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1页
第2页 / 共81页
第3页 / 共81页
第4页 / 共81页
第5页 / 共81页
第6页 / 共81页
第7页 / 共81页
第8页 / 共81页
第9页 / 共81页
第1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原油田常用泥浆材料简明手册中原油田技术监测中心二0一一年二月目 录 第一部分 钻井液基础知识第一章 粘土胶体化学基础11.1.1粘土矿物的基本构造单元11.1.2高岭石21.1.3叶腊石、蒙脱石、伊利石21.1.4粘土水界面双电层61.1.5粘土的水化作用81.1.6粘土水悬浮体的稳定性101.1.7凝胶12第二章 钻井液的性能131.2.1钻井液密度131.2.2钻井液的流变性141.2.3钻井液的滤失性171.2.4钻井液的润滑性能201.2.5钻井液的PH值与碱度231.2.6钻井液的抑制性25第三章 泥浆处理剂及其作用原理261.3.1无机处理剂261.3.2有机降粘剂281.3.3有机降失水剂311.3.4增粘剂361.3.5油层保护剂361.3.6表面活性剂37第四章 常用的钻井液体系421.4.1分散性钻井液421.4.2无机盐抑制性钻井液461.4.3聚合物钻井液体系51第五章 完井洗井液及腐蚀571.5.1钻井液对油气层的不良影响571.5.2钻开油气层的洗井液581.5.3封闭液59第六章 高温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611.6.1高温水基泥浆的主要特点621.6.2高温对泥浆中粘土的作用651.6.3高温对处理剂及其作用效能的影响70 第二部分 常用泥浆材料介绍第一章 膨润土类一 、组成二 、分类三 、作用及用途四 、影响膨润土性能的因素五 、简单测试第二章 加重材料 一、重晶石粉 二、第三章 无机盐类一 、碳酸钠二 、氢氧化钠三 、氢氧化钾KOH四 、氯化钾KCl五 、硅酸钠(Na2SiO3或Na2OmSiO2)六 、硅酸钾(K2SiO3)七 、氯化钠(NaCl)八 、氯化钙CaCl2九 、氢氧化钙Ca(OH)2十 、生石灰CaO十一 、石膏CaSO4十二 、重铬酸钠Na2CrO7.10H2O十三 、正电胶MMH第四章 发泡剂 消泡剂一 、发泡剂二 、消泡剂第五章 解卡剂一 、粉状解卡剂AD二 、液体解卡剂CN-1第六章 水泥外加剂一 、水泥速凝剂二 、水泥缓凝剂第七章 润滑剂一 、十二烷基磺酸钠二 、皂化油三 、石墨四 、塑料小球五 、bk液体润滑剂第八章 杀菌剂一 、Bd杀菌剂第九章 堵漏剂一 、瞬间堵漏剂二 、高粘堵漏剂三 、膨胀堵漏王四 、单向膨胀封闭剂五 、海带粉六 、核桃皮七 、云母片八 、石棉九 、锯末十 、混合堵漏剂第十章 絮凝剂 包被剂一 、聚丙烯酰胺二 、聚丙烯酸钾三 、PAC141四 、80A-51五 、FA367六 、润滑絮凝剂第十一章 增粘降滤失剂一 、羧甲基纤维素钠NaCMC二 、聚阴离子纤维素PAC三 、羟乙基纤维素HEC四 、羧甲基淀粉CMS五 、羟丙基淀粉HPS六 、抗温淀粉DFD140七 、黄原胶XC八 、羟丙基瓜尔胶HPC第十二章 降粘降失水剂一 、铁铬木质素磺酸盐FCLS二 、磺化单宁SMT三 、磺化栲胶SMK四 、磺化沥青粉SAS五 、磺化褐煤树脂SPNH六 、磺化酚醛树脂SMP七 、磺化褐煤SMC八 、腐植酸钾KHm九 、阳离子褐煤PMC十 、无荧光润滑防塌剂十一 、水解聚丙烯腈胺盐NH4PAN十二 、水解聚丙烯腈钠盐Na-PAN第十三章 复合材料一 、广谱护壁剂二 、高粘防塌剂三 、三磺聚合物钻井液完井液化学是研究钻井液及完井液的配制、组成、性能、维护以及相关化学反应的学科,涉及到粘土矿物学、表面化学、高分子材料、石油工程等相关学科,它是一门涉及多个领域的边缘科学、实验科学、工程科学。钻井液是指油气钻井过程中以其多种功能满足钻井工作需要的各种循环流体的总称。钻井液又称为钻井泥浆,或简称泥浆。钻井液的循环是通过泥浆泵来完成的。从泥浆泵排出的高压钻井液通过地面高压管汇、立管、水龙带、水龙头、方钻杆、钻杆、钻挺到钻头,从钻头喷嘴喷出,以清洗井底并携带岩屑,然后再沿着钻杆与井壁(或套管)形成的环形空间向上流动,在达到地面后经排出管线流入泥浆池,经各种固控设备进行处理后返回上水池,最后进入泥浆泵循环使用。钻井液的种类很多,分类也很复杂,通常把钻井液分为水基泥浆和油基泥浆两大类。水基泥浆是由膨润土、水(或盐水)、各种处理剂、加重材料以及钻屑所组成的多分散体系;油基钻井液是以水滴为分散相,油为连续相,并添加适量乳化剂、润湿剂、亲油的固体颗粒(有机土、氧化沥青等)、石灰和加重材料等形成的乳状液体系。钻井液工艺技术是油气钻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钻井难度的逐渐增大,该项技术在确保安全、优质、快速钻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钻井液最基本的功能有以下几点:(1)携带和悬浮岩屑。 钻井液首要和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过其本身的循环,将井底被钻头破碎的岩屑携带至地面,以保持井眼清洁,使起下钻畅通无阻,并保证钻头在井底始终接触和破碎新地层,不造成重复切削,保持安全快速钻井。在接单根、起下钻或因故停止循环时,钻井液中的固相颗粒不会很快下沉,防止沉砂卡钻等情况的发生。(2)稳定井壁和平衡地层压力。井壁稳定、井眼规则是实现安全、优质、快速钻井的基本条件。性能良好的钻井液应能借助于液相的滤失作用,在井壁上形成一层薄而韧的泥饼,以稳固已钻开的地层并阻止液相侵入地层,减弱泥页岩水化膨胀和分散的程度。与此同时,在钻井过程中需要不断调节钻井液密度,使液柱压力能够平衡地层压力,从而防止井塌和井喷等井下负责情况的发生。(3)冷却和润滑钻头、钻具。在钻井过程中钻头一直在高温下旋转并破碎岩层,产生很多热量,同时钻具也不断地与井壁摩擦而产生热量。正是通过钻井液不断的循环作用,将这些热量及时吸收,然后带到地面释放到大气中,从而起到冷却钻头、钻具,延长其使用寿命。由于钻井液的存在,使钻头和钻具均在液体中旋转,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摩擦阻力,起到了很好的润滑作用。(4)传递水动力。钻井液在钻头喷嘴处以极高的流速冲击井底,从而提高了钻井速度和破岩效率。高压喷射钻井正是利用这一原理,使钻井液所形成的高压射流对井底产生强大的冲击力,从而显著提高了钻速。使用涡轮钻具钻进时,钻井液由钻杆内以较高流速流经涡轮叶片,使涡轮旋转并带动钻头破碎岩石。为了防止和尽可能减少对油气层的损害,现代钻井技术还要求钻井液必须与所钻遇的油气层相配伍,满足保护油气层的要求;为了满足地质上的要求,所使用的钻井液必须有利于地层测试,不影响对地层的评价;此外,钻井液还应该对钻井人员及环境不发生伤害和污染,对井下工具及地面装备不腐蚀或尽可能减轻腐蚀。第一章 粘土胶体化学基础粘土作为最基本的配浆材料,其晶体结构和性质对钻井液的性能有十分重要影响;地层中含有大量粘土,井壁稳定、油气层保护均与地层中的粘土矿物类型和特性密切相关。粘土主要由细粒状的具有晶体结构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颗粒聚集体。化学分析表明,粘土中主要含氧化硅、氧化铝、水、少量铁、钾、钠、钙、镁、铝。粘土矿物的化学成分是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组成上看,粘土中含有三类矿物:(1)粘土矿物:具有晶体结构,颗粒细,决定粘土的性质。如蒙脱石、高昂岭石;(2)胶体矿物:具有非晶体结构,如蛋白质、氢氧化铝(铁),含量少;(3)非粘土矿物:如长石、云母、石英,具有晶体结构、颗粒粗。1.粘土矿物的基本构造单元1.1.硅氧四面体及四面体片四面体:由一个硅原子和4个氧原子组成,硅位于正四面体中心(见图1-1)。由多个硅氧四面体在a、b两方向上有序排列组成四面体片。四面体片有如下特点: (1)共有三个层面:两层氧原子和一层硅原子,上下两层氧原子均形成六角环(空心);(2)在a、b两方向上无限延续。1.1.1.2铝氧八面体和八面体片 铝氧八面体:由一个铝和六个氧或氢氧原子团组成,铝位于正八面体中心,氧或氢氧原子团位于六个顶角。(见图1-2)。由多个铝氧八面体在a、b两方向上有序排列组成八面体片。八面体片特点:(1)在a、b二维方向上无限延伸;(2)共有三个层面,铝原子层位于中间;上下两个层面组成六角形(实心)。图1-1 硅氧四面体图1-2 铝氧八面体1.3层状粘土矿物及分类四面体片和八面体片对称性相似(都是六角对称的),六角环大小相等,他们可以共用顶角氧原子而连接起来,组成层状粘土矿物的晶层,晶层在C轴方向上的有序排列就构成层状粘土矿物。根据四面体片和八面体片的数量可把层状粘土矿物分为:(1)1:1型:一片四面体片和一片八面体片通过共用顶角氧形成晶层,如高岭石。(2)2:1型:两片四面体片和一片八面体片形成晶层,如叶腊石、蒙脱石。(3)2:1:1型:2:1型晶层再结合一片水镁石片(三八面体)形成晶层,如绿泥石。1.2高岭石 高岭石是1:1型的层状粘土矿物,其晶体构造见图1-3。晶层面一层是氧,另一层是氢氧原子团。所谓晶层是指在轴方向上能重复再现的最小单位,而把晶层内重复再现的最小单位成为单位晶胞,图1-3 就是高岭石的单位晶胞示意图,其面积为5.158.92。 图1-3高岭石晶体结构示意图C轴间距:晶层中某一晶面与相邻晶层的对应晶面间的距离,单位为。高岭石的片状结构中,一面为OH,另一面为O,晶层之间能形成氢键,故晶层间联接力有氢键力和范德华力,晶层间联接力强,水分子不能进入晶层间。从高岭石的单位晶胞来看,高岭石是电中性。1.3叶腊石、蒙脱石、伊利石1.1.3.1叶腊石 叶腊石是2:1型层状粘土矿物,单位晶胞见图1-4。叶腊石是2:1型层状粘土矿物的原状矿物,是电中性的。其中的八面体片为二八面体片,若换成三八面体片,则变为滑石的结构。叶腊石晶层的上下两个晶面全是氧原子,晶层间联接力仅有范氏引力,晶层间联接力弱,水分子能进入晶层之间。图1-4 叶蜡石的晶体结构1.1.3.2蒙脱石、伊利石(1)共同点蒙脱石、伊利石都是2:1型层状粘土矿物。晶层中均存在晶格取代。晶格取代:占据晶格点阵位置的原子或离子被其他原子或离子取代而晶格点阵保持不变的现象。例:八面体中部分Al3+被Mg2+取代,四面体中部分Si4+被Al3+取代。(2)区别晶格取代的位置及程度不同。 蒙脱石晶格取代主要发生于八面体片中,Al3+被Mg2+取代;伊利石晶格取代主要发生于四面体片中,Sl4+被Al3+取代;伊利石晶格取代程度较蒙脱石强,多11.5倍。补偿阳离子不同。由于晶格取代的存在,使晶层表面带负电,为维持电中性,在晶层表面吸附有阳离子,这些阳离子称为补偿阳离子。蒙脱石的补偿阳离子大多是Na+、Ca2+,有时是K+、Li+;伊利石的补偿阳离子全是K+。晶层间联接力不同蒙脱石晶层间联接力是范氏引力,很弱,水分子易进入晶层之间;而伊利石晶层间联接力是范氏引力和K+嵌力。K+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