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挥情感功能促进语文教学摘要:教学过程是由师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这两条经纬线交织而成的信息传输和接受过程。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体,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挥情感的感染、迁移、调节等功能,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要努力发挥教师自身情感的作用,以情动人,做到“三爱”,即爱工作、爱学科、爱学生。其次,要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环境,以境生情,做到三点:发扬教学民主;精心设计导语;借助朗读、表演、音乐、图画等手段引人入境。再次,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以情激情,做好“挖掘情感”“把握形象”“品味语言”这三项工作。关键词:情感;促进;教学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活动。因为教学活动的双方是处于教育主导地位的教师和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所以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是由师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这两个经纬线交织而成的信息传输和接收过程。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体,其性质与特殊功能决定了语文教学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阵地,文道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教学中认知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也是构成教学中情感现象的三个源点,而教材因素处于主导地位。故本文着重结合自己的教学认识与实践,以浙教版义务教材为例子,谈谈语文教师应如何运用情感功能,促进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一、努力发挥教师自身情感的作用,以情动人。情感具有感染功能,即一个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施予影响的效能,这好似物理学中的“感应”现象,再加上青少年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自身的情感是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具体地说,为师者必须具有“三爱”情感,即热爱教学工作、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热爱自己的学生,这是衡量一个教师个性心理品质是否健全的重要内容。教师工作是一个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无私献身精神的工作,语文教师肩负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任,更应潜心于本职工作,这种情感对学生有耳濡目染的影响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考虑的是如何教好自己所教的学科,而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所教学科的情感对学生的影响。其实,教师的这种情感经情感的感染功能的作用,会引起学生的情绪体验,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对教材冷漠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其所讲述的材料好像和学生之间隔着一堵墙”、“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他的学生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书籍的感情”。总之,情感的感染与迁移功能启示我们:为师者要舍得进行“感情投资”,因为,“教师的爱对优良的教和学能发生多么巨大的影响,是难以令人置信的”(西班牙教育理论家维夫斯语)。二、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环境,以境生情。情感最主要的是具有调节功能,即情感(非智力因素)对个体的认知操作活动(智力因素)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会影响认知活动的效果。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等良好的正情绪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使人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思维灵活,有助于内在潜能的充分展示,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对学习起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而痛苦、恐惧等不良的负情绪则使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会降低智力操作的水平。因此,教师要善于控制、调节学生情绪,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特别是课堂氛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特别是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就是调动学生感情,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为作品中的形象、意境、乃至情节、结构、词句打动,所感染,诱发其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深入理解课文。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精心设计,使学生能自然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感情氛围,领略语文课本中蕴涵的美好情感,使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得到提高。三、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以情激情。现行语文教材文质兼美,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情感世界。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就是说,文章的每一个表象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映和结晶。因此,为了达到以情促知、知情并茂的目的,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并运用文章内在的“激情”,有目的地去激发学生在感情上与作品的共鸣,撩拨学生“入情”、“悟道”,从而发现并体验美好的情感,这是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的途径之一。具体操作时要做到:(一)、挖掘“情感”。1、要充分展示语文教材中的显性情感因素。首先,教师备课时要善于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因为,要使自己在教学中用教学内容所含的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自己必须首先被这种情感打动与感染。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种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其次,要在备课时设计好表达情感的言语。如上送牛奶的好爷爷时,在进行听说训练后,我以这样的结束语感染学生:诗人藏克家的诗歌有的人中有一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送牛奶的爷爷就是虽死犹生的人。学了本文,我们进一步懂得了人生的价值是什么。2、要善于挖掘隐性情感因素。如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性文章的教学,重在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方法、语言的准确性,但教师也应努力渗透思想情感色彩。如上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时,在学生理解了电脑的多种功能及说明方法后,我因势利导,插入了一段简短的谈话:电脑虽好,但要靠人脑创造。青少年是二十一世纪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因此从小要爱科学、学科学,争取创造出具有更多功能的电脑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补充与课文有关的课外材料,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语文教材中所选的篇目中有些课文,学生未曾感受到当时的情景,故有必要介绍作品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如鲁迅的最先与最后,不讲清写作背景,学生就不能感受作者针对时弊,反对中庸,提倡改革、创新和韧性战斗,争当“中国将来的脊梁”的精神。另外,也可鼓励学生收集与课文有关的文字或图片材料。如上扶摇直上九天时,让学生收集我国火箭与卫星发射材料,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把握“形象”。托尔斯泰说过:“艺术形象是生动的感情力量的负荷者。”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之所以感人,重要的就在于它成功地反映或表现了生活中的具体形象,集中、典型地再现了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负荷”着“生动的感情力量。”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要自觉地引导学生去了解、感受、把握众多的具体形象,使学生为形象所负荷的“生动的感情力量”所感染,或崇敬,或爱戴,或同情,或惋惜,或鄙夷,或蔑视,一一激荡于心。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打动学生,并使学生乐于接受课文内容与写作技巧。“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语文教材中记叙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深刻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能激发学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三)、品味“语言”。文学是借语言来雕塑描写的艺术。秦牧语:文学是语言艺术。语文教材就是通过文字向学生传输语文知识的,若忽视了课文中的语言,形象便是一种空架子,又怎能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呢?故语文教师要以语言为切入点来分析处理教材,重点是引导学生赏析文情并茂的精彩语段、关键词句,体会蕴涵在内的深刻人生哲理与丰富思想情感。总之,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情感的感染功能诱发阅读主体(学生)凭借作者所提供的审美客体(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课文语言所提供的间接形象显现在自己的脑海中,让心灵参与进去,作者发生感情上的共鸣与交流,产生情绪体验的高涨,悄悄然进入作品的特定环境,“沉醉在作品里面”,从而更深地理解课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