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奇台四小迎接自治区德育工作和依法治校示范校复验汇 报中国五都 新疆奇台,教育历史源远流长,教育文化积淀深厚。古丝绸北道重镇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文化背景,造就了奇台教育百年的辉煌。奇台县第四小学,承古城千年文化传统,扬奇台先进教育旗帜。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几十年玉汝于成;为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新世纪与时俱进。奇台四小,现已成为奇台文化的一个亮点,奇台教育的一个品牌。一、学校基本概况奇台四小地处县城繁华地段东关街90号,创建于1962年,由县教育局直管。奇台四小有史以来就是一所民汉合校。近年随着教育改革和学校布局调整实现了“双语”教学和民汉学生混合编班,现有教学班33个,其中“双语”班3个,学生1888人,其中民族学生321人,汉族学生1567人,教职工106人,其中民语教师15人,党员35人。其中本科学历37人,大专学历60人,中专学历9人;职称小学高级讲师18 人,小教高级教师74人,小教一级教师13人,工人1人。是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教师队伍。 学校占地面积 17654平方米,建筑面积5219平方米。今年新建5263平方米综合教学楼一栋。有“育心楼”、“育真楼”和“育美楼”三幢教学楼, 有200米环行塑胶跑道标准草坪田径场一块,有微机室2个,多媒体教室10个,实验室、仪器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少先大队活动室各一个,图书室各种图书 45941 册。学校建立了校园网,教育教学各类设备基本齐全,各种教学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学校硬件建设发挥了积极高效的作用,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人文景观突出,育人氛围浓厚。是奇台县“花园式学校”和昌吉州“绿色学校”。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内设德育处、教务处、教科研处、总务处、发展研究室五个职能部门和工会,少先大队两个群团组织。书记1名,校长1名,德育主任、少先大队辅导员、教务主任、教科研主任、研究室主任、总务主任、工会主席各1名,班子结构合理,成员职责明确,是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积极进取的领导集体。多年来,为打造校园文化,创造品牌教育,根据学校发展实际、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学校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确立了“打造办学特色,铸就师生品牌,追求卓越发展”的办学目标;树立了“以人为本,文化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崇德、强质、尚实、创新”的校风;“关爱学生、走进心灵、激励进步、共享快乐”的教风;“敏学、善悟、博采、活用”的学风, 引领了当地小学教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奇台四小的孜孜以求,获得了社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多年来连续被县教育局党委考核为党建教学“双目标”优秀单位,是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德育示范校;昌吉州“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少先队雏鹰示范学校”、“少先大队优秀示范阵地”、“特色大队”;奇台县党建示范点、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店、工会工作先进集体、优秀少县大队、“法治示范学校”、“课改实验先进学校”、“优秀家长学校”、“两基”工作“先进单位”,是我县小学教育的窗口学校和校本教研实验学校。2009年获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自治区卫生红旗先进单位”,并获奇台县“两基”工作先进学校“一等奖”、“先进党组织”,2010年被评为昌吉州校本研修“样本学校”,学校“小雪莲”合唱团参加区、州、县“爱我中华”合唱比赛分别获“二等奖”、“一等奖”和“第一名”,“小百灵”器乐队参加昌吉州“奇美杯”比赛获“一等奖”,2011年获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昌吉州“绿色学校”、昌吉州教育局“先进党支部”、昌吉州“五一劳动奖章”、奇台县青少年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二名”,教育教学质量位于全县之首,为打造品牌学校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二、学校德育工作及取得的成绩(一)学校德育工作的定位与思路 在德育达标校的创建进程中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8年自治区德育示范校的创建成功,使我校在认真贯彻中央8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更加坚定了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德育教育贯彻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进一步明确了“以人为本、激励为先,实践为主、内外兼修,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德育理念;深入开展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民族团结教育。通过在组织建设中突出德育首位、在常规教育中夯实德育基础、在主题活动中深化德育内涵、在阵地建设中搭建德育平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在家校互动中拓展德育渠道等六大德育途径,突出打造了德育工作科研化、校本课程德育化、道德实践生活化、校园文化时代化四大德育特色,几年来,校风、教风、学风、教学质量取得了大副提升,收到了德育的实效。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做法 1、坚持“三优”原则,促进德育工作。 我校遵循新党教200522号文件精神,不断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和机构,为了切实突出德育在我校工作的首要地位,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校高度重视德育组织建设,在组织建设中坚持“三优”原则,突出德育首位的工作机制。一优是优先选拔德育管理队伍。明确校长是德育工作的责任人,确定了书记主抓德育,并以民主推荐、公开竟聘的方式精心选拔了德才兼备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任德育主任、德育干事和班主任,建立了素质过硬的德育管理队伍,为德育工作优先奠定了人力资源优势。二优是优先培养班主任、德育主任等德育骨干教师,提升德育工作者的理论思想和工作水平。三优是优先创设德育氛围。各项工作中严格落实“人人皆为德育教育者、处处以德为先”的工作思路,使学校处处充满育人的浓郁氛围。坚持“三优”原则,使我校德育工作机构不断强大,全体教师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目标一致,科学合理的实施我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和目标。认真制定落实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积极有效的促进各项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每年优先保障德育工作有足够的经费,学校预算设立了德育专项经费,德育经费占学校经费总额比例每年都超过规定标准。2、加强制度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千秋大业,教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保证。为此,我们通过建立制度、强化培训、狠抓落实,提高教师德育工作的素质。一是形成制度,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严格执行昌吉州党教发(2008)1号文件精神和我校师德师风考核办法,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并通过学生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设立举报箱和监督电话等加强监管。二是我们将每学期的第一周定为师德师风教育周,加强校本培训,并坚持每周一次的教职工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制度。邀请礼仪讲师进行“教师礼仪”培训,邀请古城酒业董事长周文贵先生进行了“带着目标 点燃梦想”的讲座,校园名师进行了“小见解、真发展”校本培训活动,观看魏书生讲座,金正昆讲座等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强化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增强职业责任感,倡导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教风。几年来我们的老师精诚团结,淡泊名利,不受物质生活的诱惑,不受交际的诱惑,不受网络的诱惑,涌现出一大批师德标兵及先进工作者、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全校教职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乐于奉献,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3、建立德育网络,夯实德育基础。在德育示范校的创建过程中,我校在常规管理中逐步形成纵向教育、横向管理的德育教育网络。首先在常规中重视养成教育,严格执行学校德育日常教育。例如:每年聘请部队战士担任教官进行秋季军训,要求学生从站、立、走、跑、集合、分散、队列、体操等八项军人规范要求严格训练。并分年级开展了如何系红领巾、如何整理书包、课间活动、课堂行为等细节行为专项教育。我们将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和每月的最后一周作为学生礼仪规范教育周,按照奇台四小文明班级评比细则、奇台四小星级学生评价标准进行评比,我们不仅仅只重视让学生懂得会说“请,谢谢,对不起”这些简单的文明礼貌用语,而将文明礼仪教育内容予以拓展、深化,成为学生可感、可见的具体行为。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引导学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养成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 为使我校常规德育工作更加规范化、系列化,学校对学生的横向常规管理主要是全面落实“班级量化考核”,每天的红领巾礼仪督察,每周的礼仪安全文明行为反馈,每月月底进行年级组长、班主任、优秀班级考核,发挥德育常规管理中的规范、引导、评价作用。德育处负责对班主任班级常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比,并将一系列督查结果纳入文明班级的评比和班主任工作考核中。4、开展主题活动,深化德育内涵为深化德育教育的内涵,我校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先后形成了既有传统文化又有时代特色的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的爱国教育、“廉洁伴我少年行”的敬廉崇洁教育、“远离黑色网吧”“无毒学校”、“少年警校”的安全主题教育、“三八”感恩教育、“共享阳光”民族团结教育、“我自信、我健康、我快乐、我成长”礼仪教育、“绿色通道”心理健康教育,“学好三部法,走好第一步”、“模拟法庭”、“法庭实地听证”和“我是小小交通警察”法制教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更加懂得祖国的伟大、生命的珍贵、生活的美好,引导学生树立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意识,增进民汉师生的友谊,使他们生活在四小这个大家庭中,手拉手共成长、同进步。我校有史以来就是民汉合校,有着淳朴的民风和传统的美德。遵循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编写了民族团结花开 馨香溢校园民族团结校本教材,让学生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汉班级联合开发了“民族刺绣”校本课程。该课程实施以来,民汉师生的团结友谊有了更坚实的阵地、更切实的内容。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真正受益,也充分显示出了德育管理艺术的飞跃由制度化管理上升到人性化管理。5、依托本地资源,搭建德育平台。 我校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和育人功能。坚持依托烈士陵园,每年开展“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的祭扫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依托古城博物馆文化广场让学生领略感受古城优秀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依托69332部队团部、215营地、边防大队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依托消防大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依托薄弱学校,开展了帮教扶贫、校际联谊活动,为学生搭建体验农村生活的平台,以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电视台、黑板报、校报、校园网、主题中队活动为窗口,讲述历史、宣传时事,让学生爱国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意识,培养科学和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每天中午30分钟午读开辟思想文化教育阵地,推荐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名篇名著,让学生从中获取精神营养;设立艺术展板,展出学生书画作品、手工作品,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利用各种节日,组织观看优秀影视,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才艺展示,开展敬老爱老活动等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成长。 6、落实课程目标,渗透德育思想。 课堂教学是渗透德育思想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在学科教学中我们要求老师们因材施教,寓情于教,有机地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发挥课堂教学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我们落实新课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德育目标,改革课堂教学,挖掘德育教育的素材,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交流、熏陶、内省的机会,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很好的提升。 一是紧扣教材,自然渗透。德育渗透要从教材实际出发,寓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而灵魂却受到震撼,得到洗礼。 二是把握学科特点,增强渗透的生动性。把握学科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如:语文课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