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8页
第2页 / 共88页
第3页 / 共88页
第4页 / 共88页
第5页 / 共88页
第6页 / 共88页
第7页 / 共88页
第8页 / 共88页
第9页 / 共88页
第10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多少错误不能重来,第一篇 复习攻略,第三篇 实验题常考题型,第二篇 教材经典实验分析,第四篇 实验设计的高分策略,新高考生物实验专项突破,第五篇 有多少错误不能重来,一、高考实验命题透视,1.近几年高考实验内容在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中均有出现。选择题多直接考查考纲规定实验,而非选择题则迁移考查对考纲规定实验的方法和技巧的综合运用能力。详见下表:,第一篇 复习攻略,浙江高考生物(全国卷)实验试题考情报告,第一篇 复习攻略,浙江高考生物(全国卷)实验试题考情报告,第一篇 复习攻略,浙江高考生物(全国卷)实验试题考情报告,第一篇 复习攻略,2.高考实验命题的变化方向: (1)从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分析向实验设计方向发展。 (2)从验证性实验的考查向探索性实验方向发展。 (3)从常规的实验考查向研究性课题方向发展。 (4)从全新的知识背景材料向课本的经典实验取材考查方向发展。实验难题主要聚集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神经和激素调节、基因工程、生态系统、遗传及育种知识。,二、应对策略,1.夯实考纲规定实验的基础。对于教材每一个规定实验,包括课题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材料用具、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记录、实验结论等,我们都要进行全面复习、深入理解。对于每一个实验的各要素既要全面掌握,又要抓住重点。 2.归类提炼,探寻规律。对教材的基础实验进行分类归纳,动手进行实践操作,研究其中的实验原理、步骤及遵循的原则等。按照实验研究方法和操作技术,教材中的实验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详见下表:,第一篇 复习攻略,第一篇 复习攻略,二、应对策略,第一篇 复习攻略,二、应对策略,第一篇 复习攻略,二、应对策略,3.模仿迁移,拓展运用,在做题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模仿实验,并对相关的基础知识深入分析。,第二篇 教材经典实验分析,实验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能力目标】 1.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感悟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感悟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在20世纪20年代,由于人们已经认识到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而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涵遗传信息,因此,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到了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因此,人们又认为DNA 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那么,到底蛋白质是遗传物质,还是DNA是遗传物质呢? 科学家通过实验给人们作出了确定的答复。,第二篇 教材经典实验分析,实验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 1.实验材料:肺炎双球菌,小鼠,2.实验过程及结果: (1)活R型细菌 老鼠健康 (2)活S型细菌 老鼠死亡 (3)灭活S型细菌 老鼠健康 (4)活R型细菌灭活S型细菌 老鼠死亡 3.实验结果分析:该实验结果证明S型细菌中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但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那么这种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呢?,第二篇 教材经典实验分析,实验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美国,艾弗里) 在肺炎双球菌中有蛋白质、DNA、荚膜多糖等物质,如何来证明哪一种成分是转化因子。 1.实验过程及结果:,第二篇 教材经典实验分析,实验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美国,艾弗里) 在肺炎双球菌中有蛋白质、DNA、荚膜多糖等物质,如何来证明哪一种成分是转化因子。 1.实验过程及结果: 2.实验结果说明:“转化因子”是S型菌的DNA,因转化而来的S型菌能将性状传递给子代,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但是实验中提取出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因此该实验尚不能证明DNA一定是遗传物质。,第二篇 教材经典实验分析,实验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1.材料:T2噬菌体(病毒) T2噬菌体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 由蛋白质组成,而在头部内含 有一个DNA分子。它是一种专 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 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注意:注入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体内,而蛋白质没有进入。,第二篇 教材经典实验分析,实验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2.实验过程: 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核酸; 用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 当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增殖时,对被标记物质进行放射性测试。 3.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怀疑:除DNA外,还有没有其他的遗传物质呢?,第二篇 教材经典实验分析,实验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四)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 结论:在烟草花叶病毒中遗传物质是(RNA)。 小结:在少数RNA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但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仍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二篇 教材经典实验分析,实验二: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特点,【能力目标】 体会科学家探究细胞膜分子结构的历程,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证明,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双层和镶嵌、覆盖和贯穿其中的蛋白质。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由于构成细胞膜的脂双层和蛋白质大多是可以运动的,因而细胞膜是一种流动性的生物膜。,第二篇 教材经典实验分析,实验二: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特点,【例题】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成分,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你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并对其成分进行鉴定。 (1)应选取人的哪种细胞做实验 ( ) A.成熟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中,由于渗透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经过(2)的实验步骤后,再用_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将膜成分分离提纯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如果产生_,可以证明细胞膜成分中含有_。,第二篇 教材经典实验分析,实验二: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特点,【例题】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成分,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你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并对其成分进行鉴定。 (4)若将细胞膜的磷脂提取后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下列能正确反映其分布的图是 ( ),第二篇 教材经典实验分析,实验二: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特点,【例题】2.为了探究温度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下融合,40分钟后,发现融合后细胞膜上的红色和绿色均匀相间分布。有人认为该实验没有完成,请你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补充未完成步骤:_。 请指出可以从哪两个方面来观察实验结果: a._。 b._。 请预测该实验最可能得出的结论:_ _。,第二篇 教材经典实验分析,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核膜等多种膜结构,用以提取细胞膜可以避免其他生物膜的干扰。红细胞置于清水中,因吸水胀破,从而获得细胞膜。利用“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变紫色”这一特性鉴定细胞膜中有无蛋白质的存在。由于组成细胞膜的磷脂既有亲水的极性部分,又有疏水的非极性部分,因此,在水溶液中呈现出A图所示的分布。 2.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这种运动实质上是一种热运动,所以温度升高时,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大。依据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探究温度对膜流动性的影响,可确定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的高低,故实验至少要设置三组(温度低于、等于或高于37),进行相互对照。,解析,第二篇 教材经典实验分析,实验二: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特点,【例题】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成分,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你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并对其成分进行鉴定。 (1)应选取人的哪种细胞做实验 ( ) A.成熟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中,由于渗透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经过(2)的实验步骤后,再用_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将膜成分分离提纯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如果产生_,可以证明细胞膜成分中含有_。,A,清水,离心,紫色,蛋白质,第二篇 教材经典实验分析,实验二: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特点,【例题】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成分,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你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并对其成分进行鉴定。 (4)若将细胞膜的磷脂提取后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下列能正确反映其分布的图是 ( ),A,第二篇 教材经典实验分析,实验二: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特点,【例题】2.为了探究温度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下融合,40分钟后,发现融合后细胞膜上的红色和绿色均匀相间分布。有人认为该实验没有完成,请你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补充未完成步骤:_。 请指出可以从哪两个方面来观察实验结果: a._。 b._。 请预测该实验最可能得出的结论:_ _。,分别将细胞放在温度低于37(如0)、高于37(如60)的条件下重复上述实验,相同时间之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分布的情况,比较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时所需要的时间,第二篇 教材经典实验分析,实验三:光合作用,第二篇 教材经典实验分析,实验三:光合作用,【例题】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请据此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在该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 ( ) A.叶片全变蓝 B.遮光一半变蓝 C.曝光一半变蓝 D.叶片全不变蓝 (2)萨克斯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 ( ) A.将叶片中的水分消耗掉 B.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C.增加叶片的呼吸强度 D.提高叶片对光的敏感度,第二篇 教材经典实验分析,实验三:光合作用,【例题】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