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急管理知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突发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二、突发事件具有哪些特点?突发事件具有四个明显特点:一是突然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带有很强的随机性,暴发突然,蔓延迅速,始终处于急速变化之中,容易引发连锁反应。二是不确定性。突发事件各有各的情况,很难对某一个事件的形成、发展、演变给出一个明确的客观判断。三是社会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势必会给事发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失,并很快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四是决策的非程序化。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必须打破常规,省略很多程序,由现场指挥员直接决策,负责指挥处置,而不能按部就班地层层召开会议研究。三、应急管理的内涵和具体内容是什么?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应急管理是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可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过程。四、应急管理机制包括哪几个方面?应急管理机制包括隐患排查监控机制、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信息报告和共享机制、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 第二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 一、突发事件应对法是什么时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共7章70条,是一部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原则和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的重要法律,能够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二、为什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了提高社会各方面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迫切需要在认真总结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宪法制定一部规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共同行为的法律。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三、突发事件如何分类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把突发事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四、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是如何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五、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原则是什么?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六、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城乡应急基础设施和应急避难场所、排查和治理突发事件风险隐患、组建培训专兼职应急队伍、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和应急演练、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等方面内容。七、国家突发事件预警制度的内容是什么?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八、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止突发事件发生?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为交通工具和有关场所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并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有关单位应当定期检测、维护其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正常使用。九、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有哪些?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人员救助、事态控制、公共设施和公众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措施。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依法采取强制隔离当事人、封锁有关场所和道路、控制有关区域和设施、加强对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等措施。发生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突发事件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的应急措施。十、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信息报告做了哪些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信息。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信息报告员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十一、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信息发布做了哪些规定?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暂停其业务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许可证;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对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十二、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发生突发事件的单位应如何应对?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十三、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公民应履行什么义务?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十四、突发事件事后恢复与重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一是采取或继续实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二是评估损失,制定恢复重建计划,修复公共设施,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三是上一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损失和实际情况,提供资金、物资支持和技术指导,组织其他地区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支援;四是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五是查明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评估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十五、不履行法定职责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本法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根据情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或者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造成后果的;未按规定及时发布突发事件警报、采取预警期的措施,导致损害发生的;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不当,造成后果的;不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的;未及时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恢复重建等善后工作的;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应急救援资金、物资的;不及时归还征用的单位和个人的财产,或者对被征用财产的单位和个人不按规定给予补偿的。十六、对单位或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有何规定?单位或者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单位或者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部分 胶南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解读 一、胶南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胶南市人民政府于2009年2月11日修订、印发了胶南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南政发20099号)。总体应急预案主要包括总则、组织体系、预警预测、应急响应、后期处置、应急保障及宣传教育、培训和演习等七部分内容。二、胶南市突发事件分类总体应急预案将胶南市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大类15分类35种类。四大类 十五分类 三十五种类 自 然 灾 害 水旱灾害 洪涝、干旱 地震灾害 地震 地质灾害 泥石流、滑坡、采矿塌陷 海洋灾害 海啸、风暴潮、海洋生物灾害(浒苔、赤潮等) 气象灾害 台风;浓雾、沙尘天气;寒潮、低温、冰雪天气;暴雨、雷电、冰雹天气 植物病虫害 较大森林病虫害疫情 事 故 灾 难 安全事故 危险化学品事故;矿山事故;建筑工程事故;特种设备事故;道路交通事故;海上事故;道路桥梁事故;火灾;森林火灾;燃气事故;供水排水事故;供热事故;供电事故;通信线路和通信设施事故;地下管线事故;人防工程事故 环境污染事故 突发较大环境污染事故 公共卫生事件 较大传染病疫情 鼠疫、炭疽、霍乱、SARS、流感等 较大动物疫情 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食品安全 群体食物中毒 职业危害 职业病 社会安全事件 较大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骚乱事件;较大群体性非法上访事件;公共场所滋事事件 较大刑事案件 较大恐怖事件和刑事案件 涉外突发事件 涉外突发事件 三、应对突发事件坚持预防为主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各相关专项指挥部、相关部门和镇(街道)要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及时收集、汇总各类风险前兆信息和突发事件信息;按照突发事件可能发生、发展的等级、趋势和危害程度,各相关部门要对各类风险进行研判,及时提出预警建议;预警信息发布后,各相关部门应立即作出响应,进入应急工作状态,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履行各自职责。总体应急预案还提出,加强预测预警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公安、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气象、地震、市政公用、环保、林业、水利等部门的数字化监控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资源共享,逐步建立完善全市跨部门、跨行业的应急指挥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四、应急响应要按程序运作应急响应是总体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是及时、高效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保证。总体应急预案要求,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向市政府应急办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等级、事件发展趋势、已采取的措施和后续进展情况等。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分级响应。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由市政府应急办报请市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启动相应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负责事件的具体指挥和处置。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由相关专项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