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0页
第2页 / 共210页
第3页 / 共210页
第4页 / 共210页
第5页 / 共210页
第6页 / 共210页
第7页 / 共210页
第8页 / 共210页
第9页 / 共210页
第10页 / 共210页
亲,该文档总共2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普通植物病理学,GENERAL PLANT PATHOLOGY,普通植物病理学 (第二章),普通植物病理学 第二章 植物病原真菌,第一节 真菌的一般性状和分类 第二节 鞭毛菌亚门真菌 第三节 接合菌亚门真菌 第四节 子囊菌亚门真菌 第五节 担子菌亚门真菌 第六节 半知菌亚门真菌,第一节 真菌的一般性状和分类,一、真菌的概念,1什么叫真菌(fungus; pl. fungi),2真菌的主要特征 (1)真核生物 (2)营养方式为异养型 (3)营养体大多数为菌丝体 (4)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有的是纤维素 (5)典型的繁殖方式是产生孢子,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1有益方面 (1)农林业 土壤肥力的积累 菌根真菌 作为生物防治因子(防治病、 虫、杂草) 食用菌等,(2)工业 酿洒 食品 酶工业,(3)医药 抗生素 名贵中药材(如虫草、茯苓等),(4)遗传工程材料,2有害方面,(1)引起植物病害 (减产、降低品质) (2)人畜疾病 (3)产生毒素(毒菌) (4)鱼类水霉病 (5)农产品、用品、用 具、器材霉烂变质,三、真菌的营养体(soma 或 thallus),1营养体的定义,2营养体的基本类型 (1)原质团(plasmodium) 如根肿菌(Plasmodiophora) (2)单细胞(uniocell) 如酵母菌(Saccharomyces)和壶菌(Chytridium) (3)假菌丝(pseudomycelium) 如毕赤酵母(Pichia)和假丝酵母(Candida) (4)菌丝体(mycelium):绝大多数真菌典型的营养体 为菌丝体,如梨孢属(Pyricularia) 和根霉属(Rhizopus),3真菌的细胞结构,(1)细胞壁 (2)细胞质膜 (3)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 (4)细胞核,4菌丝的变态,(1)吸器(haustorium) (2)假根(rhizoid) (3)附着枝(hypophode) (4)附着胞(appressorium) (5)菌环或菌套(constricting ring) (6)菌网(networks loops),5菌组织 (1)疏丝组织(prosenchyma) (2)拟薄壁组织(pseudoparenchyma),有些真菌的菌组织可以形成菌核、 子座和菌索等结构: (1)菌核(sclerotium) (2)子座(stroma) (3)菌索(rhizomorph),四、真菌的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1无性繁殖方式 (1)断裂 (2)裂殖 (3)芽殖 (4)(原生质)割裂,2无性孢子类型 (1)游动孢子(zoospore) (2)孢囊孢子(sporangcospore) (3)分生孢子(conidium) (4)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五、真菌的有性生殖 (sexual reproduction),1有性生殖过程 (1)质配(plasmogamy) (2)核配(karyogamy) (3)减数分裂(miosis),2质配方式 (1)游动配子配合(planogametic copulation) 如低等鞭毛菌 (2)配子囊接触(交配)(gametangial contact)如鞭毛菌(卵菌)和子囊菌 (3)配子囊配合(gametangial copulation) 如接合菌 (4)授精作用(spermatization) 如有些子囊菌和锈菌 (5)体细胞配合(somatogamy) 很多高等真菌,3有性孢子类型 (1)休眠孢子囊(resting sporangium) (2)卵孢子(oospore) (3)接合孢子(zygospore) (4)子囊孢子(ascospore) (5)担孢子(basidiospore),4真菌的性分化及亲和性 (1)同宗配合(homothallism) (2)异宗配合(heterothallism),六、真菌的子实体及产果方式,(一)什么叫子实体(fruitbody)?,(二)产果方式 1整体产果式(holocarpic) 2分体产果式(eucarpic),七、真菌的准性生殖(parasexuality),1准性生殖的定义 2准性生殖的过程 (1)异核体的形成 异核现象产生的原因 突变 菌丝融合 (2)杂合二倍体的形成 (3)有丝分裂交换与单倍体化,八、真菌的生活史(life cycle),1生活史的定义,2生活史的阶段(型) (1)无性阶段(无性态anamorph) (2)有性阶段(有性态teleomorph),3生活史的类型 (1)无性型 (2)单倍体型 (3)单倍体-双核体型 (4)单倍体-二倍体型 (5)二倍体型,九、真菌的分类与命名,1真菌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动物界 (1)两界学说 植物界:真菌,(2)五界学说 植物界 菌物界 动物界 原生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菌物界包括两个门,即粘菌门和真菌门,(3)八界学说 真菌界 动物界 胆藻界 绿色植物界 眼虫动物界 原生动物界 藻物界(假菌界) 原核生物界,藻物界(假菌界):丝壶菌、卵菌 真菌(菌物) 原生动物界:粘菌、根肿菌 真菌界:其它真菌,2真菌分类系统的演变和比较,(1)三纲一类的系统 藻状菌纲 担子菌纲 子囊菌纲 半知菌类,(2)Ainsworth 的系统 真菌(菌物)界包括粘菌门和真菌门,而真菌门包括5个亚门 鞭毛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 接合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真菌5个亚门的主要特征 亚 门 营 养 体 无 性 繁 殖 有性生殖 鞭毛菌 原质团或没有隔 游动孢子 休眠孢子囊 膜的菌丝体 或卵孢子 接合菌 菌丝体,典型的 孢囊孢子 接合孢子 没有隔膜 子囊菌 有隔膜的菌丝体, 分生孢子等 子囊孢子 少数是单细胞 担子菌 有隔膜的菌丝体 不发达 担孢子 半知菌 有隔膜的菌丝体 分生孢子等 没有有性生殖, 或单细胞 但可能进行准 性生殖,3真菌的分类等级,(1)种以上的分类等级 界 (Kingdom) 门(-mycota) 亚门(-mycotina) 纲(-mycetes) 亚纲(-mycetidae) 目(-ales) 科(-aceae) 属 (Genus) 种 (Species),(2)种以下的分类等级 变种(variety, var.) 专化型(forma specialis, f.sp.) 生理小种(physiological race) 菌株(isolate) 营养体亲和群(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group, VCG ) 融合群(anastomosis group, AG),4真菌的命名 双名法:属名 + 种名 + 命名人 如Puccinia graminis Pers.,第二节 鞭毛菌亚门真菌(Mastigomycotina),一、概述,1生活习性和寄性性 (1)水生两栖陆生 (2)腐生兼性寄生专性寄生 (3)引起植物病害类型:根肿病、猝倒病、 疫病、霜霉病,2营养体 (1)原质团单细胞单细胞具假根无隔菌丝体 (2)整体产果式或分体产果式,3无性繁殖 (1)产生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 (2)鞭毛类型:茸鞭、尾鞭 (3)鞭毛结构:“9+2”型,4有性生殖 (1)休眠孢子囊 (2)卵孢子,5分类 (1)根肿菌纲 (Plasmodiophoromycetes) (2)壶菌纲 (Chytridiomycetes) (3)丝壶菌纲 (Hyphochytridiomycetes) (4)卵菌纲 (Oomycetes),二、根肿菌纲(Plasmodiophoromycetes),1形态特征,2分类 只有1个目-根肿菌目(Plasmodiophorales)、一个科-根肿菌科(Plasmodiophoraceae),3重要属、种 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a)和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icae):引起十字花科根肿病,三、壶菌纲(Chytridiomycetes) 1营养体 (1)单细胞(有些有假根) (2)无隔菌丝 2无性繁殖 (1)形成游动孢子囊(有或无盖) (2)游动孢子后生单尾鞭 3有性生殖:产生休眠孢子囊 4 重要属、种 节壶菌属(Physoderma) 玉蜀黍节壶菌(P. maydis):玉米褐斑病,四、卵菌纲(Oomycetes),(一) 特征和特性 1习性:水生两栖陆生; 腐生兼寄生专性寄生 2营养体:无隔菌丝体 3无性生殖:双鞭毛孢子 4有性生殖:卵孢子;藏卵器,雄器 5细胞壁:含有纤维素,(二)分类,1主要依据 (1)菌体形态 (2)卵球数目 (3)游动孢子类型 (4)生活习性,2本纲分为4个目,其中与植物病害有关的有2个目:水霉目(Saprolegniales)和霜霉目(Peronosporales),(三)水霉目(Saprolegniales),1主要特征 (1)藏卵器内含有1至多个卵球 (卵孢子) (2)孢子囊有层出现象(proliferation) (3)游动孢子(双鞭毛)有两游现象 (diplanetism),2分类 本目分4个科,最重要的是水霉科(Saprolegniaceae),3重要属、种 (1)水霉属(Saprolegnia)和寄生水霉(S. parasitica):引起鱼类水霉病 (2)绵霉属(Achlya)和稻绵霉(A. oryzae):引起水稻烂秧病,(四)霜霉目(Peronosporales),1主要特征 (1)每个藏卵器中只形成一个 卵孢子 (2)游动孢子无两游现象 (3)孢子囊呈菌丝状或呈洋梨 形、球形、卵圆形等,2分类,主要根据孢囊梗和孢子囊的形态特征,尤其是孢囊梗的特征来分类,分为 4科: (1)腐霉科(Pythiaceae) (2)霜疫霉科(Peronophthoraceae) (3)霜霉科(Peronosporaceae) (4)白锈科(Albuginaceae),3腐霉科(Pythiaceae),(1)主要特征,(2)重要属、种 腐霉属(Pythium) 和瓜果腐霉(P. aphanidermatum) 病例:西葫芦绵腐病 疫霉属(Phytophthora) 和致病疫霉(P. infestans) 病例:马铃薯晚疫病,4霜疫霉科(Peronophthoraceae),(1)主要特征 同步形成孢子囊,与霜霉科相同; 有性器官及不明显的卵周质,在人工培养基可生长,以与腐霉科相近; 孢囊梗多级有限生长,不同于腐霉科和霜霉科。,(2)重要属、种 本科只有一个属,即霜疫霉属(Peronophthora),下含一个种,即荔枝霜疫霉(P. litchii), 为害荔枝花序和果实引起霜霉病,造成花腐和果腐,在荔枝产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5霜霉科(Peronosporaceae),(1)主要特征,(2)重要属、种 孢囊梗的形态特征(分枝特征)是分属的主要依据。 本科中与植物病害关系最大的属是霜霉属(Peronospora)、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单轴霉属(Plasmopara)、盘梗霉属(Bremia)和指梗霉属(Sclerospora)等5个属。,霜霉科重要属形态特征的比较 霜霉属 假霜霉属 单轴霉属 盘梗霉属 指梗霉属 孢囊梗 二 叉 状 主 干 单 轴 二 叉 状 主轴粗短 锐角分枝 单轴分枝 直角分枝 锐角分枝 顶端二叉 分枝 小枝末端 尖 细 尖 细 平 钝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