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编号 毕 业(学 位)论 文 ( 2014 届本科)题 目: 学 院: 专 业: 作者姓名: 孙锐波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2013 年 11 月 11 日目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2前言2一利尿剂31.1.利尿素的作用机理31.2.利尿素的分类及常用药31.3.使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和处理41.3.1.低钾血症41.3.2血尿酸增高41.3.3勃起功能障碍(ED)及性欲减退41.3.4其它不良反应5二.受体阻滞剂(-RB)52.1.受体阻滞剂(-RB)的作用机理52.2.受体阻滞剂(-RB)的分类及常用药62.3.受体阻滞剂(-RB)的不良反应62.3.1.诱发或加剧支气管哮喘62.3.2.抑制心脏功能62.3.3.心动过缓及传导阻滞72.3.4.肢端循环障碍72.3.5.中枢神经系统反应72.3.6 .反跳现象72.3.7.其它不良反应7三受体阻滞剂(-RB)83.1.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理83.2.受体阻滞剂的分类及常见药物83.3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及处理83.3.1.首剂现象83.3.2.快速耐药93.3.3.其它不良反应9四.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94.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94.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的分类及常用药物94.3.ACEI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104.3.1.咳嗽104.3.2.低血压104.3.3.高血钾104.3.4.肾功能恶化114.3.5.致畸114.3.6.血管性水肿114.3.7.其它不良反应11五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115.1.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理125.2常用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125.3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125.3.1.与ACEI相似的不良反应125.3.2.肝毒性12六.钙离子拮抗剂(CCB)136.1.钙离子拮抗剂(CCB)的作用机理136.2.钙离子拮抗剂(CCB)药物分类136.3.钙离子拮抗剂(CCB)的不良反应及处理146.3.1.水肿146.3.2.神经系统副作用146.3.3.反射性心动过速146.3.4.其它不良反应14总结15参考文献15致谢17常用抗高血压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孙锐波(武威职业学院药学系 甘肃,武威 733000)摘要:本文介绍了利尿剂、受体阻滞剂(-RB)、受体阻滞剂(-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和钙离子拮抗剂(CCB)等六大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机理,并指出了使用这些药物会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其处理方法,旨在加深对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关键词:抗高血压药,作用机理,不良反应,处理方法Adverse Reaction and Treatment on Common Anti Hypertensive DrugsSun Rui-bo(school of medicine , Wuwei Occupationai College, Wuwei, 733000)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the mechanism on the six classes of anti hypertensive drugs including the diuretics, -recceptor blockers, -recceptor blockers,angiotens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 angiotensn recceptor blockers and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And points out the use of these drugs will pro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its treatments . It aim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gainst hypertension, improve the level of clinical safe drug use,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reduce the burden of disease.Key words: anti hypertensive drugs, mechanism, adverse reactions, treatments前言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病,是导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肿瘤性疾病并跃居第一,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在我国每年有超过100万的病人死于高血压。近年来,随着居民日常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日常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人数成逐年上升的趋势1。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高血压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即生活方式干预,例如减少钠盐摄入、控制体重、不抽烟喝酒、加强体育运动和减少精神压力等。药物治疗,就是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降压药物治疗。通过降低血压,有效预防或延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疾病进程,预防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等重症高血压发生2。目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有以下六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RB)、受体阻滞剂(-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和钙离子拮抗剂(CCB) 3。由于目前用于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种类繁多,在使用过程中均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何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成为每一位高血压患者和医生都关心的问题。让医生及患者了解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进一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将高血压患者控制在正常或理想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本文将对各种抗高血压药的不良反应以及其应对策略分别加以论述4。一利尿剂 自20世纪50 年代作为抗高血压药物进入临床以来,由于其作用温和、价廉,目前仍广泛应用于临床5。尤其是老年患者,其肾素活性低,血浆容量相对较多,因此对老年患者比年轻患者更为有效6。1.1.利尿素的作用机理利尿药主要是通过对肾小球的过滤、肾小管的再吸收等功能的影响,促使患者体内的钠随着肾小管水排的同时得以排出来达到增加尿量目的。1.2.利尿素的分类及常用药表1列举了利尿素的分类和常用药物,其中,在我国常用的利尿剂是氢氯噻嗪。表1利尿素的分类及常用药物类别常用药物Na+,K+,2Cl-协运抑制药呋塞米Na+,2Cl-协运抑制药氢氯噻嗪碳酸酐乙酰唑胺阻断肾小管上皮Na+通道药物氨苯蝶啶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药螺内酯1.3.使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和处理1.3.1.低钾血症氢氯噻嗪、吲哒帕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钾血症,且氢氯噻嗪比吲哒帕胺发生率更高。国内报道7此副作用发生率门诊患者为28.1%,住院患者为15.7%。老年患者的此种不良反应更为明显。处理:减少剂量、进食含有充足钾的食物、常规补钾或改用其他降压药,或与保钾降血压药物合用可减少此种不良反应。比较了吲哒帕胺小剂量与常规剂量对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发现降压作用相同,而不良反应小剂量组比常规剂量组更少、更轻微。李丽等应用咪哒普利与氢氯噻嗪合用治疗高血压,可相互预防单用两药时所发生的电解质紊乱,咪达普利的干咳副作用无加重迹象。另有报道,应用吲哒帕胺与苯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心功能不全患者21例,仅1例出现低血钾。结果表明,联合用药可使各药的剂量减小,低血钾副作用明显减少。1.3.2血尿酸增高噻嗪类利尿剂及吲哒帕胺在使用中可发生血尿酸升高,由于它们与尿酸竞争有机酸排泄通道,减少尿酸排泄,故可引起血尿酸升高。有报道应用吲哒帕胺治疗182例高血压,观察发现有引起血尿酸升高的现象,同时伴有血肌酐升高,当血肌酐达250mol/L时,停服吲哒帕胺1-2月后血肌酐及尿酸均下降,说明此现象是可逆的,当血肌酐升高大于250mol/L时则较难逆转8。处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增加尿酸的排泄,因此,排钾利尿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可降低血尿酸、肌酐,并预防低血钾的发生,是一种合理的药物组合。另外有资料观察氯沙坦有明显的降低尿酸的作用。1.3.3勃起功能障碍(ED)及性欲减退高血压患者中勃起功能障碍常见,利尿剂可引起或加重勃起功能障碍,常发生于应用螺内酯及氢氯噻嗪时9。处理:ACEI类及钙离子拮抗剂可改善阴茎动脉血液供应,使海绵体的血流量增加,从而改善勃起功能障碍。另外,某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改善勃起功能障碍,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地那非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有效药物,但必须强调西地那非禁忌与任何剂型的硝酸酯类药物合用,以免发生严重低血压。1.3.4其它不良反应除了会引起低血钾症、血尿酸增高、勃起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外,利尿剂还可致血糖、血脂代谢紊乱,特别是在应用较大剂量时更易出现,应用小剂量利尿剂后此种副作用已较少发生。用药过程中发生的恶心、乏力等不适时无需停药。二.受体阻滞剂(-RB)受体阻断剂首次报道于1958年,并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的治疗。受体阻断剂作为稳定性心绞痛的初始治疗药物,适用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以及高动力状态的高血压患者。2.1.受体阻滞剂(-RB)的作用机理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较复杂,下列因素均参与其降压作用:.改变中枢性血压调节机理产生降压作用;.阻止突触前膜受体,从而取消血管平滑肌的肾上腺能神经突触前膜受体正反馈作用;.抑制肾小球入球小动脉上受体,能减少肾素的释放,阻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血压的影响,发挥降压作用;.降低心输出量。2.2.受体阻滞剂(-RB)的分类及常用药受体阻滞剂(-RB)的分类及常用药如表2所示。表2.受体阻滞剂(-RB)的分类及常用药类别常用药物1、1受体阻滞剂普茶洛尔(心得安)、噻吗洛尔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博苏、康可)、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受体阻滞剂拉贝洛尔(柳胺心定)1受体阻滞、1 受体微动、扩血管 塞利洛尔2.3.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