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道德内化与道德品质的形成赣榆县金山小学 李家玉摘 要学校道德教育的知行脱节,成效甚低为社会所关注。本文想通过课堂教学与师生关系的改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在掌握学生心理机制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感化,促使其做一个有道德良知与道德创新的人。关键词道德内化;道德形成;道德实践;道德创新一、 道德自律与道德创新的客观要求当前我们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显得苍白无力,没有说服力,是因为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注重传授与灌输而不注重道德的熏陶与内化,我们一直从道德的外在形式即道德规范对学生进行道德约束,而不是从学生的内在心理机制进行道德教育,致使道德教育不能转化成自觉意义上的行动。我们学校的德育造成了学与做、知与行严重脱节,道德说教取代了道德内化,强调道德认知而忽视了道德情感,强调道德的外在功能-顺从与遵守,而忽视了道德的内在功能-创新与突破,而要做到道德创新与突破,首先要做到道德自律,道德自律是指道德主体自觉地对所认知的道德命令的绝对认同,并通过自己的自觉行为表现出来的内在要求。道德主体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完全是自觉自愿的行为,是个人意志自由的表现1。而学校德育重在强调个人对已有社会规范的遵守,轻视对陈规陋习的革新,不敢对传统道德中不利于个性发展的道德规范进行批判,也不敢承2认学生对新道德的认同,强调秩序的精神与合作的精神,而忽视以激励人奋发向上、谋求发展的自由精神和竞争精神2,从而造成在校学生对德育的实效性产生怀疑,进而不相信道德的价值与尊严,无视道德的原则与规范要求。由于学校德育没有真正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与道德创新,他们一旦走上社会,受到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与影响,就会使他们在学校所受到的道德教育转瞬坍塌,为此我们必须要利用学校的人文优势与主导价值优势建立起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与道德良知,切实使学生产生道德自律行为。由于学生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强,更能敏锐地发现传统道德中保守、陈旧、落后的一面,容易超越现成的道德体系,做先进道德的探索者、创造者,勇于突破陈腐的传统与规范,为新道德的确立开辟道路。二、 学生道德内化的心理机制要想对学生的道德进行内化,形成道德自律,就必须了解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过程。皮亚杰通过对儿童道德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一个人道德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这两个方面。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能按社会规定的准则公正地、公道地对待别人。他进一步地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皮亚杰认为在权威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处于他律阶段,而在可逆性阶段,他们达到了基于遵从新的道德关系,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自律,处于自律阶段,而公正阶段,儿童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在可逆性的自律阶段上发展起来了,他们与3成人关系由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而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柯尔伯格通过对儿童品德发展问题的研究提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1)道德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一部分;(2)道德判断能力与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有关;(3)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有巨大的刺激作用,人的道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的支配。他用道德两难论方法来研究道德的发展。在他的三水平六阶段说里的最后阶段,他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这也是个人品德形成过程中的最高阶段3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把道德教育看作是一门情感教育,而不是科学的智性教育。三、 促进学生道德的内化过程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更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发挥政治思想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品德形成与人格完善,努力把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统一起来,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矛盾统一起来,把学生与外界相互作用矛盾运动统一起来,将课内的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对道德规范的服从与制约变为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并敢于打破传统道德规范中陈旧陋习,促进个人道德品质的提高,从而成为社会主义的富有强烈时代气息的新型的人。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运用平等、和谐、知行一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道德内化。1道德两难法4道德两难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做出的行为从道德价值的不同角度与立场来看,会出现道德上两难判断,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行为的作出不是简单用一个道德标准就可衡量或仿效的。在政治课教学中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与特定环境的道德两难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去作出价值判断,让学生自己去直觉、体验与接受。如何设计道德两难问题并进行教学呢?步骤如下:(1)呈现两难故事;(2)让学生察觉问题的两难性质;(3)学生写下自己暂时的决定与支持理由,并据此对学生加以分组;(4)全班共同讨论;(5)教师归纳整理4。这里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归纳整理时不要作出明确肯定的价值判断,这样会导致学生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还是老师说了算。因为这样做,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内化,要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领悟、判断与选择。比如一个学生想考研究生,可家里十分困难,上大学时父母就靠卖血供他上学,如果继续求学,又将给家里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他找个工作就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并能供自己的弟弟上学。这显然是一个道德两难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按照上述的步骤进行教学,尽量设一个平等、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到精神的愉悦与兴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对生活的理解来认识道德的两难性质,并以此作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能不能帮助这个学生寻找更好的途径走出道德两难的困境,不仅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更是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会生存。52情感熏陶法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首先是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正派的人,无论是在言行举止与做人准则上都要能成为学生的榜样与楷模,只有这样,才会打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转化。如果一个教师对教学态度不端正,为人不正派,虚伪与不诚实,就很难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政治教师更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一致,不能在学生面前讲的头头是道,而私下却是个伪君子,这样如何能教育好学生?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形成并培养起来的,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相对比较稳定,除了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结成的师生关系之外,更是一种朋友关系,合作关系。但现实情况师生关系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呢?据沃建中、林崇德等人的调查,中学生与父母和教师的交往水平从初一到初二迅速下降,到了高中阶段与父母的关系有所改善,但与教师的关系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6。这不能令教师们的反思,而政治教师由于多年的说教,与学生的关系基本上处于一种紧张、敌对、不信任与互不相扰的状况,不承认这个事实,就无法进行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而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改变教育观念,在政治课教学能做到与学生平等相处,共同提高;其次要爱护学生,这种爱不是老鸡对小鸡的爱,而是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切实能在学习上、生活上给学生以关心与指导;再次要以自己的人格去感染他们,人格才能培养人格,通过自己良好的行为举止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只要通过个人努力6就可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如果一个政治教师连这样的信念都没有,就谈不上对学生的道德熏陶与人格培养。朱小曼教授在情感性人格素质漫谈中说:我对孩子也常常喋喋不休地进行说教,但后来发现这些说教对其基本没用,而更多的还是我们的言行,如对工作的态度等方面在影响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人格熏陶,才能潜影默化地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内化。3道德实践法道德实践不同于一般的劳动或活动本身,而是从一般的劳动和活动中寻求道德价值与意义。由于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疏离,对学生的生活毫不关心,对社会中各种现象的漠视,使得我们的德育只停留在空头说教上,而对道德实践的目的、内容与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形成师生共同的道德实践活动,又怎么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行为呢?我们经常发现在学校或在其他的活动中教师充当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在一旁指手划脚,命令学生干活,之后自己到办公室里吹牛或做其他的事,这是道德实践的反常现象,这样怎么能教育学生做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呢?政治教师要利用课外时间积极参加学生开展的一切活动,利用活动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了解与沟通,利用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感受到道德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规范,更是人内在的一种需要,在道德活动中体验精神的愉悦与合作的愉快。为此在道德实践中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协调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道德的实践者与参与者,通过实践活动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需要-一种追求更高生活目标与7理想人格的需要。三是师生要敢于面对社会的挑战。在任何时候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合力的结果,而社会这个因素对中学生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新闻媒体传播的价值导向对学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由于社会十分复杂,各种价值观念相互冲撞、磨擦与斗争,有时教师也感到十分困惑,更不用说心理还不完全成熟的中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社会生活中一些典型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引到课堂上来和学生一起加以讨论、认识与提高,而不是回避社会现象中所包含的负向价值的东西。这样做有利于学生道德自律的形成与道德创新,只有敢于面对社会的挑战,才能与学生一道去分辨社会生活中真善美与假丑恶,也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与抵抗能力。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思想影响巨大,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由于他们的生理与心理都还不十分成熟,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引导,共同实践,运用道德智慧与情感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反对说教,用平等、民主、合作和开放的姿态引导与感化学生,引起学生在心理上对道德产生依恋感、信赖感与愉悦感,从而把道德规范转化成内在的心理机制,并在道德自律的基础上进行道德创新,做一个有良知有创新意识的新型的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