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目 录 一.概念及名词解释2 二.我国法定职业病的类别3 三.粉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4 四.噪声的分类、危害及防护措施.5 五.职业禁忌症 7 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8 七.怎样识别压力、 如何调节压力 17 附:职业健康试题及答案.18 1 一、概念及名词解释 (一)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 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组织 (以下统称用人单 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 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构成职业病防治法所称的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要件: 1、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营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 素而引起的,其中放射性物质是指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发出的 射线、 射线、 射线、 射线、中子射线等电离辐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在上述 四个要件中,缺少任何一个要件,都不属于本法所称的职业病。 (二) 、什么是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 种危害。 (三)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那些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 物理、 生物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四) 、职业病是如何发生的 劳动者接触到职业病危害因素,并不一定就会发生职业病。 造成 职业病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作用条件,同时受一定的个体危险因素的 2 影响。其中作用条件包括: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时间和接触的 强度;个体危险因素包括: 遗传因素、年龄和性别的差异、 营养缺乏、 其他疾病和精神因素、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或个人习惯。 (五) 、职业有害因素的来源 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 对职业人群的健康、 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条件或 要素,统称为职业有害因素。职业有害因素是导致职业性损害的致病 原,其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有害因素的性质和接触强度等。职业 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性有害因素 :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 (2)物理性有害因素 :包括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高 低气压等),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 射频辐射、激光等)、电离辐射( 射线、射线、射线、射线、 中子射线等); (3)生物性有害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 真菌、寄生虫及某些植物性花粉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不合理的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职 业心理紧张、体内个别器官或系统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姿势 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 3 自然环境因素(如太阳辐射) 、厂房建筑或布局不符合职业卫生 标准(如通风不良、采光照明不足、有毒工段和无毒工段在同一个车 间内)和作业环境空气污染等 二、我国法定职业病的类别 根据中华人民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我国法定职业病共分十 大类 115种疾病,具体如下: 第一类、尘肺(13 种疾病) 1、矽肺 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 6、 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 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 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第二类、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疾病)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3、外照射慢性 放射病 4、内照射放射病5、放射性皮肤疾病6、放射性肿瘤7、放 射性骨损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10、放射复 合伤 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 可以诊断的其 他放射性损伤。 第三类、职业中毒(56 种疾病)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 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 6、铊及其 化合物中毒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9、磷及其 化合物中毒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11、铀中毒 12、砷化氢中毒13、 4 氯气中毒14、二氧化硫中毒15、光气中毒16、氨中毒 17、偏二甲 基肼中毒18、氮氧化合物中毒19、一氧化碳中毒20、二硫化碳中 毒 21、硫化氢中毒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23、工业性 氟病 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25、四乙基铅中毒26、有机锡中毒 27、羰基镍中毒28、苯中毒 29、甲苯中毒30、二甲苯中毒31、正 己烷中毒32、汽油中毒33、一甲胺中毒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 其热裂解物中毒35、二氯乙烷中毒36、四氯化碳中毒37、氯乙烯 中毒 38、三氯乙烯中毒39、氯丙烯中毒40、氯丁二烯中毒41、苯 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42、三硝基甲苯中 毒 43、甲醇中毒44、酚中毒45、五氯酚(钠)中毒46、甲醛中毒 47、硫酸二甲酯中毒48、丙烯酰胺中毒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50、 有机磷农药中毒51、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52、杀虫脒中毒53、 溴甲烷中毒54、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55、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 病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56、根据职业性急性 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 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 第四类、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 种疾病) 1、中暑2、减压病3、高原病4、航空病5、手臂振动病 第五类、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 种疾病) 1、炭疽2、森林脑炎3、布氏杆菌病 第六类、职业性皮肤病(8 种疾病) 1、接触性皮炎2、光敏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变病5、 痤疮 6、溃疡 7、化学性皮肤灼伤8、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 5 (总则) 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第七类、职业性眼病(3 种疾病) 1、化学性眼部灼伤2、电光性眼炎3、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 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 第八类、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 种疾病) 1、噪声聋2、铬鼻病3、牙酸蚀病 第九类、职业性肿瘤(8 种疾病)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苯所致白 血病 4、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所致肝 血管肉瘤7、焦炉工人肺癌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第十类、其他职业病(5 种疾病) 1、金属烟热2、职业性哮喘3、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4、 棉尘病 5、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三、粉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一)粉尘的危害 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 并能够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 颗粒。 电厂的生产性粉尘主要产生于锅炉燃烧的煤尘、燃料运煤系统、 贮煤场及制粉系统、 厂房内设备检修、 清扫、保温材料、除灰系统等。 我国卫生标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允许浓度为 4mg/m3(连续工作8 小时平均接触粉尘浓度),呼吸性粉尘为 3.5mg/m3,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为4mg/m3。 在粉尘允许浓度的环境场所工作, 人体对吸入呼吸道的粉尘可自行清 6 除,其清除方式为:沉积在呼吸道的粉尘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清除:呼 吸道的黏液纤毛系统和肺泡巨噬细胞吞噬作用。气管壁上的纤毛在向 咽喉方向摆动时, 可将阻留在气道壁黏液层中的尘粒移出;黏附在肺 泡腔表面的尘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成为尘细胞,大部分尘细胞通过阿 米巴样运动及肺泡的缩张转移至纤毛上皮表面,在通过纤毛运动而清 除。如果长期在超浓度粉尘的环境下工作,人体就无法全部清除吸入 呼吸道的粉尘,长期以往, 就会导致两肺出现进行性的、弥漫性纤维 组织增生,进而影响呼吸机能以及其他器官功能出现不可逆的病变, 称为尘肺病。该病以呼吸困难、咳嗽、胸闷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者 可丧失劳动能力、心衰甚至死亡。 (二) 防护措施 防护八字方针: “ 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 革” 指技术革新、改进工艺流程,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 “ 水” 即湿式作用,是一种经济易行的防止粉尘飞扬的有效措施;(应 有喷淋装置)。 “ 密” 即密闭尘源; “ 风” 即抽风除尘;(除尘器) “ 护” 即个人防护;一是在粉尘作业环境需带防尘口罩。二是注意个人 卫生,勤换工作服,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 管” 即维护管理,建立各种制度; “ 教” 即宣传教育; “ 查” 是环保部门坚持日常粉尘检测, 每年外请具有职业病检测资质的 7 监测机构对所有粉尘作业区域进行一次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 改;对接尘人员每一年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 四、噪声的分类、危害及防护措施 (一)噪声的分类 按照噪声随时间的分布情况可分为: (1)连续性噪声:连续性噪声可分为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 随时间变化,声压波动小于3dB 的称为稳态噪声,否则即为非 稳态噪声。 (2)间断噪声:间断噪声又称为脉冲噪声,即声音持续时间小于0.5 秒,间隔时间大于1 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40dB 的噪声。 电力系统生产现场的噪声主要分布于锅炉零米、汽机零米、 燃料 运行、磨煤机等工作场所,属于连续性稳态噪声。 (二)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每周工作 5d,每天工作 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 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每周工作日不是5d,需计算 40h等效声级,限值为85 dB(A),见下表。 8 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接触时间 接 触 限 值 dB(A) 备注 5d/w,=8h/d 85 非稳态噪声计算8h 等 效声级 5d/w,8h/d 85 计算 8h 等效声级 5d/w 85 计算 40h 等效声级 (三)噪声的危害 1、对听觉系统的影响 听觉系统是人体感受声音的系统,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最早引 起人们的注意。 直至目前,噪声危害的评价及噪声标准的制订等主要 还是以听觉系统损害为依据。 (1)暂时性听阈位移暂时性听阈位移是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 起听阈变化, 脱离噪声环境后, 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恢复到原来的水 平。 (2)永久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是指噪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听阈升高。 (3)噪声性耳聋职业性噪声耳聋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 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噪声性耳聋是噪声 对听觉长期影响的结果,是法定的职业病。 (4)爆炸性耳聋在某些生产条件下,如进行爆破,由于防护不当 或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 可因强烈爆炸所产生的振动波造成急性听觉 9 系统的严重外伤,引起听力丧失,称为爆炸性耳聋。这种情况根据损 伤程度不同可出现鼓膜破裂,听骨破坏,内耳组织出血,甚至同时伴 有脑震荡。患者主诉耳鸣、耳痛、恶心、呕吐、眩晕,听力检查严重 障或完全丧失。 2、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听觉器官受噪声后,经神经传入大脑,在传入过程中,经脑干网 络结构时发生泛化, 投射到大脑皮质有关部位, 并作用于丘脑下部植 物神经中枢,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反应。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睡 眠障碍和全身乏力等神经衰弱综合征,还有的表现记忆力减退和情绪 不稳定(如易激怒等) 。临床检查可见脑电波的改变。此外,可有视 觉运动反应时潜伏期延长, 闪烁融合频率降低, 视力清晰度及稳定性 下降等。自主神经中枢调节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为皮肤划痕试验反应 迟钝。 3、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在噪声作用下,心率可表现为加快或减慢,心电图ST段或 T 波 出现缺血型改变。 早期可表现为血压不稳定, 长期接触较强的噪声可 以引起血压升高。脑血流图呈现波幅降低、流入时间延长等,提示血 管紧张度增加,弹性降低。 4、噪声对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影响 有人观察了实验动物或接触噪声工人的免疫功能,发现免疫功能 降低,并且接触噪声时间愈长,变化愈显著。 5、噪声对消化系统及代谢功能的影响 10 在噪声影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