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5页 / 共52页
第6页 / 共52页
第7页 / 共52页
第8页 / 共52页
第9页 / 共52页
第1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乡美,最美是那家乡的水 清晨太阳照,莲花水中睡 金珠银珠一串串哎 月儿向湖坠. 家乡美,最爱是那家乡的水 阿哥水边坐,琴声柳树醉 阿姐阿妹洗衣忙哎 笑声多清脆! 家乡美,家乡美! 最美是那柔柔的家乡水 水边的风儿轻轻吹 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飞 远方的游子请你快快回!,家乡美,最美是那家乡的人 天天都唱歌,年年都欣慰 一方水土一方情哎 生在心里的根 家乡美,家乡美 最美是那柔柔的家乡水 水边的风儿轻轻吹 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飞 远方的游子请你快快回 家乡美,家乡美 最美是那柔柔的家乡水 水边的风儿轻轻吹 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飞 远方的游子请你快快回,第四课 屈原小导游,谁是金牌小导游,1、热爱家乡, 愿意宣传家乡 。 2、口齿清晰,能说会道。 3、能细心、耐心、有礼貌地对待每一位游客 。 4、了解家乡的景点知识,知道一些关于景点的美丽传说。,当好小导游应该具备的条件,如何写导游词呢?,习惯用语自我介绍, 欢迎词。,整体介绍 概括性, 趣味性。,重点讲解 针对性, 知识性, 趣味性, 口语化。,招聘题一:,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金牌小导游,欢迎您远方来的客人!,招聘题一:,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兵书宝剑峡,又名米仓峡。位于新滩和香溪之间,长约4公里。在峡谷北岸陡崖石缝中,看去好似放着一个像书卷的东西,传说是诸葛亮的“兵书”。兵书石的下面突起一根上粗下尖,竖直指向江中,酷似浮雕的一柄宝剑的石头,这是“宝剑石”。这段峡中之峡,被人们称之为“兵书宝剑峡”。,招聘题一:,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兵书宝剑峡”简介,经过考古学家的实地考证,所谓“兵书”,乃石半山腰古代悬棺葬的遗物。有一位采药人,腰系长绳,从山顶垂直下落进入穴中,打开悬棺,从中取出铜碗、铜剑等物。所谓“宝剑”,是绝壁上突出的岩块,它是石灰岩沿着垂直发育的节理崩塌垮塌而形成的,这里峡门如屏,高达千米,江面宽仅百余米。峡谷两岸,绝壁千寻,仰望天空,云天一线,俯视江流,怒江一束。兵书宝剑峡之下就是青滩,又名新滩或新崩滩。滩长0.5公里,落差8米,木船下滩,如箭离弦,木船上滩,比登天难。葛洲坝修建后,长江上游水位抬高,青滩消失,各种船只都能畅通无阻。 2003年6月3日三峡大坝蓄水水位达到110米,淹没了兵书宝剑峡(还有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的传说 天上阴符定不同,山川终古傲英雄。奇书末许人间读,我驾云梯欲仰攻. 相传诸葛亮人川时,路过三峡,曾将他亲撰的一部兵书和一柄宝剑,藏于江边难于攀登的峭壁之上,让后世有胆略的勇士去取。上面这首诗就是后人咏颂此事的作品。此外,也有人认为:“兵法在一心,兵书言总固,弃置大峡中,恐怕后人误”。诸葛亮用兵,素来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随机应变,从不拘泥于书本。因此,为着不误后人,才决定将他自己所写的兵书,弃置于峡谷中,也不无道理。 今天人们从香溪顺流而下,约五、六里,便可在江北绝壁上,看到当年诸葛亮所弃的那部“兵书”和那柄“宝剑”。,其实,所谓“兵书”,却是半腰岩隙中的几块匣状物体,乃是古代的岩棺葬;所谓“宝剑”却是一柱岩石,不过乍看起来,却象一柄直插在激流中的浮雕巨剑! 兵书宝剑峡本名白狗峡,又称铁棺峡,棺木峡,米仓峡。据舆地纪胜载:“白狗峡在秭归县东二十里,亦称狗峡,又名鸡笼山。两岸壁立,白石隐见,状如狗。”在“兵书宝剑”的斜对面,峡口悬岩下有一岩洞,乱风时尘土顺着石孔漏入岩下,好象常年堆积着的粮食。传说是诸葛亮当年屯粮的米仓。兵书宝剑峡长约4公里,峡内有白沱和小青滩扼守于峡的南北两岸。1978年曾在小青滩挖出一尊屈原石像,系明嘉靖年间的遗物。现已移至秭归县屈原纪念馆。,兵书宝剑峡另一种传说,秦朝末年,楚汉战争中,刘邦手下有谋士叫张良,他熟读兵书,足智多谋,垓下一战,歼灭了项羽的精锐部队,项羽单骑逃到乌江,自刎而死,于是楚亡汉兴,张良死后便将兵书宝剑藏在这里。据记载,唐雅州(今四川雅安)刺史王果舟经峡中时望悬岩中有物似棺,曾令人攀登察看,见岩间棺内骸骨尚存,因又名“铁棺灵迹”,一称铁棺峡。近代也有采药人从山顶吊入石穴,并从棺中取出铜剑等文物,更证实所谓兵书,乃是古代巴人岩棺葬之遗迹。,2003年6月3日三峡大坝蓄水水位达到110米,秭归县文化旅游局和屈原纪念馆的文物专家,从绝壁岩缝中取出了“兵书”-悬棺,藏匿千年于绝壁上的谜底在三峡库区蓄水一百一十米后被揭破,文物专家在第一口棺木中没有发现文物,在第二口棺木中发现八件铜质矛,矛上有人头像,很精致。还有一件文物像半边胡芦。棺中文物排放位置整齐,分为前三件、中三件、后三件。第三口棺木中藏有一米见方长的宝剑一把,上面好像有文字记载。另有铜头木尾弓箭数支。每口棺木头都有两个孔,据说是悬挂悬棺时用的。棺木两边尚有红黑白色的花纹。据参与发掘的工作人员说,那可能是油漆涂制的,非常考究。目前,被抢救的文物被陈放在秭归屈原纪念馆。,“兵书”揭秘,链子崖景区位于长江西陵峡南岸,屹立于兵书宝剑峡和牛肝马肺峡之间,因“链子锁崖”而得名。在神秘的北纬30线上,西陵峡兵书宝剑峡峡口,有一座布满裂缝的大山壁立大江,这就是名闻遐迩的链子崖。链子崖早年名叫“锁住山”、“锁山”。,归州志山水载:香溪“东流三里为兵书峡,又名白狗峡。峡南石壁中折,广五尺,相传有神力关锁,历久不坠,谓之锁山。” 锁住山有一个民间传说:古时候川江有一条龙,妄想去东海与龙王决一雌雄,称霸海上,于是从川江上游出发,一路大发淫威,直向东海扑去。没想到一头撞在兵书宝剑峡的宝剑上,被大禹的镇江宝剑斩掉了头颅。这条没了头颅的龙,疼得撞到南岸山脚下,把南岸上大山撞了几十条裂缝,差点就倒下来堵住了江心。幸亏南海观音巡游到此,解开罗裙带,抛向山岩,才拴住了摇摇欲坠了山岩。锁住山上一个叫杨坪的小村落,古来就居住着几十户人家。上面的人进出,唯一的通道就是先人们在峭壁上打造的一行石窝。脚窝仅能放下一只脚,出脚时不能出错,否则你欲进不能,欲退不得。,因此在翻越这山之前,人要在岩下烧香拜佛,并且还要放开嗓子吆喝一阵,以免和上面下来的人遇于途中。而即使这样,也常常有人从此跌入湍急的江流。清代的一个商人捐银打造了铁链,安置在百多米的绝壁上,把脚印凿成了可以行走的道路。从此,这一座山便被叫 成了链子崖。 在历史的长河中,链子崖一直充满着一种神秘的色彩。 链子崖的神秘其实在于新滩一带是一个古滑坡体。链子崖上的裂纹其实是由于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作用。据历史记载,自东汉永元12年以来,新滩发生过大规模滑坡21次。滑坡曾造成长江2次断流(1921年,1985年)。链子崖上从猴子坡到筲箕洼、雷劈石,有250万方破碎的岩石。从下仰望链子崖,可见纵横交错的裂纹。而顶部最大的裂缝宽6到7米,深100多米,给人以摇摇欲坠之感。有人比喻那是高悬在兵书峡上的一把达摩克斯剑。,链子崖险情自1964年被发现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湖北省有关单位成立了治理川江航道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学者在链子崖开展了长达数十年的地质勘察、研究工作。湖北省岩崩滑坡研究所进行了数十年的监测。1988年,国家科委、省政府等单位向国务院递交了治理链子崖工程的可行性报告。1989年,国务院总理李鹏批准了这个报告,并拨治理专项基金1100万元,用于链子崖工程治理可行性研究。国务院并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李绪鄂任组长、国家计委和湖北省政府领导任副组长,由财政部、交通部等八位副部级领导任成员的中国历史上级别最高的地质灾害治理领导机构链子崖工程治理领导小组。,199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准了由无数地质、设计、施工专家的共同努力完成的链子崖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批示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由地矿部负责组织实施。1995年,治理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治理工程结束。173根巨型铁链铆固五万方危岩体。链子崖更加名符其实。 2 001年,秭归县政府修建沿江公路时,打通了链子崖隧道。他们为了不忘先人们攀登链子崖的艰难,在原来的路段上恢复了早已废弃的铁链。,牛肝马肺峡景点(一),游船过了新滩,(下行一段后)在江北的岩壁上垂下两块赭黄色岩石,其中一块形如牛肝,另一块状似马肺,所以被称为“牛肝马肺峡”,峡谷紧挨兵书宝剑峡,是地下水中的碳酸钙沉淀而成的钟乳石。贴士:现在,牛肝石还保持原样,而马肺峡被清 光绪二十六年(1900)侵入西陵峡的英帝国主义军舰炮轰两岸岩石,打掉了马肺的下半部,造成了马肺残缺不全,同时也留下了英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大好河山的罪行。郭沫若同志在过西陵峡二首中以“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的诗句谴责了英帝国主义侵略我国蹂躏大好河山的罪行。,牛肝马肺峡简介(二),西陵峡上段,西距秭归香溪约15公里处,在新滩与崆岭滩之间,又名马肝峡,全长4.5公里,千仞绝壁,隔岸相峙,大有束长江为一线之势。船过新滩,下行不远,在千奇百怪的岩壁间,江北有两块重叠下垂的赭(zh: 红褐色)黄色岩石,一块形如牛肝,一块酷似马肺。这段峡谷即以“牛肝马肺”而命名。过去的“马肺”上,长有一株古松,船在远处即可看到,俨如峡中的卫士,成为天然的航标。,“牛肝”“马肺”的成因,全长4.5公里。其山形上凸中凹,遮蔽阳光,使江面显得幽森。两岸崖间岩穴中泉流众多,若珠似线,长流不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各种奇形怪状的钟乳石,悬在崖壁间,看去岌岌可危,实则安然无事。其中,尤以北岸两团重叠而悬的钟乳石最为有趣。它们一团形似牛肝,一团形似马肺。“牛肝马肺峡”即因此而得名。,“牛肝马肺”切割保存,“牛肝马肺”切割保存,新华社三峡工地月日电(记者 陈新洲 皮曙初 张先国)船过三峡坝区上游的崆岭滩,进入两岸悬崖对峙的峡谷。忽见两艘工作船紧贴江北的崖壁,船上装着吊车,几十个工作人员围着一块形状像牛肝的岩石正在施工。 “牛肝马肺峡到了,那一块就是著名的牛肝石。”记者乘坐的隆祥号游船船长韩庆荣大声喊了起来。牛肝石其实是由几块大小不一的岩石层叠而成,酷似牛肝,悬挂在刀砍斧削的峭壁上。在它的右下方还有一块形如肺状的岩石,叫做马肺。牛肝马肺峡因此而得名。其实都是地下水中的碳酸钙沉淀而形成的钟乳石。,记者一打听,才知道那两艘靠在牛肝石下面施工的船只,是湖北秭归县有关部门正在抢救文物。他们准备用切割机将牛,肝切下来,迁移到三峡大坝旁边的凤凰山上保护和陈列。据说秭归县库区抢救和保护的文物,有很大一部分都将移居凤凰山。此时我们的游船离牛肝石只有三四米远,那“千年阴雨淋不朽,万载烈日晒不干”的自然奇景,离上涨的江水只有四五米高了。如果不切割下来,大约只需一天多时间就会永远被江水淹没。与牛肝石相隔不远,有一丛小树林在悬崖峭壁间显得格外葱郁,树丛已紧贴上涨的江面了。一阵微风拂过,江面泛起层层细波,树丛的倒影将波光映成一片墨绿色。韩庆荣告诉我们,树丛下面就是马肺石。牛肝依旧,马肺却只剩下一小半。原来,在清光绪年(年),英帝国主义的军舰侵入西陵峡,炮轰两岸岩石,打掉了马肺的下半部。残缺的马肺已被江水淹没。 “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郭沫若在过西陵峡诗中满怀激愤之情,谴责了帝国主义者践踏蹂躏我国大好河山的罪行。如今,一库清水已经淹没了残缺的千年马肺,那一段屈辱的历史也随之没入浩淼的江波之中。,(顺浩浩长江而下,进入雄奇险峻的西陵峡约3公里处的秭归新滩镇,有一片层层叠叠、参差迤逦的青砖古屋,这便是长江三峡地区最典型最有特点的新滩古民居),新滩,又名青滩。位于长江西陵峡的兵书宝剑峡下游约4.5公里(现湖北省秭归县屈原镇)处。归州志曾记载此处“始平坦,无大滩”。东汉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第一次崩山,后又崩山数次,从而形成滩礁数百余米的新滩险阻,新滩从而成为长江中上游的转运港和物资集散地。,清乾隆年间起,长江木船业发展迅速,新滩转运及商贸随之兴旺,南北两岸便出现层层叠叠、参差迤逦的青砖古屋群,其中不乏建造豪华又极具特色的深宅大院。悠悠岁月,历尽沧桑。,1985年6月12日,新滩发生特大滑坡,新滩北岸的古民居群毁于一旦,留下的新滩南岸的数十栋民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