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 0 1 3 . 0 6【下半月】 浅析海洋新能源与低碳经济 范俊敏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 中国拥有广阔海域且人口众多, GDP 总量增长快, 能 源需求量大, 与之相对, 中国能源资源优质率低、 分布不 均、 结构不合理、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导致能源供需矛盾加 剧。单纯依靠增加能源供应, 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消费需 求。 对此, 笔者查阅资料, 搜集整理并结合自己观点进行分 析, 阐述了海洋能源开发现状、 低碳经济发展及两者相互 促进的建议。 一、 中国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项调研勘探显示, 中国能源开发 利用有以下特点: 是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中国人口众多, 人均 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处于较低水平。石油、 天然气人均 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15 左右,煤炭和水力资源 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50%, 耕地资源不足世 界人均水平的 30%, 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 二是能源资源禀赋存在分布不均衡。 主要能源消费地 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资源所在地与能源消费 地存在明显差别。 煤炭资源主要在华北、 西北地区, 水力资 源主要在西南地区, 石油、 天然气资源主要在东、 中、 西部 地区和海域。 三是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程 度低, 经济性较差。 二、 中国能源的发展方向 预计 2050 年我国一次能源需求大约 50 亿吨标准煤, 但是根据目前估计, 2050 年时我国国内常规一次能源最大 可能的获得量分别为: 煤炭约 30 亿吨,相当于 21.4 亿吨标 煤; 石油约 1.5 亿吨, 相当于 2.1 亿吨标煤; 天然气约 1600 亿立方米, 相当于 1.4亿吨标煤; 水电约为 300GW,按平均年 运行 4500小时计算,相当于 4.1亿吨标煤; 核电约为 50GW, 按平均年运行 7000小时计算,相当于 1亿吨标煤。 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中国 能源优先发展的领域。积极推进风力发电、 生物质能和太 阳能发电等利用技术,将建设若干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 地, 以规模化带动产业化。 笔者看来, 地势低平的东部沿海地区有利海风深入内 陆, 风力发电站以其清洁环保的优势, 符合低碳经济的发 展要求, 可以借鉴荷兰等国家的经验, 在沿海地区进行推 广, 并且推动技术创新, 同时也能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 岗位。 三、 中国的海洋新能源类型 (一) 概念和特点 海洋中未充分开发利用的不可再生能源, 均属于新能 源。海洋能通常是指海洋本身所蕴藏的能量, 它包括潮汐 能、 波浪能、 温差能、 盐差能、 海流能和化学能, 不包括海底 或海底下储存的煤、 石油、 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和 “可燃冰” , 也不含溶解于海水中的铀、 锂等化学能源。 海洋能有如下特点: 1.可再生性, 由于海水潮汐、 海流 和波浪等运动周而复始, 永不休止, 所以, 海洋能是可再生 能源; 2.属于一种洁净能源; 3.能量多变, 具有不稳定性, 运 用起来比较困难; 4.总量巨大, 但分布分散、 不均, 能流密 度低, 利用效率不高, 经济性差。 (二) 分类及现状 1.潮汐能。潮汐能是海水受到月球、 太阳等天体引力 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周期性海水自然涨落现象, 是人类认识 和利用最早的一种海洋能。潮汐能发电与水力发电的原 理、 组成基本是一样的, 也是利用水的能量使水轮发电机 发电。我国从 1958 年起, 陆续在广东顺德、 上海崇明等地 建立了几十座潮汐能发电站, 其中, 浙江省温岭市西南角 乐清湾江厦潮汐试验电站装机容量最大,功率为 3 200kW, 是亚洲最大的潮汐电站。 2.波浪能。波浪能是大气层和海洋在相互影响的过程 中, 在风和海水重力作用下形成永不停息、 周期性上下波 动的波浪, 这种波浪具有一定的动能和势能。波浪能的大 小与波高的平方和波动水域面积成正比。 我国波浪能资源 丰富, 估计约有 5 亿 kW 以上, 我国波浪能发电的研究起 步较晚, 1990 年才在大万山岛建成第一座 20kW 级的试验 性波浪发电站。 3.温差能。温差能是由于深部海水与表面海水温度差 而产生的能量。温差能发电与地热能发电相似, 其方式有 三种: 第一种是开放循环式, 第二种是封闭循环式, 第三种 是混合循环式。我国海域辽阔, 东海、 黄海、 南海的平均水 温都比较高, 且大部分地区水深在 1000m以上, 具有利用 海水温差发电的有利条件和广阔前景。 4.海流能。海流亦称洋流, 是海洋中的海水朝一个方 学术争鸣 A c a d e mi c D e b a t e 35 2 0 1 3 . 0 6【下半月】 向不断流动, 犹如河流具有固定流动路线一样, 会产生一 种不易觉察的海流动力。 它的发电原理就是利用海流的冲 击力使水轮机高速旋转, 再带动发电机发电。 5.盐差能。 海水属于咸水, 它含有大量的矿物盐, 河水属 于淡水。因此, 当陆地河水流入大海的交界区域, 咸淡水相 混时就会形成盐度差和较高的渗透压力,淡水会向咸水方 向渗透, 直至两者盐度平衡。在两种水体的接触面上新生一 种物理化学能, 利用这种能量发电就是海洋盐差能发电。 四、 低碳经济的国内外经验及发展建议 (一)国内外低碳经济示范区经验 在低碳浪潮的推动下, 从全球到中国都正积极推进低碳 经济示范区建设。英国碳信托基金会与能源节约基金会联合 推动了英国的低碳城市项目, 批准了布里斯托、 利兹、 曼彻斯 特 3个示范城市。 这 3个示范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为: 在实现 途径上较注重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 提高能效和控制能源需 求。2009年 8月, 吉林市成立国内第一个低碳经济示范区项 目。 之后, 上海、 保定旨在建筑节能、 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 造与应用等领域, 寻求低碳发展的解决方案。 (二)以低碳经济建设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1.观念更新是前提。长期以来, 工业文明所倡导的 “高 碳” 发展思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2.利益协调是基础。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关系的扭曲, 不仅使各地区的环境保护面临很大困难,也影响地区和 谐。 3.技术创新是保证。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通过能源技 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 有效控制碳排放, 防止气候变暖, 促 进和保持全球生态平衡。 4.制度创新是关键。英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丹麦等国 近几年分别推出了各种低碳经济法案和政策, 为发展低碳 经济提供了制度的保障。国内有学者建议制定 中华人民 共和国低碳经济促进法 , 其中,“第四条: 国务院低碳经济 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 监督管理全国低碳经济 发展工作; 第十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在低碳经济 发展中发挥技术指导和服务作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 委托有条件的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促进低碳经济发 展的公共服务。” 发挥立法的优势, 不仅有利于规范海洋能源的开发利 用, 还能推进法治建设的进程,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长期 稳定的保障, 所以, 在立法规范方面要重视对低碳经济和 海洋能源开发做出相关规定。 责任编辑: 杨再梅 数偏大, 比如云南、 西藏、 甘肃等的数值度超过了 4 倍。如 果一个地区的城乡工资比过大, 只会使得大量农村人口进 入城市, 会导致将来的菜价和农产品价格逐渐提高, 出现 严重的通货膨胀。 最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形成了较大的东西部差 距及城乡差距。我国虽然强调 “先富拉动后富” , 但当收入差 距超过穷人所能承受的范围,“富者愈富, 穷者愈穷” 的两极 分化趋势必然造成整个社会不安定。综上, 中国现阶段的贫 富两极分化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四、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大的对策 (一) 税收的改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国民经济的再分配 主要靠政府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税 收。 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国情促使我国政府应加快税制 改革,健全税收调节机制,强化税收征管力度。改革并不是 增加税收金额, 而是应该保持税收的逐步增长, 或者提高 税收的起征金额, 从而使得低收入人群减少税收支出。 (二) 建立较为完整的法律及行政法规 加强法制建设, 打击非法收入及灰色收入, 建立廉政 网站, 严惩贪污腐败, 对公务人员加强监督和约束。 对社会 中存在的可获利权利进行全面、 全民监督, 减少我国灰色 收入与非法收入。 (三)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提高农民收入, 支持农产 品产业转型 促进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同时, 加快乡镇企业的快速发 展, 提高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在切实 保护耕地、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条件下, 以效益为中心, 积 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 合理调整 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 发展特色农业, 形成规模化、 专业化 的生产格局, 提高农业商品率。 (四) 大力发展教育 加大在科教事业上的投资,我国现阶段的普遍现象就 是城市居民拥有较好受教育机会, 个人能力和素质偏高, 而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 个人能力和竞争力弱, 造成农村 劳动力往往容易失业或从事低收入行业。因此, 应加强农村 的教育问题, 加大农民学习技术和上大学的机会, 提高农村 的知识水平, 增强其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与能力。 参考文献: 1谢非,孙芳城.论基尼系数与社会公平J.重庆大学学报 (社 会科学版) ,2006(6). 2唐敏.浅谈我国基尼系数的增长问题J.沈阳农业大学学 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4) . 3徐峰.宁波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测度及其分解 J.宁波大 学学报. 4胡祖光.基尼系数理论最佳值及其简易计算公式研究J. 经济研究,2004(9). 责任编辑: 杨再梅 (上接 3 4 页 ) 学术争鸣 A c a d e mi c D e b a t e 36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