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怀才不遇的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喟叹“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仕途坎坷的孟浩然登上岘山哀吟“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忧国忧民的杜甫登上岳阳楼泪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精忠报国的岳飞登楼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成空的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悲歌“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登高生愁、登高感忧已成为一种传统文化模式,或是壮士悲歌,或是文士不遇,或是游子思乡,或是思妇怀人。,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题目,登临地点,怀古之作,怀古诗(词):通过今昔对比,怀古抒情或借古讽今。,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诵读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英雄无觅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寻常巷陌 金戈铁马 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 可堪回首,(英雄业绩),(精锐部队),(草率),(落得),(不堪 哪堪),解释下列词语,(普通),(寻找),词人登上京口北固亭,都想到了哪些古人古事,有何用意?,探究:,上阕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共同点:都在京口起步,都抗击北方敌军。 用意:寄寓抗敌报国的心愿,讽刺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用典一:孙权,用典二:刘裕,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用典三:刘义隆,下阕,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谋划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用典三:刘义隆,用意,此三句词人总结了历史上轻敌误国的教训,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仓促北伐、一败涂地的史实,告诫韩侂胄不可草率用兵,反映了词人正确的战略思想。(后韩果兵败被诛),下阕,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用意,词作由前面的怀古转而伤今。词人站在北固亭上北顾中原,回忆起43年前出生入死,突骑渡江南来效命的往事,不胜叹惋!而在金占区的瓜步山上,百姓正在异族皇帝佛狸祠前迎神赛会,热闹非凡,一片平和景象!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模糊,更添词人之悲叹。,用典四:佛狸祠,叹朝廷无能 悲百姓松懈,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五:廉颇,借廉颇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老而弥坚、抗敌之志不衰的报国之情和老大无成、壮志难酬的愤慨。爱国之情,忠义之气,溢于言表!,登上京口北固亭,词人都想到了都想到了哪些古人古事,有何用意?,孙仲谋,刘 裕,舞榭歌台 风流业绩,元嘉草草 仓皇北顾,刘义隆,拓跋焘,金戈铁马 万里如虎,佛狸祠下 神鸦社鼓,廉 颇,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景仰之情),(赞叹之情),(警告当局),(怒斥偏安),(壮志未已),借 古 讽 今,上 片,下片,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