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7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波兰的经济转型,波兰简介,波兰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四次改革,波兰的经济转型,目录,1,2,3,首都:华沙(Warsaw) 面积为31.27万平方公里。 位于中欧东北部,北濒波罗的海,西邻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东北和东南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相连。,自然地理,一、波兰简介,国旗,白色不仅象征古老传说中的白鹰,而且还象征着纯洁,表达出波兰人民渴望自由、和平、民主、幸福的美好愿望;红色象征热血,也象征着革命斗争取得胜利。,红、白两色是波兰人民喜爱的传统颜色,也是国旗之颜色。 白鹰象征波兰人民不屈的爱国精神。,国徽:红色的盾面上绘有一只头戴金冠、舒展双翼的白鹰。,1918,1939,1944,1989,至今,第二共和国时期,社会主义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共和国时期,第一次改革(1956年1959年):“波兰式道路”的探索,第二次改革(19601970年):哥穆尔卡的再次改革,二、波兰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四次改革,第三次改革(19711975年):“大经济组织”体制改革,第四次改革(19821989年):“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模式”,改革背景,1956年,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的“非斯大林化”。波兰是第一个挑战莫斯科统治的东欧国家。它就成功地摆脱了斯大林政权,成为共产主义阵营中“最自由的兵营”。 1956年6月,波兰发生了著名的波兹南事件。波兹南柴盖尔斯基机车车辆厂的工人因对提高劳动定额,取消累进计划工资制的做法不满,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遭拒绝后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与警察发生冲突,据统计,有54人死亡,200多人受伤,数百人被捕。,第一次改革:“波兰式道路”的探索,1956年8月4日,波兰统一工人党决定撤销对原波共领导人哥穆尔卡等人的批判和谴责,并将其从监狱里释放出来。 同年10月19日,哥穆尔卡当选为中央委员。在苏波两党会谈中,哥穆尔卡反对苏联对波兰内政的干涉和压力,坚持走“波兰自己的道路”。,波兰正式开始了 “波兰式道路”的探索。,改革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核心。 措施: 将国家下达给企业的包罗万象的指标减为八项,以改变计划管理权过于集中的状况; 将部分企业的领导权下放给省市; 在企业内部实行工人自治制度; 对工资制度作了调整,设立了工厂基金,实行第十三个月工资制。,第一次改革(1956年1959年):“波兰式道路”的探索,结果: 工业生产以每年9%的速度稳步增长,居民生活用品的生产增长速度加快,三年间,实际工资增长约25%。 1959年,形势转变:积累过高,消费基金比重下降,农业欠收。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改革开始停顿。 由于改革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党内和社会上反改革力量未被消除,改革派难于争取到群众,结果初步的改革措施未能全面贯彻。 1959年底,改革最终失败。,第一次改革:“波兰式道路”的探索,第二次改革:哥穆尔卡的再次改革,改革重点: 进一步减少指令性指标,突出盈利指标的作用; 建立自负盈亏的联合公司,来领导一组同类企业; 把国家投资拨款改为银行贷款,收取固定资产使用费; 加强计划的科学性; 重视使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 放松国家对外贸的垄断,准许少数有条件的工厂进行外贸活动,并可从出口利润中提取15%的外汇作为该厂的出口资金和工厂基金。,结果: 未能从根本上扭转50年代末的被动局面。投资增长速度继续加快,前五年,第一部类生产增长为55%,第二部类只有37%。后五年,经济仍呈下降趋势,国民收入在1966年到1968年的增长率不到7%,1969年到1970年只有4%,农业也不景气。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均不断下降,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 1970年12月,政府关于大幅度提高46种商品价格的决定,成为工人上街游行示威和罢工的直接导火线,引发“十二月事件”。哥穆尔卡被迫下台,改革宣告破产。,第二次改革:哥穆尔卡的再次改革,第三次改革:“大经济组织”体制改革,在12月20日举行的五届七中全会上,解除哥穆尔卡第一书记职务,由盖莱克继任党的第一书记。 盖莱克政府推行闻名于世“高速度、高积累、高消费”的所谓“三高政策”。,改革措施: 1972年1月1日,波兰全面取消了农副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合同收购制。 同年7月1日,政府决定对所有的个体农民及其家属实行免费医疗制度。 1973年1月1日起,开始在化学工业和轻工业等部门的下属经济单位中试行综合性的新经济财政体制,亦称“大经济组织体制”。,第三次改革:“大经济组织”体制改革,主要内容: 在试行新经济财政体制的单位,中央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指标仅限于下列三个方面: 1、出口商品的销售值; 2、国内市场上的商品供应额; 3、投资的最高限额。 联合公司等大经济组织在投资、工资、就业、定价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新经济财政体制的基本原则是,把类似净产值的“增产值”作为确定企业工资基金的基础;把利润作为计算企业发展基金和领导干部奖励基金的基础。,第三次改革:“大经济组织”体制改革,改革结果: 20年代初期,波兰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由于没有把体制改革放在重要位置,改革实质上只是把部分行政管理权从中央下放给大公司,企业仍然缺乏活力。 高福利、高工资,使消费基金膨胀,资金奇缺。消除这一矛盾,波兰大量向国外借款。到1980年底,累计借债达230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安全线”。这导致外汇收支失衡,经济陷入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的陷阱。 70年代后期,供求矛盾更加尖锐,波兰政府只得最后使用调价这一招。其结果是诱发了1976年的“拉多姆事件”。这标志着第三次改革失败。,第三次改革:“大经济组织”体制改革,第四次改革: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模式,1980年7月1日,波兰政府宣布提高“特殊(议价)肉店”的肉和肉制品价格,提价幅度为4060%。全国30多家工厂工人罢工,抗议肉价上涨,要求增加工资,政府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其他工厂也纷纷进行罢工,要求提高工资,引起全国性连锁反应,工人罢工此起彼伏,团结工会在罢工浪潮中崛起,政局开始动荡不安。,第四次改革: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模式,改革方案: 实行党政分离,政企分离,中央计划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体制; 取消对企业的一切指令性计划指标,给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平等发展的权利; 对企业实行自主、自治和自负盈亏的“三自”原则; 价格改革方面,以建立完全的市场定价机制为目标,大幅度削减补贴和调整价格,逐步放开对价格的管制。,三、波兰的经济转型,1、波兰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 2、波兰经济转型的历程 3、波兰经济转型的特点 4、波兰经济转型的成果,1、波兰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波兰国土面积31.27万平方公里,人口3864万,居前苏联以外的中东欧转型国家之首,在整个前东欧“阵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剧变前,波兰经济发展在前东欧地区属于中上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与匈牙利不相上下,而高于包括前苏联在内的其余“阵营”国家。,1、波兰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经济水平虽属中上,但产业结构较落后。 波兰虽然早已完成工业化,但直至20世纪80年代,仍有近30%左右的劳动力务农,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 波兰农业的优势主要是“进口饲料出口肉”的畜牧业。 第二产业中,采矿冶金业所占比重很大,是波兰转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波兰是世界第四大产煤国,与煤有关的冶金、电力、化工、矿冶机械等产业具有突出的地位。而这些产业均为大型国有托拉斯,集中程度高,转型困难,再加上市场有限、污染严重、高新技术含量低,属于“夕阳产业”。 因此,波兰除体制转型外,还面临着严重的技术改造与产业重组等结构性问题。,在东欧国家中,波兰与捷克属于“前共产党时代”就具有民主传统的国家 波兰在中世纪就实行“贵族民主”性质的自由选王制,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复国以来,波兰一直实行共和制,除了19世纪亡国期间受俄德奥三个宗主国王朝的专制统治外,自由民主的历史传统比捷克更悠久。 在文化传统上,法国对波兰的影响甚至大于俄德奥三个宗主国,无论宗教还是民主理念,波兰均类似法国,二战前一直有“斯拉夫人的法兰西”之称。 在转型中不仅在公共资产处理过程即“私有化”过程中,公众参与程度高,而且在已经私有化的企业中,工会、雇员持股、社会保障责任等“欧洲式的”社会民主色彩也相当浓郁。,1、波兰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波兰的经济学界一直是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大本营,是东欧最早开始实践所谓“市场社会主义”的两国(另一国是南斯拉夫)之一。 二战前,奥斯卡.兰格在20世纪2030年代西方的“社会主义论战”中卓有建树。战后社会主义时期,兰格等人回国,又培养了W.布鲁斯等一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家,主张实行模拟市场、有限计划等经济改革政策。 在这种条件下,波兰在1956年后就中止了集体化,以后一直没有再搞公有制农业,与南斯拉夫并列成为仅有的两个保留了“小农”(家庭农场)制度的东欧国家。,1、波兰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波兰的经济学界一直是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大本营,是东欧最早开始实践所谓“市场社会主义”的两国(另一国是南斯拉夫)之一。 波兰的工业经济也很早就在奥斯卡.兰格和布鲁斯等人倡导下进行放权让利的试验。 波兰经济的外向程度也相当高,在20世纪70年代波兰实行大举借债、大进(口)大出(口),追求高速度、高积累、高福利的路线,使整个经济体系不仅参与“社会主义国际分工”,而且与西方经济的联系也相当密切。 80年代体制内改革气候形成后,“市场社会主义”更逐渐成为波兰剧变前经济思想的主流,并对波兰经济产生实际的影响。,1、波兰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剧变前的波兰经济虽然长期不景气,但为了求得稳定,民众的社会福利水平却相对较高,特别是在农业领域。 一方面,剧变前的波兰实行家庭农场制度,农业受到旧体制的束缚较实行集体化的其它东欧国家为轻; 另一方面,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和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允许,政府在70年代就为农民建立了发达的社会保障。1972年全国农民实行公费医疗,1978年全国农民实行退休制。,1、波兰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对波兰而言,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一方面摆脱了旧体制的束缚,而取得自由,是机会;另一方面也失去了旧体制提供的保护,是代价。 波兰农民正处于这种束缚少保护多的体制中,脱离它的过程摆脱束缚之利少,失去保护的代价却很明显。 波兰农民在转型过程中则表现得比城里人更保守。波兰恰恰又是农民力量比较强大的国家,农民人口占总人数的1/4左右,而且组织程度高。虽然剧变时,波兰农民党脱离旧体制下的统一战线与团结工会结盟,加速了政治剧变的过程。 但在此后的经济转型中,农民党却成了最为“保守”的力量。它不仅转而与左派结盟,反对实行激进改革的团派政府,甚至比左派(“前共产党人”组成的社会民主党)在经济问题上更为“守旧”,特别倾向于经济保护主义。,1、波兰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团结工会的影响 团结工会所代表的产业工人组织程度高,剧变前,工会是颠覆旧体制的主要力量,但到了经济转型时期,工会力量的强大却使得转型中的博弈过程变得极为复杂。 “工会吓跑投资者”是波兰转型期的突出现象。 波兰许多大企业的私有化方案往往反复多次,都不为工会所接受,使产权改革过程极为艰难。 由于工会势力的强大,波兰在企业产权改革中不能不顾及企业内部职工的利益。 可以说,在“工会掌权”的条件下走向培育“资产阶级”的市场经济,是波兰转型的突出的特点之一。,1、波兰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2、波兰经济转型的历程,1989年的波兰,经济形势严峻,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率高达2000%,GDP下降,外债高达490亿美元,国家几乎丧失支付能力。 同时商品极度匮乏,供需缺口越来越大,人们购物排队时间越来越长,整个经济失去了活力。 波兰市场化改革失败的原因很复杂,其中最关键的是无法忍受的短缺型通货膨胀。,2、波兰经济转型的历程,东欧剧变后,1989年9月团结工会政府接受了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的建议,对经济采取了所谓的“休克疗法”,同年10月政府通过了一项使波兰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纲领,其中指出,对波兰的经济必须进行根本的体制变革,其目的是建立类似发达国家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 这是“休克疗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