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一语文期中测试题(满分 150 分)第一卷(69 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51 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寥廓(ku) 青荇(xn) 长篙(ho) 漫溯( su )B. 粗糙(co) 倾圮 ( q ) 气馁(ni ) 赎(sh)罪C. 慰藉 ( j ) 享誉 ( y ) 砥砺(l) 宁谧( m )D. 虹霓( n ) 魅(mi)惑 肤( f)浅 蜕( tu )变2、下列各句中不全都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共其乏困B 秦伯说,与郑人盟 距关,毋内诸侯C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要项伯D 沛公起如厕 何厌之有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翡翠菲红终成眷属油腻B迷惘缥缈峥嵘岁月霓虹C深邃姿肆星辉斑斓睿智D渺小惊蛰不绝如屡斑驳4、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财物无所取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沛公居山东时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隔膜 万户侯 漫江碧透 书生义气B携手 竟自由 山舞银蛇 萧瑟秋风C遏制 翔实 中流砥柱 沧海桑田D搏击 妖娆 英雄气慨 浮想联翩6、下列句子属状语后置的一句是( )A 此天子气也 B 毋从俱死也 C 若属皆且为所虏 D 将军战河北7、选出下列全都正确的一项( ) A谩骂 散漫 棉絮 宽恕 惋惜B竞争 毕竟 维幕 唯一 给予C斑斓 波谰 瓦菲 窗扉 忸怩D朔风 上溯 携手 隽刻 惆怅8、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B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C 若属皆且为所虏 D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9、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像染过一样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水浅的江底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游泳10、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大王来何操 B 赵氏求救于齐C是寡人之过也 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1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12、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1)顷之未发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因击沛公于坐,杀之(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臣请入,与之同命(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8)是寡人之过也(9)怅恨久之 (10)公从之A (1) (9)(2) (10)(3) (5)(4)(6) (7) (8)B.(1) (3)(2)(4) (5)(7) (10)(6) (8) (9)C (1) (9)(2) (3) (5)(4) (6) (10)(7) (8)D.(1) (3)(2) (10)(5) (8)(4) (6)(7) (9)213、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一次填入的两句应当是( )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_。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国唐代有山水、边塞诗派,英国有“湖畔派” ,山川风物给他们灵感,_。a.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b.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a.他们从春花秋月中寻求寄托。b.春花秋月给他们以寄托。Aaa Bab Cba Dbb14、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正做到了废寝忘食。C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D每年春节,孩子们都会回到父母的身边,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16将下面几句话的顺序调整成有条理的论述,其中调整正确的一项是:( )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一个人不欢喜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一首诗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ABCD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今年,十三个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了我校,从事教学工作。B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观点受到广泛的批评,我认为是对的。C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某些作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媚俗竞利。D山区那些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8 分)(一)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 1819 题。(6 分,每小题 3 分)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18.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B. 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C. 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D. 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19. 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做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3B. 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C. 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D. 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做 20-23 题。 (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20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C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21下列加点的“之”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邻之厚,君之薄也C夫晋,何厌之有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22选出不属于让秦伯退兵的理由的一项是:( )A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B邻之厚,君之薄也。C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23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秦围郑的原因是郑国在晋文公出亡时没有礼待他,并且从属于楚国。B烛之武去见秦君的原因是郑伯向他道了歉。C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仅解除了郑围,而且派将军帮助郑国守城。D晋文公不去攻打秦国,表现了他的仁义和明智。第二卷(81 分)三 翻译题(5 分)2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译: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3)译: 四、默写(没空 1 分,共 16 分)25、补写出下面诗句中的空缺部分。、看万山红遍, ; ,百舸争流。 , ,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指点江山, , 。 曾记否 , ? 、在雨的哀曲里, , , , ,丁香般的惆怅。、轻轻地我走了, ; , 。、风萧萧兮易水寒, 。五、作文(60 分)十五六岁的我们有一颗敏感的心,我们在乎:一朵花的开落、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一句语重心长的劝勉因为在乎,我们懂得珍惜;因为在乎,我们变得成熟4请以“在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立意自定,不少于 800 字。高一语文期中测试答案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51 分)1、D、A 篙(o )溯( s)B 、馁(n ei )、藉 ( jei )2、D (厌餍 ) (A 共供 倍背 B 说悦 内纳 C 蚤早 要邀)3、B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