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6章 操作系统安全,本章主要介绍: 1. 操作系统安全的概念 2. 操作系统安全的评估 3. 操作系统安全的安全设计 4. 常见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 6. 常见服务的安全防护技术,6.1操作系统安全的概念,OS内的一切活动均可看作是主体对计算机内部各客体的访问活动. TCB(Trusted Computing Base):可信任运算基础体制 TCB是系统安全的基础,通过安全策略来控制主体对客体的存取,达到保护客体安全的目的.,6.1操作系统安全的概念,操作系统安全的评估 1. 国外评估标准,6.1操作系统安全的概念,操作系统安全的评估 1. 国外评估标准 (1)可信任计算机安全评估标准(TCSEC) TCSEC标准是计算机系统安全评估的第一个正式标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准则于1970年由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提出,并于1985年12月由美国国防部公布。TCSEC最初只是军用标准,后来延至民用领域。TCSEC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划分为4个等级、8个级别。,6.1操作系统安全的概念,D类安全等级: D类安全等级只包括D1一个级别。 D1的安全等级最低,只为文件和用户提供安全保护。 D1系统最普通的形式是本地操作系统,或者是一个完全没有保护的网络。,6.1操作系统安全的概念,C类安全等级: 该类安全等级能够提供审慎的保护,并为用户的行动和责任提供审计能力。 C类安全等级可划分为C1和C2两类: C1系统的可信任运算基础体制(Trusted Computing Base,TCB)通过将用户和数据分开来达到安全的目的。 C2系统比C1系统加强了可调的审慎控制。在连接到网络上时,C2系统的用户分别对各自的行为负责。C2系统通过登陆过程、安全事件和资源隔离来增强这种控制。C2系统具有C1系统中所有的安全性特征。,6.1操作系统安全的概念,B类安全等级: B类系统具有强制性保护功能。 B类安全等级可分为B1、B2和B3三类: B1系统满足下列要求: 系统对网络控制下的每个对象都进行灵敏度标记; 系统使用灵敏度标记作为所有强迫访问控制的基础; 系统在把导入的、非标记的对象放入系统前标记它们; 灵敏度标记必须准确地表示其所联系的对象的安全级别; 当系统管理员创建系统或者增加新的通信通道或I/O设备时,管理员必须指定每个通信通道和I/O设备是单级还是多级,并且管理员只能手工改变指定; 单级设备并不保持传输信息的灵敏度级别;所有直接面向用户位置的输出(无论是虚拟的还是物理的)都必须产生标记来指示关于输出对象的灵敏度; 系统必须使用用户的口令或证明来决定用户的安全访问级别; 系统必须通过审计来记录未授权访问的企图。,6.1操作系统安全的概念,B2系统: B2系统必须满足B1系统的所有要求,此外,B2系统的管理员必须使用一个明确的、文档化的安全策略模式作为系统的可信任运算基础体制。 B2系统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系统必须立即通知系统中的每一个用户所有与之相关的网络连接的改变; 只有用户能够在可信任通信路径中进行初始化通信;可信任运算基础体制能够支持独立的操作者和管理员。,6.1操作系统安全的概念,B3系统: B3系统必须符合B2系统的所有安全需求。 B3系统具有很强的监视委托管理访问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B3系统必须设有安全管理员。 B3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除了控制对个别对象的访问外,B3必须产生一个可读的安全列表; 每个被命名的对象提供对该对象没有访问权的用户列表说明; B3系统在进行任何操作前,要求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B3系统验证每个用户,同时还会发送一个取消访问的审计跟踪消息; 设计者必须正确区分可信任的通信路径和其他路径; 可信任的通信基础体制为每一个被命名的对象建立安全审计跟踪; 可信任的运算基础体制支持独立的安全管理。,6.1操作系统安全的概念,其它评估标准: 欧洲的安全评价标准(ITSCE) 加拿大的评价标准(CTCPEC) 美国联邦准则(FC) 国际通用准则(CC),6.1操作系统安全的概念,国内安全操作系统的评估准则: 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对应C1级) 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对应C2级) 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对应B1级) 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对应B2级) 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对应B3级),6.1操作系统安全的概念,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 操作系统访问权限的恰当设置 操作系统的及时更新 对外界攻击的防范,6.2操作系统的安全设计,操作系统的安全模型 单层模型 多层网格模型,6.2操作系统的安全设计,操作系统安全性的设计方法及原则 通用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原则 隔离性 内核机制 分层结构,6.2操作系统的安全设计,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 操作系统访问权限的恰当设置 操作系统的及时更新 对外界攻击的防范,6.3 Windows系统安全防护技术,1. 概述 2. Windows2000安全配置,6.4 Unix/Linux系统安全防护技术,1. Solaris系统安全管理 2. Linux安全技术,6.5 常见服务的安全防护技术,1. WWW服务的安全防护技术 2. Xinetd超级防护程序配置 3. SSH程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