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九课 理想的风筝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月 日备课人:哈丽旦第一课时: 初学课文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染、膝、咽、晰”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尽情、衬出、截、慷慨陈词、屈辱、脱手、稚气、依旧”。了解这些常用词语的用法。2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逐步积累学习经验,丰富学习手段。3在课文学习和真实交际中,扩展听说读写和语言交际能力。特别是读写能力。 二.德育目标:思考古今中外身残志坚、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人物的典型事例,理解文中记述的主人公刘老师“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热爱与追求”的精神,引导学生从小培养成尊重和关爱残疾人,不怕困难和挫折,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刘老师在课堂讲课与在课下放风筝有什么关系?,.2通过课文学习掌握常用词语:纯朴、自豪、强壮、仰望、强烈、跳跃、忠厚、苏醒、盘旋、气喘吁吁、顽强、截、启发、依旧、追求、舒展、屈辱。3通过课文学习掌握常用句型:不却假如便(就)一边一边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精神文明的设计者和创造者,是精神花园里的一个园丁,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事业教师为了培养祖国的花朵,国家的希望,新世纪的接班人,奉献自己的一切2.通过对话,回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记叙文有六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并让他们领悟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初学课文导入导入一: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导入二:我国举行了残奥会,看完残奥会后你感受到了什么?二、初读课文1.方法和任务:初读课文、小组内解决疑难字词句并讨论交流初读感受。结合以前学过的词语,学习新词语,了解汉字的多义现象和基本用法。1.蜈蚣(名):节肢动物,身体长而扁,头部金黄色,背部暗绿色,腹部黄褐色,头部有鞭状触角,躯干由许多环节构成,每一个环节有一对足。第一对足呈钩状,有毒腺,能分泌毒液。吃小昆虫。可入药。 2.纯朴(形):诚实朴素: 如:外貌; 民情 。 3.板书(名):在黑板上写的字: 如:工整的。动:在黑板上写字:如:需要。4.述说(动):陈述说明: 如:生事。5.翩翩起舞(组):翩翩: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物飞舞。6.戏耍(动):玩耍。 如:一群孩子在院子里。 7.衬(动):陪衬;衬托。 8.屈辱(名):受到的压迫和侮辱。 9.哽咽(动):哭是不能痛快地出生。10.当众(副):当着大家的面。11.云霄(名):极高的天空。12.时常(副):经常。多用于书面语。13.截(动、量):动:切断;割断(长条形的东西)。如: 成两段。量:段。一木头;一铅笔;一电线;半话;半路;开截会。14.尽情(副):尽量由着自己的感情,不加拘束。如: 歌唱; 欢笑; 地玩。15.自然(动):表示理所当然。如: 会有进步; 比她小。布置作业。1.检查学生随堂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的情况。一.给带点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1. B 2. A 3. B 4.C 二.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1.我们想尽情地去画一场旱冰。 (尽情)2.因为老师当众批评了他。 (当众)3.我们时常到图书馆去看书。 (时常)4.工人们把那些木头截成了两截,然后装上货车运走了。 (截) 5.我是老队员了,自然要参加。 (自然)6.老师这样做是便于跟学生们的家长联系。(便于)7.这本小说讲的是一位六十年代的青年为了追求理想自愿到边疆工作的故事。(追求)2.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板书设计:用以下重点词造句并把好句板书在黑板上。纯朴 述说 戏耍 时常 截 尽情 自然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并能模仿课文中“倘若,一定”“使” “自然,然而”等句式造句。2.能以较快的语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基本内容。二.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从小培养成尊重和关爱残疾人,不怕困难和挫折,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2.教学难点。课文中理解并能够模仿“倘若,一定”“使” “自然,然而”等句式造句。教学过程。1.课文学习的导入。 这是一位残疾的老师,但他用仅有的一条腿在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这是一位对生活充满了爱的老师,他用自己的言行感染着周围的人们。身残志坚,不向命运屈服。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看看刘老师哪些方面会让你们感动。2.课文学习。1.请学生在小组内采取分段阅读(小声读或默读),要求学生边读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画出来或摘抄下来。:预设问题:(1) 春天到了,自然世有那些变化?(2)请说一说刘老师的特点?(3)为什么说“我”后来考入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4)课文的重点部分写的什么内容?(刘老师讲课和课下放风筝这两件事。)(5)放风筝是,刘老师为什么故意撒脱手?(6)“我”为什么相信刘老师不会躺在床上?2.采取小组之间竞争提问的方式,请同学读后说一说,课文是按什么方法叙述这个故事的?3.安排学生在组内轮流读各段课文,要求读的正确、流利。在课本上做段落划分记号,边划分段落,边进行练习。3各小组汇报,主要的收获和未解决的问题。在大班里解决课文中的疑难点。教学提示: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学生先讲体会,不在乎语言的正确与否,不必求全,有多少说多少。三、朗读课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进行领读、抽读、齐读)四、复述课文1方法和任务:要求学生能够复述课文主要情节,先在小组内复述,然后小组再推选代表在全班复述。2复述要点:每逢春天的时候作者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的刘老师刘老师的左腿从膝盖以下全部被截去刘老师的课讲得极好-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和同学们一起放风他亲手制作的风筝这情景使作者深深感动虽然刘老师是一个年过五十的残疾的老师但作者相信他永远不会躺在床上五、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六、布置课外作业:(1)进一步熟读课文,达到能完整复述。(2)要求学生熟读课文,联系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实际,围绕“亲情、尊老爱幼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进行思考。第三课时: 深学课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阅读课文的技巧和方法,能抓住关键词语,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初步具备概括的能力,能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演讲稿在内容侧重上的安排。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由春天和风筝做引子,进而回忆起自己的老师。文中通过记述几件关于刘老师的平凡而又感人的事例,给读者展示了一个笑对人生、不惧命运的磨难,热爱生命和生活的人物形象。最后发出感慨:“一个年过半百的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注意体会这种写作方法。2.教学难点。能够概括段意,准确地把握课文的结构。教学过程。(一)学习课文内容,导入。提问的方式。如:作者为什么写春天和风筝?“生命之歌“和”心儿飞上云端“在这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情?从外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作者是怎样描述刘老师这个人物形象的?二)记叙文六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三)以上的问题分配给各小组自主合作完成。:细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每逢春天的时候我想起谁? 2刘老师教我什么课?3.刘老师有那些特点?4.请说一下刘老师上课的特点? 5是什么引起了学生们激动的心跳?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1故事的六个要素 时间:春天 地点:教室,操场 人物:作者,刘老师 起因:放风筝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刘老师 经过:我想起旧老师讲课的样子和每年春天和刘老师一起 放风筝的情景 结果:虽然刘老师是一个年过五十的残疾的老师但我相信他永远不会躺在床上2理出本文的线索 刘老师: 想起刘老师刘老师的左腿从膝盖以下全部被截去的他的课讲的很好,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放风筝我相信刘老师永远不会躺在床上四、作业安排。1.检查学生随堂完成课后练习三、四题的情况。三.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1. D 2. D 3.C 4.D 5.B、 6.A 7.D四.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春天到了,万物有哪些变化?柳枝染上了嫩绿,喇叭花向着长天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风中戏耍。2.刘老师有什么特点?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盖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的油亮的圆木杖支撑着。3.为什么说刘老师的每一次旋转,都会引起同学们一次激动的心跳?因为他是一个年过半百的残疾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4.为什么说“我”后来考入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因为刘老师历史课讲得极好,他讲课带着感情讲,常常是学生激动得流泪。5.刘老师在课堂上是怎样提问的?他喜欢当众提问自己的学生,让学生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学生回答得好,他便静静地听,仿佛在欣赏美妙的乐曲。听完后,他大声说:“好,五分!”然后再记分册上记下。若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他细声地说:“别紧张,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还不住地点头,好像每一次点头都给学生注入了一次启发。6.刘老师是怎样放风筝的?她的腿不便于奔跑,但他都要放风筝,享受这一快乐。他手拿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举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让风筝展开翅膀,直窜云霄。7.“我”为什么觉得刘老师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因为“我”看到他放风筝时的脸上充满了喜悦,充满了孩子般的喜气。8.刘老师放风筝时为什么撒脱手? 因为有成群的孩子来看他放风筝,他为了逗孩子们欢笑。3.预习课文二。板书设计:1.春天到了,万物有哪些变化?2.刘老师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说刘老师的每一次旋转,都会引起同学们一次激动的心跳?4.为什么说“我”后来考入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5.刘老师在课堂上是怎样提问的?6.刘老师是怎样放风筝的?7.“我”为什么觉得刘老师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8.刘老师放风筝时为什么撒脱手?课后反思:第四、五课时 课文二 风中踏青一、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扫除课文中的生字、词语障碍,积累和拓展词汇量。能较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本理解和掌握课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