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技巧 综合题是地理试卷中的答题那么对于这些综合题我应该正确解答呢?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给大家的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技巧欢迎大家学习 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技巧【1】 认真审题准确定位 审题是答好综合题的关键和基础 地理综合题往往在实际区域和虚拟区域内考查地理事物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人文特征及其成因、人地关系等问题具有综合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点体现新课程的思想呼应课改 因此这类题中固然有部分显性条件可以较快读取到另外部分已知条件藏得很深需要仔细研读材料并结合所给图示仔细推敲才能找到这就要求考生理清层次和脉络找出问题关键所在 先审文字材料和题干 文字中常常包含一些基本信息如背景介绍、概念简介、事件的简单经过和结果等题干中则包含了所考查的具体问题如自然地理特征中的气候成因分析、人文地理特征中的区位因素分析、某个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和解决措施等 只有准确审清题目确定所考查的是些方面的知识点才能从头脑中提取出思路答题 再审图示材料 先搞清是考查区域图的辨识还是示意图的理解是曲线图的判读还是结构式图的填写 以区域图为例区域地图反映地理事件的空间分布地理学科内的综合题往往以区域图为载体在区域定位的基础上考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考生对区域不能进行空间识别就难以从区域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更谈不上解决相关问题了 如年天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6题中出现的两个地理区域很多学生识别不出其位置、范围导致了解答该题失分较多 最后不管是文字材料、图示材料还是题干部分内容审题时决不能截然分开必须前后照应、反复推敲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整合知识提炼答案 在审清题目、定出所考区域、理清所要考查内容的前提下就要迅速回归课本、检索所学知识、整理答题思路、多角度全方位组织答案 如对区域工业发展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情况、农业基础、劳动力因素、市场条件、交通条件、技术条件、历史基础、政策因素等九个方面做作答 对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去思考归纳 当然能否顺利形成答题思路主要取决于对主干知识的理解、把握和应用这几年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地图与空间定位、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工农业生产布局、人口与城市化、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 因此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语言精准书写规范 答题时力求心态平稳把握好答题速度合理分配时间 答题中使用规范用语即地理专业名词和术语要准确并避免生活化和口语化用词 如“荒漠化”不能写成“沙漠化”,“台风”不能写成“飓风”、“正午太阳高度”不能写成“太阳高度”等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卷面整洁书写工整杜绝错别字 这些看似小事很多时候却决定了考生是否能得高分 答题完整条理的六大妙招【2】 问题一 1、特征问题: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如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地表植被特征、土壤特征等;人文地理特征如农业生产特征(区位特征、结构特征等)、工业生产特征、交通特征(运输形式、线网的疏密等)、资源特征等 2、地理成因问题: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 如地形成因分析、气候类型成因、气温成因、土壤成因等 3、自然灾害类:包括天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气候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 4、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类:包括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 问题二 1、评价问题:问题常常表述为“作用、意义、影响”等 答题思路:三套答题系统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益统一入手;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辨证阐述;从不同对象的角度来分析(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对不同对象影响效果不同) 例如:迁出地和迁入地(人口迁移、人口城市化)、流出地和流入地(水土流失)、输出地和输入地(天然气、电力) 2、比较问题注意一点:两边都要回答常见:特征比较、区位比较、成因比较、分布比较、结构比较等 3、措施问题回答思路:三套系统对症下药(先找出地理事物或现象成因然后逐一对照找出对策)(技术)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管理措施开源节流(对资源类而言)常见问题例如:河流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环境污染措施生态破坏措施自然灾害措施 4、规律问题地理点:如地带性、非地带性等值线分布特征:数值变化规律、极值分布、走向、疏密、曲直、局部闭合面:形状、大小变化规律:包括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日变化、变化量、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变率大小等 技巧一:审题慎重注重信息获取 试题信息可分为:题目文字信息、图像图标信息、问题信息和答案信息 了解试题信息的呈现方式快速获取、准确解读试题信息明确出题者考查意图是解题的关键 技巧二:注意比较甄别筛选最优答案 在对客观题的答案设置中往往按照思维定式、答题细节、主要地理知识误区、主干考查设置考查内容和答案选项一些试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在两个答案之间差别不大 因此在做客观题时要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思维尽量开阔一些思考问题时辩证一些、全面一些在比较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技巧三:准确空间定位 地理试题以地图为载体定位是入图解题的关键 掌握正确的定位方法有助于理解题意进一步解题 常见的定位方法有:经纬网定位法、自然人文特征定位法、特征地理事物定位法、特殊注记定位法等关键是灵活使用 技巧四:训练思维能力实现问题归类 地理客观题强调对知识理解层面上的能力考查注重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地理主观题更能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设问大体分为以下几类:就图填空:在区域定位基础上的地理事物的再认主要从图或材料中获取信息;原因类问题: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回答;区位因素分析类问题: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环境问题分析: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角度考虑;措施类问题:主要从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四个方面结合实际考虑 技巧五:答题列要点体现层次和主次 列出要点体现层次和主次是针对具体答题而言的是要落实在卷面上的是要答题者将自己的思维表现在规定空间内 我们的答题必须按要点体现在卷面上分出层次而且要将重要的观点写在最前面在书写时还要注意字间距和行间距语言表述要准确、简约、到位 技巧六:适当研究分值确定答案要点 高考地理试题各题目分值设置一般是按要点给分 基于此可以通过研究分值结合问题的设问估测答案要点数目 当然为避免失分可多个方面去答这样失分的几率会相对小些 用“矩阵”法计算地方时【3】 地方时的计算是高考的重点同时也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如何解决这一个难点使学生在考场上做到既快又准呢 下面介绍的这种方法类似数学上的矩阵但又和矩阵不太一样 姑且叫作用“矩阵”法计算地方时吧 假设A地经度为A地方时为a时B地经度B地方时为x 首先这四个量写成下面类似矩阵的格式: AB ax 计算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一、找隐含条件 上述四个量知道了任意三个都能求出第四个 但是这三个量一般不会直接给出往往在隐含条件当中 1.隐含条件是特殊区时: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世界标准时间0经线的地方时 例如高考题第1题:P地(75W)日落时北京时间9点求P地日落时间 隐含条件就是120E的地方时为9点 2.隐含条件是特殊时刻 正午地方时12点;太阳直射赤道时任何地方日出时都是地方时6点日落时地方时18点 例如: 江苏卷第8题:110E的一个学校的地理兴趣小组测量正午影子长度时北京时间几点? 第9题:当3月21日时测量正午影子时正值日出的是 A英国伦敦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 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 二、算经度差排列“矩阵” 1.两地都在东经度或西经度时经度差等于两个度数直接相减 但是注意东经是往东度数增加西经是往西度数增加 所以应该把“矩阵”写成以下格式以保证西边的地点在左边东边的地点在右边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假设E和W分别表示东经度和西经度) W大W小E小E大 a时x时a时x时 2、两个地方一个在东经度另一个在西经度两地经度差等于两个度数直接相加 “矩阵”应该排列成以下格式保证西经度在左边东经度在右边 WE a时x时 三、算出时差得出结果 由第二步求出经度差后除以15得出的结果就是时差X 若x在a左边(即西边)x=aX若不够减则加上24同时日期减去一天 若x在a右边(即东边)x=a+X若结果大于24则减去24同时日期加一天 下面以高考题全国卷第1题为例说明这种方法 题意是: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75W图略)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 问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22时B.14时C.20时D.16时 第一步找隐含条件照片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也就告诉了120E的地方时是9时0分0秒这样就知道了3个量 第二步由于两地为120E和75W所以经度差等于两个数值相加即195 然后排列“矩阵”: 75W120E x9 第三步两地经度差195除以15结果为13即为两地的时差 所以X=913=(913)+24=20 所以答案选C 体;line-height:150%;color:rgb(0,0,0);font-size:14.0000pt;mso-font-kerning:0.0000pt;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