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1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5页 / 共41页
第6页 / 共41页
第7页 / 共41页
第8页 / 共41页
第9页 / 共41页
第1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早期的贸易思想 绝对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一、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国际贸易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出现分工交换思想的古罗马古希腊时代。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就已经记述过,一个女奴隶等于四条公牛,一个铜制的三角鼎等于二十条公牛等。荷马史诗中间接表现出来的经济思想,就反映出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交换的好处。,二、柏拉图论分工和交换,古希腊思想家,(Plato,公元前427347年) 在柏拉图的城邦国时代,每个城邦的经济都相对单一,需要与别的城邦进行交换以获取必要的资源和商品。柏拉图强调,每一个人都有多方面的需求,但是人们生来却只具有某种才能,因此一个人不能无求于他人而自足自立,而不得不有待于互助。他进一步指出,一人而为多数之事,不如一人专心于一事。如果一个人专门作一种和他性情相近之事,他所生产出来的必定较优和较多。所以,一国中应该有专门从事各行各业的人。,三、宗教神学中的国际贸易思想,公元前4世纪的利巴涅斯(Libanius)写到:“上帝没有把所有的产品都赠给地球的每个部分,但他把礼物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到头来人们会力求建立起地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他们需要互相帮助。上帝使贸易产生,从而使所有的人都能共同享受地球上的果实,而无论这些果实是在何处生产的。” 利巴涅斯和他的追随者提出了地理位置不同造成的产品不同。这种观点在17世纪以后被扩展到生产要素禀赋、气候、技能以及偏好不同所产生的不同优势。到了20世纪,则进一步发展成为赫克歇尔俄林的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技术差距理论,里昂惕夫之谜,偏好相似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力理论,战后国际 贸易理论,要素供给比例理论,比较成本理论,绝对成本理论,古典国际 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 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绝对成本理论(),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 Smith),基本思想:每一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交换本国必需的但自己生产又处于绝 对不利地位的产品,从而使本国的土地、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亚当斯密生平简介,亚当斯密(公元1723公元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Adam Smith,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时期亚当斯密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401746年间,赴牛津大学(Colleges at Oxford)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亚当斯密生平简介,1751年后,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不仅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一直到1764年离开为止;这时期中,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而后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3年时认为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饰此书,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17781790年间亚当斯密与母亲和阿姨在爱丁堡定居,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也被任命为苏格兰的海关和盐税专员。1784年斯密出席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任命仪式,因亚当斯密之母于1784年5月去世所以迟未上任;直到1787年才担任校长职位至1789年。亚当斯密在去世前将自己的手稿全数销毁,于1790年7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67岁。,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认为,推动人类进步的主要力量是自私利已的动机,全部人类行为都源于自我保存这一本能。因此,自私自利和雄心勃勃不是恶而是善,它指引人类努力劳动并导致经济繁荣。 在亚当斯密看来,国家应该最低限度地保持它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以便使个人及社会福利达到最大限度。 保证资源得到最有效使用的机制就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一、绝对成本论的论证步骤,分工的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国际经济体只有A,B两个国家,生产X,Y两种产品,使用劳动一种生产要素 双方在其中一种产品生产上所耗费的劳动成本要绝对地低于对方,即在劳动生产率上具有绝对的优势 国内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自由竞争,国际间商品自由流动,但生产要素却不能自由流动 政府的作用被严格地限制,国家主权不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不考虑生产之外的其他成本,如运输费,保险费等,绝对成本理论(),大米产量 所需劳动 (单位) (天数),国 家,铜产量 所需劳动 (单位) (天数),3、贸易产生的基础,技术差别 劳动生产率差别 生产成本差别 商品价格的差别 国际贸易 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导致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从而导致生产成本以至商品价格的不同。这就是贸易产生的基础。,结论,一国生产上的绝对优势来源于该国的自然优势和获得性优势;如果一国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比另一国同类产品的生产成本更低,即处于绝对优势,那么,该国就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这种产品;如果一国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比另一国要高,即处于绝对劣势,则该国就不应该生产这种产品,而是从另一国进口这种产品.这样,两国各自生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并进行交换,从中都可获利.,绝对成本的主要内容,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 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绝对成本理论(),进步性: 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说明了国际贸易贸易发生与发展的必然性。 局限性: 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特殊现象。即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通过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从中取得利益。,中国和美国棉布和小麦的生产可能性(时间单位:1小时),试问:2国能否开展贸易,如何开展,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一、 理论产生的背景,1815年,英国实施谷物法,禁止粮食进口; 围绕谷物法存废展开的激烈论争; 既然英国能比他国更便宜地生产粮食,何需进口? 李嘉图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他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比较成本”的贸易分工思想。,比较成本理论(),代表人物: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基本思想: 在国际分工中,如果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的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仍存在进行贸易的可能性。即遵循“有利取重,不利择轻”的原则。,大卫.李嘉图生平简介,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李嘉图于1772年4月18日出生在伦敦城。李嘉图的父亲是个富裕的证券经纪人,所以,尽管李嘉图并没有正儿八经地上过什么学,但他的父亲却有钱给他请任何他喜欢的家庭老师来给自己讲课。他12岁的时候,就曾被父亲派到荷兰留学,那时候的荷兰,可是全球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两年后,李嘉图回到英国,开始下海,跟父亲经商。26岁时李嘉图以800镑为资本开始独立经营,到42岁退休时,资产达到160万镑。这一数字使他成为当时的头等富豪。 1799年读亚当斯密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参加了当时关于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讨 论,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9年选为下议院议员。,大卫.李嘉图生平简介,如果是这样一路下去,英国不过又多了个天才的证券经纪人而已。然而,李嘉图却爱上了一个跟自己家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姑娘。父亲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年轻气盛的李嘉图跟老父亲闹翻,21岁那年,父亲将李嘉图革出家门。 李嘉图只好独立经营。他已经在证券交易界摸爬滚打了七年,所以,已经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在这些朋友们的帮忙下,他的事业很快就上了正轨。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已经发财致富。据说,在他去世时,他的资产大约价值70万镑(如果折合成现在的货币,可能价值数千万美元),每年还有2.8万镑的收入。他的一个得意之作是在滑铁卢战役前4天,成功地买进大量政府债券,结果英军打败拿破仑,他大赚了一笔。,二、李嘉图的分析切入点,李嘉图敏锐地发现,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在解决下列问题时将面临两难困境: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或者所有商品的生产成本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地位,那么国际贸易还能否发生呢?如果能,那么国际贸易是否对双方都有利呢?这些问题显然已经超出了斯密理论的范畴。在斯密的理论中,鞋匠有制鞋的绝对优势,裁缝有做衣服的绝对优势,两者的分工比较明确。但假如两个人都能制鞋和做衣服,而其中一个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那么应该怎样分工呢?,三、李嘉图的回答,根据李嘉图的理论,这要看两人在两种职业上的劳动生产率相差多少。如果一个人比另一个人在制鞋上强1/3,而在做衣服上强1/5,那么这个较强的人应该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应该去做衣服。 李嘉图引语:“如果两人都能制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一些,不过制帽时只强1/5或20%,而制鞋时则强1/3或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岂不是对双方都有利么?”,比较成本理论(),主要前提假设: 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即22模型 要素和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无任何贸易限制 劳动时间决定价值,所有劳动力同质 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 无运输、保险等费用 收入分配不受贸易影响,比较成本理论(),毛呢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 (单位) (人/年),国 家,酒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 (单位) (人/年),结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所以,每个国家应该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成本理论的积极意义,对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拓展,特别是说明了在各个方面都绝对劣于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参加贸易,而且能够获得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提出的比较优势的思想非常深邃,李嘉图本人只是探索了形成各国比较优势的一个原因,即技术的差别。影响比较优势的因素有很多,而且比较优势还有一个动态化的问题。由此,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后来的贸易理论发展整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即影响比较优势的因素为何。在此基础上,先后产生了赫俄理论、动态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等,但是这些理论无非是阐明了更多的影响比较优势的因素而已。 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作用,如废除谷物法等。,局限性,静态理论,只能说明短期内贸易利益的问题,但是无法将开展国际贸易同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联系起来。 假定前提来与现实相去太远。 李嘉图未能解决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问题 预测了极端的专业化分工,不符合实际情况 忽略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第五节:相互需求理论,小穆勒3岁开始学希腊文,8岁开始学拉丁文,并开始接触几何与代数,9岁开始阅读古希腊文学与历史作品,10岁读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德摩斯提尼的原著,12岁开始学习逻辑,熟读亚里斯多德的逻辑学著作;尤其有重要意义的是,13岁时,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开始阅读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