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教材分析“创新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标志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步的科举制就是在这一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科举制的创立就重点讲述了科举制度的确立、健全和完善。科举制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它从创立到清朝末年结束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材介绍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繁荣情况的基础上,推出了这一专题课,为后面课程中理解辉煌的隋唐文化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对象分析七年级的学生,自我表现欲强、思维活跃,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技能。科举制作为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列为一个专题学习,对初一学生来说有些困难,如果单凭教师讲述,不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就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鼓励他们层层深入去探究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及影响。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的社会原因,培养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2了解与科举制有关的进士、明经、殿试、状元等相关历史名称和知识点。3了解科举制的创立对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对后世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培养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4了解科举制度对世界文明社会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归纳,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从而不断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2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或编讲历史故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3通过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展示,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从而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拓宽知识面。(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科举制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到科举制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是隋唐社会繁荣和文化绚丽的因素之一,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从而认识到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和难点1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2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二)解决方法1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通过层层设疑、讨论、归纳,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思路。即隋朝的历史任务主要是破旧立新,确立科举制。将选官、用人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突破了门第限制,按考试成绩择优选才。唐朝历史任务是继承发展,健全科举制度。扩大国学规模,扩大生源,增加科目,丰富考试内容,严格考试制度。教师可引导学生按人物顺序编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大事记”,掌握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完善过程。阶 段关键人物主要贡献形 成 (隋 朝)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设进士科完 善 (唐 朝)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2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通过学生查阅资料、讨论及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隋唐扩展到后世,从中国扩展到世界,从而能够全面辨证的分析和评价科举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一:科举制出现的背景。同学们知不知道在科举制出现以前,国家通过什么制度来用人呢?(九品中正制)。曹魏政权建立之后,采取了九品中正制来选拔人才。这个制度就是通过品评,将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的人士将被荐到各级政府中去做官,这就是九品中正制度。这一制度赋予中正官考察各地士人的权力。在初期,他们在品评人物时也还比较注意人才优劣和舆论的褒贬,使朝廷多少能够掌握一些选官权力。但九品中正制,只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差别,在当时,普通劳动者是没有资格参加品评的。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开始发生变化,它很快就被势力雄厚的门阀世族所把持。这些豪门大族世代为宦,把持了所有的高官显职,各级中正官也由他们任命或直接担任。慢慢的,九品中正制便发展成为把门第出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准了,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从此,九品中正制就成了豪门士族手中的工具了。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重新走向统一和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随着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重建,最高统治都要求从地主阶级中广泛地吸收有才干、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以巩固统治,巩固中央集权。同时,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望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按门第高低选用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已不能适应这种需要。时代需要一种更科学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便应运而生。导入二:师问:“我们在选拔班委和三好学生时要求很高,其中很重要一条必须成绩优良、有真才实学。良好成绩的取得与一次次的考试是分不开的。提到考试,我们每位同学都可谓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我们知道考试是今天社会对人才的一种较为公平选拔方式。那我们知不知道在古代社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多媒体)提出问题:古代社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由此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科举制的出现:科举制度出现于隋朝隋建立仅两年后,隋文帝就下诏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出现。请同学们讨论:科举制的实施,会给下列社会阶层带来什么影响?(1)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了什么?科举制的实施使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了不经选拔就可以做官的捷径。他们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被打破。(2)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官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什么?科举制的实施使原来把持官员选拔的官员和高门权贵之家的特殊地位失去。中央集权加强,贵族专权削弱。(3)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科举制的实施使低微的读书人获得了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进入政府做官的资格,特别是进入中央政府做高官的资格。(4)朝廷得到了什么?科举制的实施削弱了贵族把持政权的局面,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扩大了中央政府统治基础。因为:一是官吏的选、任命权归中央吏部。二是大批庶族地主进入政府,缓解了社会矛盾。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它改变了以往门阀士族把持选拔官吏的弊端,重才学而轻门第,从而扩大了招揽人才的门路,使一批中小地主得以参与国家统治,适应了庶族地主在政治上的要求,削弱了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垄断权。将选举权集中到封建中央政府的吏部,必然也削弱了地方上的士族势力。总之,科举制的创立显示了封建皇权的上升和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士族势力的削弱,同时,也是庶族地主势力发展的标志。它有利于选拔封建统治人才,提高政治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国家的政治需要。同学们,上面我们学习的是隋朝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有逐渐完善是在唐朝。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科举制度在唐朝是怎样一步步完善起来的。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继承并发展了隋朝创设的科举制度,使之成为唐代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每年定期举行,唐代科举考试在不同时期,设立的科目也不尽相同,随时有增减,前后总计不下几十种,比隋朝增加了一倍。其中常见的有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秀才六科。六科中主要是明经、进士两科。明经考试的重点是儒家的经义,考生只要熟读五经注疏就易于考取。进士科,主要考诗赋、试策,需要广博的文史知识和独到的政治见解,难度很大。看课本动脑筋: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贴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你怎样看待这种类型题?明经考试中的贴经,有利于强化记忆,但不利于读书人发挥自己的见解。它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下面我们就看一看唐朝对于科举制度的完善做出重要贡献的帝王。(1)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在位期间,大力扩充国学(国子学,当时的最高学府;官办的,有中央官学、地方官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参加考试的人数很多,但录取极严,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都达千人以上,而该科录取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50岁能够考中进士的人,仍被看作“少进士”。因而才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但人们认为“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终不为美。”于是就形成了千军万马争进进士考场的盛况。为这每年十几个、至多三四十个名额,不知有多少士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其中经五六次考试才进士及第的人比比皆是,考二三十年才成功的也还算幸运,更多的人在考场上蹉跎一生,却什么也没有得到。有一个叫陈存的举子,善作诗歌,考了大半辈子却屡考屡败。直到他的朋友当上主考官想提携他,却发现他已经中风不能说话了。通过科举入仕实在是一条死路,但却吸引无数士子老死科场而无怨无悔,难怪有人赋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看材料说明科举考试最大的受益人是谁呢?(统治者)(2)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创立殿试和武举。载初元年(689),武则天在洛城殿亲自策问诸举人,开创了殿试的先河,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面试。武举始创于武则天时,同学们猜一猜都有哪些科目?要考步射、马射、马枪、负重等,也要考其语言、身材。唐代武举只实行了一段时间,但为后世开创了先例。唐朝名将郭子仪即由武举进入仕途。(3)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唐玄宗先后八次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了很多有才学之人。唐朝省试中出现了许多名诗名句。更重要的是,由于实行以诗赋取士的考试方法,大批士大夫潜心钻研于诗赋,大大促进了唐代文学的发展。了解科举考试的过程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大体有两种。一是朝廷所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地的州县学馆的学生,称为生徒。他们在学校内考试合格后,便可以参加朝廷于尚书省举行了科举考试,也称为省试。二是不在学馆的普通读书人,可以向所在的州县官府报考。地方州、县对他们进行逐级考试,合格的人被送到京城长安参加尚书省的省试。这样的人叫做乡贡。参加省试的考生要在当年十月到长安报到。自唐玄宗开始,省试一般都由礼部主持。唐代省试一般都在京城长安举行,中唐以后,也有时分别在长安、洛阳两都举行,这时便称主考的礼部侍郎为“知两都”。省试时,考场内部都用荆席围隔,考生们坐在廊下答题。考生进入考场时,须自带水、炭、脂炬、餐具等,经胥吏唱名、搜检衣物,方依次入场。唐代的科举考试,一般不采取试卷糊名(将试卷上考生姓名密封起来)、誊录(把考生试卷另誊写一份供考官评阅,以免考官辨认笔迹)等做法。考试时间可以夜以继日,一般是日暮后烧尽两三支木烛,便须交卷。在唐代,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出身,即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下一步还要经过吏部选试合格,才被授予官职。选试包括考其书写工整,文理通达的程度;观察是否相貌端正、口齿清楚。如果选试未能通过,则可求当权官僚为之论荐,即向朝廷保举求官。再不成,便到藩镇节度使处去做幕僚,过一段时间,争取被保举得官。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参加吏部选试,都没有通过。于是他便去求宰相为之论荐,但那些当权者不赏识他,不肯帮忙。韩愈只好离开长安,到宣武军节度使董晋的麾下去做幕僚。以后由董晋举荐,才被授予秘书省枝书郎等官。进士的一些补充材料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时人称之为“登龙门”,于是进士发榜成为国家大事之一,不仅举子们翘首以待,朝廷内外都关心。发榜那天门外人山人海。榜上有名者欣喜若狂,而落第者则痛苦不堪,有人甚至当即撕下榜文以泄愤,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中第的新进士还有一系列显示恩宠的礼仪。首先要去向主考官登门道谢。这是举子们攀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