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7页
第2页 / 共107页
第3页 / 共107页
第4页 / 共107页
第5页 / 共107页
第6页 / 共107页
第7页 / 共107页
第8页 / 共107页
第9页 / 共107页
第10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1,职业环境与健康,第四章,主讲教师:张凤梅 专业: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Email:fengmeizhang2003 2012.10.24,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2,内容,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 第二节 生产性毒物和职业中毒 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 第四节 物理因素及其危害,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3,生产性粉尘、可吸入性粉尘、呼吸性粉尘、尘肺 (pneumoconiosis)、矽肺(silicosis)的概念。 从哪几方面控制生产性粉尘的危害? 空气动力学直径定义及其卫生学意义? 矽肺的病理类型。 矽肺的诊断原则。 矽肺的主要X线改变。,思考题,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4,内容,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 第二节 生产性毒物和职业中毒 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 第四节 物理因素及其危害,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5,一、概述,(一)物理因素分类: 气象条件 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热辐射 噪声和振动 电磁辐射 非电离辐射 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和射频辐射 电离辐射 、X射线和中子五种 超声、次声、工频电磁场、超重、失重、超高压直流电场,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6,气温(The atomospheric temperature) 气温是指空气被加热的程度,常用摄氏(Centigrade)或华氏(Fahrenheit) 。 t=(tF-32)5/9 tF= t 1.8+32 适宜的温度:夏季 24-28 冬季 19-22,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7,生产环境中的气温决定于: 大气温度 生产中的热源 太阳辐射 人体散热等,热源通过传导、对流使生产环境中的空气加热,并通过辐射加热四周物体,形成第二次热源,扩大了直接加热空气的面积,使气温升高。,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8,气湿(Humidity) 指加入到空气中水蒸气的量,以相对湿度来表示。 相对水蒸气量(%)= 实际水蒸气量/饱和水蒸气量100 80%为高气湿 30%为低气湿,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9,气流(air flow, m/s) 形成气流的原因:温差 风压 生产环境中的气流受外界风力和厂房中的热源、通风设备送风和吸入气流及物体机械运动所形成的气流的影响。,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10,热辐射(heat radiation) 热辐射主要指红外线和一部分可视线而言。 太阳 各种熔炉 生产环境 开放的火焰 熔化的金属等 红外线不直接加热空气,但可使周围物体加热,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11,1)正辐射:当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时,物体向人体传递热辐射而使人体受热,称为正辐射。 2)负辐射:当周围物体表面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时,人体向周围物体辐射散热,称为负辐射。,热辐射(heat radiation),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12,2019/10/21,12,负辐射,正辐射,热源辐射能量(E)KT4,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13,(二)物理因素特点:,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14,二、高温,(一)高温作业相关概念 高温作业: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以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基础,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 生产性热源:在生产过程中能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中间产品或产品等。 高温车间:一般将热源散热量大于23W/m2的车间称为热车间或高温车间。,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15,(二)高温作业来源及职业接触,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车间; 机械制造的铸造、锻造、热处理车间; 陶瓷、玻璃加工的炉窑车间; 火力发电厂、轮船的锅炉间。,印染、缫丝、造纸企业的液体加热 或蒸煮作业;潮湿的深矿井作业; 屠宰、肉食加工业。,建筑、搬运、露天采矿以及 各种农田劳动等,来源及职业接触,干热作业,湿热作业,夏季露天作业,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16,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干热型) 特点: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 人体受到对流热和辐射热的作用。,只作用于体表但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使全身加热。,除作用于体表外,还可作用于深部组织对人体加热的作用更大更快。,炉前工,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17,高温、高湿作业: 特点:高气温、高气湿,而热辐射强度不大。,高温矿井,印染厂,缫丝车间,屠宰车间,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18,夏季露天作业,特点:高温与热辐射联合作用环境(受太阳直接辐射以及来自地面和物体二次热辐射),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19,(三) 高温作业对机体健康的影响,A,B,C,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20,1机体生理功能的适应性调节,体温调节热平衡公式:SM-ERC1C2 S:机体热蓄积变化;M:代谢产热;E:蒸发散热; R:辐射获热或散热;C1:对流获热或散热;C2:传导获热或散热 水盐代谢出汗失水(出汗量)、失盐(尿盐含量 5g/24h) 循环系统心输出量;收缩压 ,舒张压稳定,脉压差 消化系统血供 ,消化液分泌 ,消化酶活性 ,蠕动 神经系统运动中枢抑制,肢体准确性、协调性差,反应速度慢 泌尿系统尿量减少,尿液浓缩,肾负荷加重,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21,热适应(heat acclimatization) 人在热环境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适应或耐受的现象。降低产热、增加散热 HSPs(heat shock proteins) 脱适应 deacclimatization,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22,1、概念: 高温环境下机体因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acute heat-induced illness) 。,高温作业所致疾病中暑,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23,致病因素:气温高、气湿大、气流小、热辐射强、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 诱发因素: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体弱、肥胖、尚未产生热适应。,高温作业所致疾病中暑,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24,高温发生火灾,某部官兵救火中暑,运动员中暑,沙漠探险者被困1人中暑身亡,炎热夏天户外活动中暑,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25,热射病(heat stroke) 热痉挛(heat cramp) 热衰竭(heat exhaustion),2、中暑的类型及临床表现,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26,热射病(heat stroke) 人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制紊乱所致。其临床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可高达40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27,高温作业工人突然发生热射病高热昏迷,热射病,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28,热痉挛(heat cramp) 由于高温过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其临床特点是骨骼肌突然痉挛,并伴有收缩痛。痉挛以腓肠肌等四肢肌肉和腹肌为多见。痉挛发作多对称性,自行缓解,患者神志清醒,体温正常。,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29,西安高温持续导致多人发生热痉挛,热痉挛,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30,热衰竭(heat exhaustion) 多数认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皮肤血流的增加不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或血容量的相应增加,导致脑部暂时供血减少而晕厥。发病一般迅速,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休息片刻即可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31,夏季作业工人突然发生热衰竭进行救治,热衰竭,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32,中暑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33,按照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41-2002),将中暑诊断分为三级。 中暑先兆:头昏、头痛、多汗、口渴、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稍高或不高。 轻症中暑:面色潮红、大量流汗、脉搏快速、肛温升高至38.5,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重症中暑 出现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之一者,或混合型者。,3、中暑的诊断,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34,先兆与轻症中暑: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补充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仁丹、霍香正气水,有循环衰竭倾向的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点滴。,4、中暑治疗,重症中暑:转移中暑者至阴凉通风处,并迅速送医院。 院前急救措施: 给患者降温,如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也可将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若病人出现发抖,应减缓冷却过程(警告:应每10分钟测1次体温,不允许体温降至38.3)。 不要给患者大量饮水; 对于抽搐的要确保不因抽搐造成其他伤害; 呕吐者,要侧卧。,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35,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36,中暑的医疗救治原则,1)物理降温:敷 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2)药物降温:氯丙嗪 2550mg+4500ml 0.9%NS静滴,1-2h滴完。密切观察体温、血压和心脏情况,肛温38 停止给药。 3)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补液不应过多过快。补液量24h控制在1000ml-2000ml,一般不超过3000ml。 4)其他:适量补充Vc和VB1,积极防治休克、脑水肿。,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37,1. 制定高温作业卫生标准 车间内工作地点夏季空气温度规定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四)防暑降温措施,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38,2.防暑降温措施 技术措施 合理设计工艺流程、隔热,通风降温等。 卫生保健措施 供给饮料、补充营养;个人防护;加强医疗预防。 组织措施 加强领导,改善管理,严格遵照国家有关标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根据气候特点,适当调节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39,三、噪声( noise),我国国家安全生产发展规划(2004-2010)中指出“全国有1000万工人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其中约有1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疾病”。 根据1979-1981年全国9省、市和2个部的9个行业噪声危害调查结果,建工建材、钢铁、铁路交通和机械行业噪声污染重,近50%超过90dB(A);电子、化工、食品、造纸和纺织行业次之(35%超90dB(A))。根据当时90dB(A)的国家标准,有50%的工人在超标噪声环境中工作。,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40,噪声源,卫生学(第七版)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41,1、噪声 卫生学概念: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 物理学概念: 频率和强度无规律地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声音。,(一)基本概念,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其频率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