创设,“在这种文化中师生关系和谐,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给学生积极的反馈,学生敢于提出冒险性的问题。当学生提出荒唐问题时,不会感到被嘲笑;学生参与自评和反思并有明显的师生交流。除了对课堂氛围的注重外,国外的研究者还细致地研究了教师进行“互动式指导”所需的提问技巧、候答技巧、引导技巧强化技巧等,为教师实施互动教学提供了详细的建议。在课堂对话中,尤其要注意来自学生的声音,我们已经认可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却很少仔细倾听学生的感受!困难和建议只有进行了有效的师生沟通,才能实现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才能有效地推动教学反思,并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还有学者认为:只有当学习者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亲历过程和所获得的结果的时候,我们才能考察到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此要重视学生亲历知识发现的过程,并重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自我表达。(五)有效课堂教学应当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方式与技巧良好的课堂管理指教师能紧凑而富有节奏的安排学生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不必要的课堂干扰,维持课堂秩序,保证课堂进程的时效性。它包括预防性的管理与应对性的管理。预防性的管理包括:教师在接手新班级时与学生共同制定的班级规则与惯例,养成学生对规则惯例的良好适应性与自觉服从的意识;也包括在每一堂课之前教师对课堂干扰的预见与预防,例如:课前的准备(去除不必要的干扰物,准备好课堂用具等);设计吸引学生注意!防止学生分心的方法手段;设计不同性质教学任务并进行教学方法的适当转换,防止学生疲劳;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预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反应并制定对策等。应对性的课堂管理是指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课堂意外实施干预,从而保证教学进程的管理。良好的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辅助,实施课堂管理的时间要简短而有效,尽可能做到无声管理,不干扰教学进程,它对教师的经验及技巧要求较高。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够善于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使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得以自律;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施教中能一心多用,富有教学敏感,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有效应对。国外对有效课堂管理的研究也比较多,翻译的专著近年也有不少,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自主课堂全面课堂管理健康课堂管理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课堂管理技巧等,它们从多种角度探讨有效课堂管理的特征及方法,也充分说明课堂管理的方式与技巧是可以学习提高的。同时,中外的研究表现出课堂管理这样的一个发展趋势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