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章 无限寿命设计法,2,4.1 概述,疲劳寿命设计方法包括:无限寿命设计法和有限寿命设计法(名义应力法和局部应力应变法)。 无限寿命设计法的出发点:零件在设计应力下能长期安全使用。(20世纪40年代由谢联先提出,目前仍广泛使用) 使用条件: 等幅加载时,工作应力smax s-1 (疲劳极限) 变幅、交变应力中,如果超过疲劳极限的过载应力数值不大、作用次数又很少时,可忽略,而按作用次数较多的最大交变应力smax s-1(疲劳极限)进行设计。 适用范围 地面上固定不动的民用机械(对重量没有限制) 设计方法 先由静强度设计确定出零件尺寸,再进行疲劳强度校核。,4.2 设计计算公式,对称循环(R=-1) 强度条件,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疲劳强度与可靠性设计,恒幅对称循环的计算公式 该公式认为有效应力集中系数K、尺寸系数、表面系数三者相互独立,其对疲劳强度的综合影响呈线性关系。因其公式简单,在工程上得到广泛应用。 实际上三者并非相互独立,例如当零件的应力集中较大或粗糙度较高时,尺寸效应会减弱。,简单对称循环(R=常数),强度条件,平均应力sm保持不变 检查两个安全系数,最小应力smin保持不变 检查两个安全系数,4.3 材料疲劳极限和影响系数确定方法,一. -1与-1的确定方法 -1 :拉压载荷取对称拉压疲劳极限-1l,其余的均为材料的弯曲疲劳极限-1 。 -1 :均为材料的对称扭转疲劳极限-1 。 可用以下三种方法来确定-1与-1 试验法(第2章的相关方法进行弯曲或扭转试验) 查表法 估算法,二. 影响系数的选取 疲劳缺口系数K ,K的选取 直接试验法 影响系数法 敏感系数法 正应力下的K可用式(3-8)计算,切应力下的K可近似借用正应力下的公式计算,敏感系数由图3-3查得。 在理论应力集中系数已知的情况下,疲劳缺口系数也可由史(3-3)计算,敏感系数由图3-3查得。 尺寸系数的确定。查图3-5、3-6选取,或用式(3-10)计算 表面加工系数1的确定。 根据表面终加工方法和强度极限,查图3-7; 根据表面终加工方法和屈强比,查图3-8; 根据以上两种方法查出的结果取平均值。,三. 平均应力折算系数的选取 正应力 拉伸平均应力折算系数(R-1) 由式(3-27)得到: 压缩平均应力折算系数(R-1) 可保守地取 =0,偏于安全。 切应力 建议:,四. 许用安全系数的确定 经验法 对于有足够使用经验的产品,许用安全系数可根据经验确定。若无具体的许用安全系数数据,推荐使用如下数据: 轧钢件和锻钢件:n=1.52.5; 铸钢件:n=1.82.8; 试验与计算精度高、材质均匀时,n取1.31.5; 重要零部件加大1.31.5倍。 分解法 n=nsn1 ns为强度安全系数,当材料的性能比较均匀时,ns=1.11.2;当材料性能不均匀时,ns=1.5; n1为应力安全系数,当载荷及应力都很精确时,n1=1.11.2;当载荷及应力不精确且有冲击时,n1=1.52.0。 用可靠性理论计算(略),解:(1)基本思路:非对称循环载荷。用公式(4-3)进行校核。 (2)用敏感系数法求K 。 其中,Kt值已知,需要确定的是q和1。,4.4 例题,如图所示为梯形圆截面合金钢杆,D=42mm,d=30mm,r=3.5mm。已知杆表面精车加工,凹槽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为Kt=3.5; b=1000Mpa;-1=400Mpa;Pmax=45000N,Pmin=450N的轴向交变载荷作用下工作。设安全系数n=2,校核其强度。,求q值。由式(3-7a)计算敏感系数的公式(也可用式(3-6)计算),其中r=3.5(已知条件) a由图3-4查得。对应b=1000MPa,a=0.26,求表面加工系数1。由图3-7得1=0.92。,(也可用式(3-4)计算),(3)查尺寸系数,由图(3-6)查得合金钢的弯曲尺寸系数。其中曲线6对应强度极限为1000MPa. D=42mm时,=0.63; d=30mm时,=0.70。 对于拉压情况,当直径小于50mm时,无尺寸效应,所以=1. (P54,影响因素(1)),(4)计算KD值。,(5)计算缺口试样的平均应力折算系数。用式(3-27) 其中,真断裂强度(式3-23),(6)计算max, min, m, a 。,(7)校核。,满足强度要求,可以长期使用。,复习思考题,无限设计法的出发点和适用范围各是什么? 理解公式(4-1,4-2,4-3)。 理解例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