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融 业务探讨 对外中文电视 新闻中的 文化传播意识 李宇 19 58 年 , 北京电视台中央 电视台的前身建台初期 , 就将报 道国内重大事件 、 建设成就和人民生 活的 电视片 , 附以中文 、 俄文或英文 解说词 , 航寄给外国电视机构 , 供他 们使用 。 到了上世纪 8 0年代 , 我国 已经开始使用卫星向海外传送电视新 闻 。 1 9 92 年1 0 月1日 , 中央电视台 第一个国际卫星电视频道 , 即第四套 节目正式创办并对外开播 。 这是中国 对外电视传播一个新的起点 。 目前 ,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已经 按照 亚 、 美 、 欧 三个版块分时区2 4小时 在全球播出 , 覆盖全球9 8 %的区域 。 此外 , 很多省市电视台也通过长城平 台等各种渠道在海外播出 。 这些在海 外播出的中文频道大多是以海外华人 为目标受众 。 据估计 , 目前生活在海 外的华侨华人有几千万 , 他们中的相 当一部分是出生在海外的华裔或者来 自中国 以外的其他地区的华人 。 他们 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与当地其他 族裔人士没有特别大的差别 , 因此 , 虽然同为华夏民族的后代 , 但在面向 他们的传播过程中 , 却存在着跨文化 交流的 问题 。 中国 的对外电视频道需要考虑到 这一部分出生在海外的华裔受众在文 化习俗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 报道理念上 要注意跨文化差异 在理念上 , 首先就要注重东西方 在社会观念 、 生活理念和价值取向方 面的差异 。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社会观 念 、 生活理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 着诸多差异 。 例如 , 西方人把年龄 、 工资收入和个人体重等信息视为 隐 私 , 但是中国人则常常把这些问题当 作谈话的话题 。 因此 , 在我们的对外 新闻中 , 需要避免涉及这些问题 , 否 则会使西方人误会我们不尊重别人的 隐私权 。 另外 , 对外新闻 中在关乎价值取 向的 问题上要考虑文化差异 。 例如 , 对外电视节目中曾经报道了一个先进 教师的事迹 : 广东有个中学招收了 4 0个藏族小 学生 , 由一个女班主任 负责 。 因为要照顾小学生的方方面面 , 女班主任非常累 , 结果顾不上照顾自 己的女儿 , 有时便把她反锁在家里 。 片子里有个镜头 , 女儿推门推不动 , 大哭 , 这时解说词非常豪迈 , 非常有 气氛 :“她为了 4 0个人牺牲了 1 个 。” 多么高尚的美德和伟大的精神啊 , 但 在西方 , 人家就可以以虐待儿童罪控 告你 , 这就是观念上的差别 。 还有 , 在新闻报道上要考虑平 衡 。 我们的对外新闻大多时候是 “报 喜不报忧 ”, 而且对于一个事件也倾 向于只强调好的一面 , 而忽略不好 的一面 , 缺乏平衡 。 看惯了西方电 视新闻节目的受众 , 很难接受 这种 报道模式 。 当然 , 在报道理念上需要注意的 跨文化问题还很多 , 但最需要注意的 一点就是要尽量改进我们沿用已久的 宣传思路 。 有学者研究发现 , 目前境 外媒体和受众对我国新闻报道的一个 普遍的意见是 : 人情味太少 、 针对性 太差 。 问题集中表现在 : 第一 , 用 内 宣的思路 、 方式和口号去搞外宣 ; 第 二 , 报道中往往 “以 领导为本 ”, 而 不是 “ 以民众为本 ” ; 第三 , 对境外 受众的思维共性以及不同地区受众的 新闻需求特性缺乏深入研究 , 报道缺 乏针对性 , 甚至引发境外人士的误解 和对坑清绪 。 . . . 新闻报道手法 贴近西方思维方式 1 、 采用口语化 、 个电目七的语言风格 中 国人和西方人在社会观念 、 生 活理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诸多 差异 。 关世杰在跨文化交流学 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 一书中写 26 对外传播 / 20 09/“2 业务探讨 哪 道 : 中西方在新闻表达上的差异源于 思维方式的差异中 国人重形象思 维 , 美国人重概念式思维 ; 中国人偏 好综合思维 , 美国人偏好分析思维 。 因此 , 中国人在用词上偏重形容词 , 在造句上喜欢使用比喻 ; 中国人喜欢 使用高度概括性的词语 , 相比之下 , 英美人喜欢用具体的词语 。 中国对外电视新闻写作受平面媒 体的影响较大 , 较为明显的 问题是套 话太多 , 语言不简洁 , 在表达上趋于 书面化 。 包括西方华语电视媒体在内 的西方媒体在新闻报道形式上基本上 是采用记者个性化报道的形式 , 口语 化很强 , 具有较强的面对面的人际沟 通的感觉 。 例如 , 以下是海外华语电 视台美 国旧金山 KTSF 26 台一篇 关于奥运志愿者的新闻稿(本文稿基 本保持了原文格式 , 包括其中的字幕 和英文同期声) : 字幕 : 北京、奥运期间、微笑 义 工随处可见 说/是一 个很大的光荣) 导语 : 在北 京著名的观光景点 /后 海荷 花市场旁/我们看 到来自湾区的 /华 语红十字会准备经理 黄启亮 /他和另 外一位红十字会义工/柳杨出现在北 京奥运会/志愿者服务站 记者出镜 : 北 京举办奥运期间/ 在北京的街头 / 还有一 个很大的特色 /那就是每走几 步路你就会发现/ 像 我背后这样的志愿者服务站 正文 : 字幕 : 柳杨、湾区红十字会义工 同期 : Ib el ie v et hlsi st h e 丘比tt j jr n e thatany hosteo u ntr y i n vitedov e rs e a rederos svolunteerto h elPo ut in d if f e r entven ue . It 5 a b igho n or f o r the ove r seavo lu nte e rsto b e h e re . (我相信这是第一 次/奥运举办 国邀请国外/红十字会的义工/在每 个不同的场馆帮忙/对国外的义工来 旁白 : 志愿者每天都会碰到 /形 形 色 色的问题/还曾经有人鞋跟断了 / 找志愿者补鞋 /不过最常被问到的 问题是 字幕 : 赵越 、奥运志愿者 同期 : 比如问我们志愿者/到底 我们薪津多少钱/是不是免 费的 旁白 : 北 京这次举办奥运/让中 国市民对义工的定义/有了重新的认识 字幕 : 乔鹏英 、奥运志愿者 田 业务探讨 同期 : 来的路人都非常有礼貌/ 然后 我们回答也会很细心/大家走的 时候/都会送上一句谢谢/一个微笑/ 这样我就会感觉我的工作 /非常有意 义/在这里是有人需要我的/这样我 就满 卢乙了 旁白 : 而他们的服务令人满意吗 字幕 : 游客 同期 : T h ey a r e Per f e et,e v ew bod y hel P e a ehothe r,50 if yo u 90 there , a n d theydo n t kn ow the a n swe r , they j sut e al leda skanothe rone , the r e15a lways ha s an swer . (他们很棒/大家都互相帮助/如 果他们不知道答案 /会打电话问其他 的人/直到给到答案为止) 是采用播音员等科班学习发声人士进 行新闻配音 , 除了在音色上有所差异 之外 , 其他方面大多比较类似 , 因此 很难说有个人风格 。 而西方的主播都 是源自记者 , 他们在自己长期的采访 生涯中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 拥有自 己的叙事方式 ; 并且他们都有很强的 交流意识 , 很注重在新闻片中营造与 受众面对面交流的感觉 , 让人感觉是 在讲故事 , 而不是在朗读新闻稿 。 些东西 , 应 该 属于祖国 , 让子孙了解 当年飞虎队的英勇事迹 。 除了捐出征战文 物 , 这次将担任 回乡团长的黄煌臻 , 骄傲地穿着当年 的军服亮相 , 他说经历 了一甲子的岁 月 , 身材都没有走样 , 这次他要穿着 这套军服回乡 , 不过这套意义非凡的 军服 , 可是心肝宝贝 , 他要留着不捐 出去 。 除了向祖国捐赠文物 . 飞虎队此 旁白 : 这次北 京共 有1 0 万名/ 赛事自愿者 /还有4 0万名城市自愿 者/提供比赛场馆和城市 的服务 其 中大部分都是学生 / 他们要经 过学校选拔培训 /从7月1 日开始服 务/到残奥委会结束共一百天 这则新闻在导语部分就引入了故 事 , 陈述了细节 。 就句长而言 , 可以 看出 , 从导语到正文 , 它都采用短句 的方式 , 或者说是通过断句形成短句 的方式 , 从而避免出现长句 ; 这样既 便于受众理解 , 也显得很口语化 。 此 外 , 配音和同期声交叉出现 , 同期声 在整个新闻稿占据很大比例 , 这样更 加生动 , 也突出了现场感 。 就所使用 的各类词语而言 , 全文几乎没有使用 带有主观色彩的形容词 。 霍夫斯泰德确立的文化差异维度 之一就是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 这种 文化差异似乎在新闻的管理体系上得 到了一定的印证 。 中国的对外电视新 闻长期以来都遵从统一的模式 , 千人 一面 , 湮灭在集体的风格之中 。 具体 而言 , 中国的对外电视新闻因为大多 也有学者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这 个观点 。 他们认为 , 中美之间在传播 模式基本取向方面的差异反映在新闻 活动中形成了鲜明 的两种特征 : 美国 媒体视个性化和独具特色为生存的条 件 , 报纸 、 杂志 、 电视 、 网络无不以 特色为本 , 强调标新立异 , 而抢独家 新闻 、 追逐奇闻轶事则是记者的惯常 行为 。 有人说 , 美国 的电视靠名牌栏 目 , 名牌栏目靠名牌主持人 , 名牌主 持人则靠独具特色的个性 。 总之 , 以 个体为取向 的社会必然强调个性化 。 相比之下 , 中国媒体还不具备个性化 的总体特征 。 下文是美国另一家主要的华语电 视媒体美国旧金山 LA1 8 台的一 篇新闻稿的正文部分 , 可以从中看出 , 受西方新闻风格影响的华语新闻也充 满个性 : n名在60多年前 , 为保卫祖国 征战沙场的飞虎队华裔老兵 , 与眷属 一共4 8 人 , 将在下月初回到中国 , 把自己珍藏了大半辈子 , 见证他们为 祖国征战的纪念文 物 , 捐出来 ; 现年 已经85岁的甄崇运 , 看着自己当年 1 9 岁的英 勇 照片 , 小心地捧着自己 荣获的十多枚抗战英勇勋章 , 他说这 行还将捐献一万五千美元给广东省侨 办 , 让大学生将飞虎队相关文件翻译 成 中文 , 将这段历史流传下去 。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 , 从语法上来 讲 , 新闻 的句子并不是十分符合规则 , 但是 , 它节奏和口语感很强 。 而且 , 因为这家媒体立足美国本土 , 受众也 是美国华裔 , 所以 , 句式和词法具有 很强的英文思维痕迹 。 和 KT sF 26 台 的新闻稿相似 , LA1 8 台的新闻稿中 也是大量运用 口语词汇 , 例如 “身 材 没有走样 ” 和 “心肝宝 贝 ” 等 。 而且 , 在表达上都具有很强的记者个人风 格 , 尤其是语音和语调 。 2 、 学习符合西方思维的新闻写 作结构 电视新闻写作通常会划分为导语 写作和正文写作两个部分 。 电视新闻 导语的作用有几方面 : 总结新闻内容 , 设置悬念 , 或者引入内容 。 从跨文化 传播的角度来说 , 由于中 国人喜欢综 合思维 , 因而在信息的顺序方面 , 中 国人整体思维在先 , 在写作时先整体 , 后具体 。 而英美人偏好分析思维 , 倾 向于个体思维 , 在写作时先具体 , 后 整体 。 具体而言 , 中国对外电视新闻 对 导语的定位多是总结内容 , 较为 28 对外传播/ 20 0 9/“2 业务探讨 恩 “整体” 和 “ 笼统, ;就写作本身而言 , 较多使用书面语 , 在生动性和口语化 上有所欠缺 。 包括西方华语电视媒体 在内的西方电视媒体大多用导语来引 入故事和设置悬念 , 把新闻事实的陈 述和总结交给 正文 , 因而导语较为 “具体” 和 “细节, ;就写作本身而言 , 语言比较口语化和生动 。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