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16-2017学年度?学校4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五;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已知,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BCD2方程表示双曲线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ABCD3函数的图象是( )ABCD4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满足,若,点为直线外一点,则ABCD5若非零向量,满足,则与的夹角为ABCD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全书收集了246个问题及解法,其中一个问题为“现在一根据九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四节容积之和为3升,下面三节的容积之和为4升,求中间两节的容积各为多少?”则该问题中第2节,第3节,第8节竹子的容积之和为()A升B升C升D升7在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若输入的,则输出的结果为( )A9B8C7D68为了竖一块广告牌,要制造三角形支架,如图,要求,的长度大于1米,且比长0.5米,为了稳固广告牌,要求越短越好,则最短为()A米B米C米D米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题型注释)9已知,那么向量与向量的关系是_.10已知,则=11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数列的公差为_12(2013浙江)设z=kx+y,其中实数x,y满足,若z的最大值为12,则实数k=_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题型注释)13已知向量,向量,则的最大值.14已知向量,且,分别为的三边所对的角()求角的大小;()若,成等比数列,且,求边c的值15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对任意,都有.(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参考答案1A2A3D4A5B6A7C8D9.,或10()11412213414(1) ;(2)c=6.15(1);(2).【解析】1因为,所以,且,解得,故选A2由题意知,则C,D均不正确,而B为充要条件,不合题意,故选A.3令可得,又,即函数偶函数,且经过点,故答案A,B,C都不正确,应选答案D。4,即,又, .5由,即,所以由向量的夹角公式可得,又,所以,故选B.6设最上面一节的容积为,依次可知,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解得:,解得:,所以升,故选A.7第一次循环:;第二次循环:;第三次循环:,第四次循环:,第五次循环:,第六次循环:,结束循环,输出,选C.8由题意设米,米,依题设米,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即,化简并整理得:,即,因,故(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此时取最小值,应选答案D。9因为,所以,所以,故答案为或.10试题分析:设考点:换元法求解析式11设数列的公差为.由,计算得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4.12可行域如图:由得:A(4,4),同样地,得B(0,2),当k时,目标函数z=kx+y在x=4,y=4时取最大值,即直线z=kx+y在y轴上的截距z最大,此时,12=4k+4,故k=2当k时,目标函数z=kx+y在x=0,y=2时取最大值,即直线z=kx+y在y轴上的截距z最大,此时,12=0k+2,故k不存在综上,k=2故答案为:213试题分析:思路1:根据,的坐标,求出,则模长有关系:转化成关于的三角函数即可求出最值;思路2:将向量平移,使它们的起点与原点重合,则表示终点间距离.因为,所以的终点是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的动点,的终点是该圆上的一个定点,由圆的知识可知,的最大值为直径的长为4.试题解析:思路1:,.又,最大值为8,的最大值为16,的最大值为4.思路2:将向量平移,使它们的起点与原点重合,则表示终点间距离.,所以的终点是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的动点,的终点是该圆上的一个定点,由圆的知识可知,的最大值为直径的长为4.14试题分析:()直接将坐标化,化简整理即可求出;()由,成等差数列及正弦定理得,再由余弦定理得,由,可得的关系,解方程组可求的试题解析:() ,即,又为三角形的内角, .() ,B成等比数列,, , 又,即,,故,.15试题分析:(1)解法1是在的条件下,由得到,将两式相减得,经化简得,从而得出数列为等差数列,然后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解法2是利用代入递推式得到,经过化简得到,在两边同时除以得到,从而得到数列为等差数列,先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而求出的表达式,然后利用与之间的关系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2)解法1是在(1)的前提下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利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和;解法2是利用导数以及函数和的导数运算法则,将数列的前项和视为函数列的前项和在处的导数值,从而求出.试题解析:(1)解法1:当时,两式相减得,即,得.当时,即.数列是以为首项,公差为的等差数列.解法2:由,得,整理得,两边同除以得,.数列是以为首项,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当时,.又适合上式,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解法1:由(1)得.,.,得.解法2:由(1)得.,.,由,两边对取导数得,.令,得.考点:1.定义法求通项;2.错位相减法求和;3.逐项求导试卷第11页,共11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