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板块式”思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专题研讨活动资料1、关于板块式阅读教学设计基点的思考主讲人:林玉兰2、课前导学板块的有效设计主讲人:陈青3、课外阅读指导课各课型板块设计的探讨主讲人:徐兰珠关于板块式教学设计基点的思考201210.东台市第一小学 林玉兰“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余映潮老师从中学语文教研员的角度,在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的教学设计思路。“板块式教学设计” 着眼于服务广大基层教师,紧贴一线语文教学的实际,能够给一线基层的语文老师以最直接的指导与帮助,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语文课堂繁杂无序的问题,让教师有一种可操作性,给人以看得见、想得到、用得着的感觉,体现了一种思考与领悟的和谐、积累与整合的和谐、高效与创新的和谐。我认为:诵读、积累、实效是板块式教学体系服务语文、服务学生、服务教学的最好体现。一、诵读让触及灵魂的情感激荡语文的天空“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但近年来,在众多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中,“读”往往被教师认为太占时间,不利于表现教师风采而人为地淡化或弱化。实际上,一堂好的语文课,诵读会给师生的情感带来强烈的冲击,师生双方都被感动的场面是经常可以见到的。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文为依托,以读为媒介,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深沉处还它个深沉,欢悦处还它个欢悦,似滔滔江河,如涓涓泉水,像幽幽琴声,若融融春光,把书面的无声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艺术。读中要含情,读中要融情,读中要诱情;让学生在听中悟情,听中入情,听中动情,听中生情,达到水乳交融、和谐共振的境界。教师一定要有析读课文、研读课文、赏读课文、巧读课文的方法与能力,在诵读中让学生从审美对象中获得美感,增强审美情趣,陶冶高雅情操。余老师认为“要将朗读教学的设计上升为美读,提升学生气质,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作品的特色与情感”。 因为朗读教学是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它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朗读能加强记忆,有益于健康;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所以千姿百态的“读”成为了板块式教学把握教材内容的一种手段,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教读;析读;品读;研读;辨读;评读;说读;写读;听读;背读;不同的文本、不同的对象设计出了“小步轻迈、角度多姿”的朗读要求:沁园春雪吐字要有力度;纸船读出温婉的调子,读出水一样的柔情;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读;口技用说书一样的形式来读。可以说,朗读不仅仅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习的学习热情,也不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穿插,更重要的是因为朗读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课文教学中语感的和主题的,联想的和创造的,审美的和道德的教育内容,就都融于朗读之中了。二、积累让充满智慧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堂“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是板块式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也是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的重要保证。它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过程要形成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也有内容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评价,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大视野、多渠道、大容量、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实实在在获得知识的体验,具备教育智慧,对文本资源巧妙地进行整合。余老师认为“能力呈线条状,知识呈板块状;知识一旦聚集,便显现出力量与质量”。语文知识、语言材料、语言模型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累就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有了丰富的积累,自己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才能厚积而薄发,才能形成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将课文中最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的“点”提炼出来,让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得”。这些“点”在我们的课文中是很多的,如词的积累可是常用雅词、成语与词组、近义与反义词、叠词等;句的积累可从修辞句、描写句、评析句、哲理句方面寻找;段的积累分成秀美的绘“景”文段、精美的咏“物”文段、生动的写“人”文段、小巧的抒“怀”文段、含蓄的述“感”短文等;能力的积累可品析篇章的安排、文章的概括、语言的品味、手法的欣赏、阅读的感受。语文教学需要我们要时刻注意搜索、提炼、组合,学会拼接知识,当要求学生把同一类的语言材料一点一点地进行聚集,一个一个的“点”就铺展成为很美很美的一“片”,学生就有了一个语言材料的“板块”。 只要我们随时去发现与创造,“厚积”何愁不能“薄发”。三、实效让高效美感的结构改变教学的思路“培养语文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追求的第一个目标;发展学生智力,是语文素质教育追求的第二个目标;个性发展,是语文素质教育追求的第三个目标”。语文教学,特别是初中的语文教学始终存在着两个误区:或沿着一条单一的,线形的固定的传统的阅读教学套路展开;或尝试着运用一些新的阅读理论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接受美学的“多元解读”,倡导教者“兴之所至”,学者“见仁见智”, 学生无论说什么都会受到表扬,老师往往也不置可否。多元化的解读行不通,传统的解读方式没出路,要营造一种高效美感的课堂就需要我们改变以往讲得多、问得多的以讲析为主的教学设计,而代之以教学线条简洁、教学板块清晰、教学步骤明朗的教学安排,简言之就是,教学思路要清晰。余老师认为“语文老师应研究:细腻的研读教材;别致的处理教材;灵动清晰的思路;富有诗意的手法;雕琢精巧的细节”。 “板块式思路”的教学层次表现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即由浅入深地、由易到难地、由知识到能力地向前推进。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构成完整的教学板块,即“一块一块地来落实”,将全课的教学板块连缀起来看,呈现出一种层进式的教学造型,加强了综合,简化了头绪,突出了重点。板块式教学能够表现出非常清晰的教学思路,特别是能够很好地解决课堂教学中“有序”的问题,不管是对于无经验的年轻教师还是对于比较成熟的教师,都有实实在在的运用价值。对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提出几个教学问题或安排几个教学内容,有机地形成了几个充分的让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能力的训练板块,既能让教师具有可操作性,又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让教师和学生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板块式教学是一种普及大众化的课堂教学艺术,不同于其它教学体系的最大之处,在于它注重在精心选点的基础上,利用板块对选点进行集中突破,以此达到其高效性、可操作性。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在古代的近代的国外的各种教学理念层出不穷,语文教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百花争艳景象的今天,板块式教学体系让艺术的教学设计走进千万个普通语文教师的课堂,“诵读、积累、实效”让每一次教学都成为一次智慧的旅程,我们有理由相信,语文的春天还将姹紫嫣红、春色满园。课前导学板块的有效设计2013.5.东台市第一小学 陈青新的课堂教学,强调前置性学习。“问题导学”这一模式,正是利用导学问题将新知识的学习进行前移。如何让这种前移更有实效,本人认为,教师导学问题的设计和学生课前围绕导学问题的预习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两点是“问题导学”这一模式的实施的起点和成功运用的前提。实践中有这样的体会与困惑。一是问题设计要浅显。运用“问题导学”,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学生预习作业的布置,重新审视学生的预习。一个月的实践,本人认为,导学问题,应该更多地面向中下等生,对新知识、对教材有时有必要作一些分解处理,增加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设置一些过渡性的问题,适当降低中下等生自我解读教材时的茫然和肤浅,这一点对于基础差的班级和没有良好预习习惯的班级和学生尤为关键。二是要让学生的预学达到一定的深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只习惯于做一些数学题目,而不善于思考。对于问题型的导学问题不会自学,不会回答,不懂得去围绕问题去思考。回想过去,我们也布置学生预习,但很少给学生过多的提示和要求。现在的实践表明,那时的预习作业是空洞的,学生是无法操作的。难怪学生听到布置预习作业就有等于没有作业的感觉。最多好的学生也就只会就教材读教材,就练习做练习,不会把自己的思维引向深入。针对学生不会思考(与其说不会思考,还不如说,长期习惯于做题目型的作业,少了思考的习惯)这一现象,实践中,一方面,运用其对作业的狭隘理解,将导学作业正规化,提高学生对课前导学重要性和严肃性的感悟和认识。另一方面,对于导学作业中问题型的作业要求其详细地写下自己的思维过程,“逼”其思考,逐步使其思维达到一定的深度。再就是,要求所有学生预习首先做到熟读教材,从形式上促进其开始认真解读教材。三是困惑。首先是个别差等生的课前导学几乎是零,如何带动其共同进步值得我们深思。课堂上我们讲的时间少了,如何让这些差生也有在课前有所准备地走进课堂,值得我们探索。其次是,深感课堂中学生交流的时间不够充分,有课前导学不到位的担心,交流多了,当堂练习甚至部分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再次是,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导学问题,将其与新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才不置于过深,也不置于过浅。对于预习,如果教师不作任何指导,对学生的预习情况也不闻不问,这样导致的结果只能是走马观花,敷衍了事,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实践证明,课堂上要想实现有效地导,高效地学,充分预习是保障。到了高年级,做好预习,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板块进行: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分清字形,动手写几遍,字形字音牢牢记。 二、通读课文。用笔画出不理解的新词,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三、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内容,然后根据课后思考题,边读边想。 四、细读课文。根据导学案“精读感悟”的要求反复阅读,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五、自主完成“基础达标”和“整体感知”的相关练习,并养成自查自纠的好习惯。注意:在以上预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在书中画出或记下来。在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注意听讲。这样的预习有指导、有要求、有笔记,学生明白学什么,怎么学。另外,通过预习检测,为上课提供依据,使课堂教学具有针对性,使”先学后教”真正落到实处。课外阅读指导课各课型板块设计的探讨2013.12.东台市第一小学 徐兰珠课外阅读指导的教学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正处在起步阶段。目前,没有多少成功、优秀的案例、模式可供学习。大理论专家一套套地讲,具体的教学还得我们一线老师一步步地探索。当今在小学界里比较出名的课例有:研究主题教学的名师窦桂梅执教的名著导读丑小鸭三打白骨精;擅长诗词教学的孙双金执教的走进李白;精通民间诗歌的周益民执教童诗欣赏月亮爬上来谜之谜等。 一、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目标定位 “课外阅读指导课”和“阅读课”因为他们的落脚点不同,所以其定位、目标、方法、结构等都有所不同。“阅读课”一般是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解读课文,培养语文能力,它落脚在课内;“课外阅读指导课”往往以书本为载体,引导学生有效地阅读课外书,它的落脚点是在课外。如果把它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阅读课”是人的左脚,“课外阅读指导课”是人的“右脚”。虽然这两只脚都落在课堂,但“左脚”主要负责语文的“深入”,“右脚”主要负责的是语文的“拓展”,但两者却又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可以说,如果顾此失彼,就会变成长短腿的“瘸子”,无法稳步前行。 三、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的重点 许多教师认为,课外阅读的重点是读书方法的指导。但我认为小学课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