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技论文的投稿与发表,期刊的分类 科技论文的投稿 科技论文的发表过程 易正强,一、期刊的分类 全世界第一份期刊是1665年1月5日由法国议员 Dany Saesallo 创刊的,名称为学者杂志(Jiurnal des Scavans)。中国第一份期刊问世于1887年,名称为博医会报。目前,我国正式出版的各类期刊约有7000种。,按期刊内容划分,科技期刊 人文社科期刊,按期刊性质划分,学术期刊反映各学科新进展、新思想。 技术性期刊反映新经验、新方法等。 情报性期刊检索性、资料性。 科普性期刊,按出版周期划分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 刊、半年刊、年刊及不定期刊物。,按发行范围划分,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 国内公开发行期刊 内部发行期刊,根据期刊的影响程度(被引用率高低),可分为不同档次的期刊。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出版的一部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系统。 有SCI源期刊、SCI扩展版、网络版等。 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也是由ISI编辑出版的对社会科学期刊和论文进行评价的一种系统。SSCI仅收录中国的3种英文期刊,即中国教育与社会(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中国法律与政府(Chinese Law and Government)、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EI(工程索引,Eingineering Index, 简称EI), 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 1884年创办,是一个主要收录工程技术期刊文献和会议文献的大型检索系统。 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由南京大学推出。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研究所推出。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2004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四版)。,二、科技论文的投稿 (一)根据选题的内容和科学价值,在动手写文章之前就应该确定投稿期刊 拟投稿期刊的选择 论文内容要符合投稿期刊的办刊宗旨。 查看期刊的“征稿启事”和“读者须知”的有关说明以及以往发表的文章内容,搞清期刊的宗旨、对象和学术水平,稿件的主题是否适合期刊所规定的范围; 作者本人经常阅读和引用的期刊。 期刊的声誉 引证指标 (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 期刊在科学界的影响力(同行的看法)。 出版时滞(稿件从接收到发表的时间); 版面费,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表示了期刊在近2年所发表论文的平均被引率,因而被认为是最能客观地反映不同大小期刊的相对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的重要指标; 综述类期刊通常具有较高的影响因子; 不同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没有可比性; 期刊的影响因子是一个动态指标,总被引频次(Total Citations),期刊自创刊以来所刊登的全部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包括期刊自引)。 总被引频次是期刊在学术交流中实际被利用次数的最直接指标,指示了期刊受重视的程度,较客观地反映了相关期刊在学术交流中的地位。,核心期刊,刊载与某一学科领域有关的信息较多,且水平较高,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期刊。 软件学报、计算机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自动化学报、控制与决策系统、仿真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科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中国图象图形学报、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应用研究、信息与控制、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统计源期刊,从1989年起,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受国家科委委托,每年对SCI、EI、ISTP收录的中国论文、被选作统计用的中国科技期刊上的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作为国家正式统计数字向社会发布。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作统计用的中国科技期刊称为统计源期刊。, 行文格式一定要符合投稿期刊的要求。 虽说我国有期刊标准,但是各期刊为了办出自己的特色,往往有自己特殊的编排格式,作者必须认真执行。格式不符合的话,编辑部往往认为是其它期刊退回的稿子或一稿多投,或作者没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使退稿的可能性增加。 要特别注意 篇幅大小; 参考文献注录格式; 单位制和符号; 图表格式。, 作者身份要符合刊物要求。 有些期刊是不接收研究生论文的(虽说投稿须知中没有明确说明)。如果论文确实有重大创新,那么发表在一般期刊上影响面是很小的,珍贵的资料被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将导师作为通讯作者(对论文起主导作用,能对论文内容负责的高级研究人员)。 将导师作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作为第二作者(在大部分单位,研究生第二作者的成果是被认可的)。 优先选择高级别期刊。,(二)按照投稿期刊的要求撰写论文 论文初稿完成后,放置一段时间(有利于摆脱原来思维定势,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按期刊要求进行反复修改,直至自己满意为止(这也是科技论文写作水平提高过程, “论文是改出来的”)。有可能的话,再请有写作经验的同行专家1-2人对论文进行审阅。之后,再进一步修改。 (三)向期刊编辑部投稿 根据编辑部的要求可通过邮局邮寄纸质稿件,也可通过互联网投寄电子稿或登录期刊网站网上投稿,有些刊物要求同时投寄两种稿件,以利于快速审稿。 投稿的同时并附上自己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四)多数期刊三个月之内答复是否采用,不采用稿件也不退还,作者可改投其它期刊。但要注意,按照所投期刊要求重新修改。 (五)坚决反对一稿多投 很多人喜欢一稿多投(撞大运)。 出现同一项成果在几种刊物上发表,使刊物信 誉下降。再次投稿时困难重重。 个人的学术声誉也会受到影响。 但论文集和文摘性期刊例外。,投稿前需检查的项目,重要数据准确无误; 量和单位的使用妥当; 标题、摘要、结论恰当; 论文的字数、格式等符合刊物的要求; 论文页码、图表、公式连续编号; 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著录准确完整,并在正文中分别有引用标注; 图表、参考文献等都已在正文中提及且与其内容相符; 通讯作者详细的通信地址、E-mail地址、电话号码等。,三、科技论文的发表过程,(一)科技期刊的审稿 1. 审稿的意义 是个人成果被社会承认的必要环节。 是期刊信誉和严肃性的重要标志,期刊级别越高, 审稿就越严格。 2. 审稿程序(三审制) 编辑部初审 稿件是否符合本刊的办刊宗旨。 稿件格式是否符合本刊的要求。 稿件与自这的严肃性如何。 同行专家审稿 (1-2名或2-3名与论文内容有关的知名专家对论文内容进 行审查(多采用匿名评审) ,被国内外著名期刊定为审稿人 是一种很高的学术声誉。, 是否有相关成果发表。 成果的学术价值如何。 论文写作质量状况如何。 提出修改意见。 编辑委员会或主编审查定稿 对修改后的论文进行进一步审查,看稿件是否符合 本刊要求。 是否有重大科学问题。 决定刊出时间与论文刊出顺序。(许多期刊是分栏 目的,重要文章一般排在栏目的前1-2篇),3. 审稿结果的可能情况及作者的处理技巧 同意论文的主要部分,对某些部分提出不同意见。 这种审稿结果的论文,经修改后一般都能发表的。 作者应诚恳地接受,尽量按要求做好修改。如有不同意见,可向编辑部提出正式书面意见。该种回函又是一篇小论文,要认真立论和谦虚驳论。 同意论文部分工作,但对其中相当一部分工作有保留 意见。如: 肯定方向、途径是正确的,但论据不够充分。 方向、途径、论据、结论基本正确,但别大方式存 在较大问题。 肯定方向与途径,但工作尚肤浅,论据不够充分, 某些结论已有报道。,有这种审稿意见的论文,发表有一定难度,但存在着复审的可能性。作者一定要冷静、虚心,不要放弃,尽量向编辑部陈述自己的意见,争取及时复审。 若作者原则上不同意审稿意见,应该写出严谨而谦虚的答辩词(任何审稿人都有一定的知识局限性,难免有偏颇)。 若论据不足,可以进一步补充论据(理论和实践证据)。 若是论文行文方面的问题,可请有经验的专家帮助润色。 审稿意见认为选题不新颖、论据存在严重缺陷、已有类似 成果发表、无学术价值。(这种文章很难发表) 作者要更加冷静和虚心。 若审稿意见属实,主动要求撤稿为好。 若补充论据难度太大,也要知难而退。 若是审稿者没理解作者的工作,或是学派之争,要写出 答辩辞,要求复审或再审。, 编辑部退稿 这是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原因可能有: 论文不符合期刊宗旨。 选题无意义(属于重复性工作)。 基本结论错误。 有政治方面的问题。 一般来说,编辑部退稿也是很慎重的,所以对这种审稿意 见,要虚心接受,大胆放弃,但不要气馁,应努力锻炼自己的 写作能力和科研水平,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是不担心不被发表 的。,(二) 编辑加工 文字加工包括论文体例形式方面的加工和具体文字加工。从作者角度来说,应该加强写作修养,不应在这些方面出现太多的问题,给编辑以好的印象。 插图加工编辑部都有图像编辑,少量的修改可以完成,但大量修改还需作者完成。在投稿时尽量把图做得“正确、标准、美观”。 (三)排版校对 编辑部都有专门的电脑排版人员。 编辑部有专门校对人员,负责一校和二校。 一般期刊要求作者负责“二校稿”的校对。 责任编辑负责最终校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