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洞庭湖区的江湖关系 二 洞庭湖区的江湖关系 作者:郭辉东一、荆江河道的形成与变迁据荆江大堤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 所载的史实表明,荆江河道形成与变迁的大致情况是: 荆江统一河床形成的时间,在学术上仍是个需要探讨的问 题。有关这方面的记载,为复旦大学袁激方的(下荆江河曲的 形成与演变初探)和1982年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 地理)。前者云:“荆江统一河床,早在先秦业已形成”;后者 云:“战国时代已经形成。”这两种说法基本一致,但记述 却都比较简单。另外一种说法则是复旦大学张修桂在(云梦泽 的演变与下荆江河曲的形成)一文中所阐述的观点,该文认 为:荆江统一河床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漫流阶段、三角洲 分流阶段和统一河床形成阶段,经历了由西向东逐渐形成的过 程,即首先是在江陵境内,其后是在石首、监利境内的形成过 程。史前时期,荆江尚未形成明显的河床形态,那时江流在今 湖北江陵县边缘进入浩瀚的古云梦泽,然后以漫流形式向东南 倾注。至周秦两汉时期,由于江水所携带的泥沙在云梦泽长期 沉积,以致首先在水泽西部形成以江陵为顶点的荆江三角洲, 并在洲上发育了分流水系。当时在这块三角洲上,古荆江水系 呈扇状向东扩展,汇注云梦泽。由于受新构造运动自北向南倾 斜下降的影响以及倾斜力的作用,扇状分流水系的主汛道,逐 渐迁移至三角洲的酉南边缘,从而形成江陵以下上荆江的明显 河床。此时,下荆江地区则尚处在高度湖沼阶段,洪水季节主 流横穿湖沼区至城陵矾与洞庭湖诸水相会。至魏晋时期,因北 岸水系继续分泄泥沙的结果,荆江三角洲在向东继续延伸的同 时,迅速向南扩张,迫使位于石首县东北境内的云梦泽主体向 下游推移,自此荆江在石首境内始摆脱漫流状态,逐步形成河 床,其形态发展到南北朝时已极为清晰。而这一时期监利东境 的荆江河段,则依旧横穿云梦泽向东南方向漫流。到唐宋时 期,云梦泽完全解体演变成若干星罗棋布的小湖沼,自此监利 境内的荆江河床最后塑造完成。荆江自形成明显河道以迄于今,历经河型上的沧桑之变, 但其基本流向与流路却是比较稳定的。近500年来,上荆江基 本上保持了原来微弯分*的河道形态,河曲发展缓慢,河道变 化较大的仅有上百里洲、学堂训、斗湖堤及郝穴等局部河段。 下荆江则经历了从分*河型到单、顺直河型,最后发展到境蜒 型河道的历史演变过程。元明时期,河道开始逐渐向境蜒型河 型演变。清后期,河曲又不断发育,在藕池河溃口分流后,婉 蜒河型进一步得到全线发展。14901975年,下荆江历史变 迁情况见图31。二、荆江诸口南北分流时的江湖关系 荆江历史上两岸穴口甚多,随着河道的不断演变和人为作 用,穴口有塞有开,有增有减,不同历史时期穴口及其数目不 尽一致。据(荆江大堤志)所载:据各种史籍记载,东晋以前曾多达20余处。其中,分布 在南岸的有:油水口、西口、龙穴口、俞口、上擅浦、景口。 沦口、清水口、生江口、再生口等;分布在北岸的有:豫章 口、中夏日、涌口、沮口、马牧口、高口、故市口、子夏日。 侯台水口、清扬口、土坞口、饭筐上口、零口、郝穴、庞公 图31下荆江历史变迁图(14901975) 渡、饭筐下口等。唐宋以后又流行“九穴十三口”之说。此说 最早见之于元代林元(重开古穴碑记):“按郡国志,古有九穴 十三口”。至于穴口的名称和位置,该文却没有记载。因此, 明清时期对于此说的解释则众说纷经,一说见之于明朝雷恩恩 的(荆州方舆书)云:“穴凡有九,水口几十有三。在江陵者 二,曰郝穴,日漳捕穴;在松滋则采穴;监利则赤剥;石首侧 杨林、调弦、小岳、宋穴;潜江则里社穴。九穴之口合虎渡, 油河、柳子、罗堰为十三口。”一说见之于晚清倪文蔚编纂的 (荆州万城堤志):“俗传九穴十三口实有其地,北岸则江陵有 便河口、卜穴、潭子湖口、郝穴、拖前口、蓝穴、石碑穴;监 利有新河口、黄穴、赤剥口、庞公渡,而无潜江之里社穴,北 岸几五穴六口。南岸则松滋有新穴、西溶、而无采穴;江陵则 有虎渡口、东溶口;公安则有油河口、三穴、东壁口、芭芒 四;石首则有杨林穴、宋穴、调弦口,而无小岳穴、柳子口, 南岸凡四穴七口,合之适符其数。”但倪却认为此说“未免近 于凿矣”。还有一说则见之于清侯世霖的(江坟议),云。“禹 迹有九穴十三口。江之北有使河口、一章步口、罐子湖口、石牌 穴口、新沉河口、黄穴口、郝剥穴旧、庞公渡口、朱家河口、 苹一口,江之南有采穴口、溶口、油江口、东壁桥日、芭芒 口、杨林市口、宋穴口、海船口、调弦口。”另据有些学者考证,所谓“九六十三口”,系原指其多, 并非确数,古籍记载的有些穴口,如黄穴、里社大、罗堰等穴 口,均不在荆江沿岸,而在离荆江较远的内河。宋以后,穴口逐渐湮塞。元大德中重开六穴,“江陵则郝 穴,监利则赤剥,石首则杨林、宋穴、调弦、小岳”(见林元 重开古穴碑记。“元季诸穴复湮,明嘉靖间江陵筑塞郝穴, 隆庆中复议开浚诸口,以漳V等穴湮塞既 久,无复故道,惟郝 穴与虎渡为大江南北分泄要?。隆庆中惟浚调弦一日。余仍 闭塞”(见清同治十三年(荆州万城堤志)。明以后,北岸穴口尽塞,南岸仅余虎渡、调弦二日。清咸 丰二年(1852年)马林之堤于小水年溃决未塞,至十年 (1860年)大水冲成藕池河。同治九年(1870年)大水在黄家 铺决口。堵塞不坚,十H年(1873年)复决,并新决庞家湾, 遂冲成松滋河。至此,荆江河段便形成“四口”南流的形势。从(荆江大堤志)的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尽管对“九穴十 三口”的文献记载有些不详,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宋 代以前,诸穴口开通,而且北岸穴口多于南岸穴口。江水北南 分流;二是明代嘉靖年间以后,一北岸穴口尽塞,仅余虎渡、调 弦二口南流,才形成统一的荆江大堤。从此,江水被约束在单 一的荆江河槽里,不能再向江汉平原分流。三、关于郝穴诸口问题人们把荆江大堤形成的过程概括为“肇于晋,拓于宋,成 于明,固于今”,基本反映了荆江大堤形成的全过程。从1542年郝穴堵口、荆江大堤形成,到1860年藕池溃口 持续三百多年,荆江大堤和荆江河道是相对稳定的,荆江河势 比较顺直,上下荆江泄量是一致的,江湖关系也处于相对稳定 的状态。关于明嘉靖年间荆江北岸堵塞郝穴的具体时间说法不一, 清乾隆(荆州府志)、光绪(湖北通志)和(嘉庆重修大清一 统志)称为“明嘉靖初”,光绪(湘阴县志及(华容县志 记为“明嘉靖三年”(1524年),雍正(湖广通志)江陵县堤 考略则载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湖北省水利志认 定为1542年堵塞郝穴。湖南省水利水电厅1989年编印的(湖 南省洞庭湖区基本资料汇编)第四分册采用的是“1542年郝 穴堵口”之说。荆州市防汛指挥部1996年10月编印的(荆江 河道形势图)和(今日荆江文字介绍的郝穴被堵时间为 1542年。但是,对于荆江北岸穴口尽堵的问题,两湖地区民间有一 些传说,有的材料传为“自1524年张居正尽堵北岸诸口”。为 了避免继续以讹传讹,我们认为有澄清史实之必要。据考证:张居正(5251582年),湖北江陵人,少颖敏 绝伦,19岁中举人,22岁中进士,42岁入阁。万历初年,神 宗年幼,张居正以帝师和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明代未设宰 相)的地位,主政10年,锐意革新,实行“一条鞭法”,朝政 为之一新。(长江志通讯)1987年第4期,曾刊载过(为张居正“平 反的文章,作者许正甫。文中说:“解放以来,一提到荆江大堤的险状,人们很自然地责怪 张居正 说他在首辅掌政时期,仗其权势,把断断续续的荆 江北岸堤防联成一体,400多年来造成今日的极其险状!罪责 难逃。这话倒是从哪儿来的,笔者一时难以寻到其根,至少我 在以前也说过几次;也听到别人多次这样说,可能在个别文章 上还出现过责难性的语言。从个人回顾这个误解的来历,大约是在50年代中期,开 始参加荆江防洪规划,也曾作过肤浅的有关历史调查,联系到 这位顶顶大名的首辅,荆江大堤最后一个口子郝穴又是在他的 年代堵起来的,进而进行逻辑分析,加上道听途说,认定 荆江大堤最后一个口是张居正联起来的,是他阶级本性决定 的,是他自私自利的产物,使后人食其苦果。笔者本人就有捕 风捉影,逻辑混推之误,而这个影响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同志仍 有误解:张居正联成的荆江大堤。错了,应该纠正!张老先生生于1525年,荆江大堤最后 一个堵口郝穴是1542年堵的(即嘉靖H十一年),有史志 详记。这时张居正才17岁,正在读书的少年时期,郝穴堵口 是他入阁之前25年堵起来的,是当时当地官绅们组织干的, 与张居正无关,这可明白无误了。”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而言,过去误传的“自1524年张居 正尽堵北岸堵口”,肯定是不符史实的。而张居正主政期间, 在江湖关系方面起过什么作用,尚无确凿的史实为证。修建荆江大堤和郝穴堵口与嘉靖皇帝为其父修皇陵是否有 关的问题。经查证嘉靖年间编的(承天大志)、钟祥县新老县 志和找有关人员调查,并到实地查看,明显陵距荆江大堤郝穴 约175公里,在汉江之北,长江之水从来没有到过钟祥汉江北 岸的记载,当地历来没有为修显陵面堵郝穴的传闻。郝穴堵口发生在明嘉靖二十一年。有的出版物认为:“明 嘉靖初,以水逼献陵,将北岸穴口,尽行堵塞”;“恐穴口之水 射其明堂,将江北之穴口尽塞”;“明清二代反动王朝,将自荆 至西绵延六百里的北江堤叫做皇堤(因明嘉靖皇帝父母的 坟墓葬在荆江之北,今湖北省的安陆)。”嘉靖皇帝1521一 1566年在位,他是从湖北安陆(现钟祥市)作为堂兄的继承 人赴京继位的。其父1519年6月病死,溢号为献,称兴献王, 陵墓明显陵在钟祥县东北75公里松林山。嘉靖皇帝之父 死后追封为“恭睿献皇帝”,其陵由王陵变成规模宏伟的帝陵。四、荆南四口河道形成的条件第一、华容隆起的山丘台地形成了洞庭湖与荆江的分水 岭,荆江南岸一带山丘台地当中有几个可供洪水漫流的级口。根据湖南省地质局资料编绘的洞庭湖盆地大地构造图可以 看出,在洞庭 湖北面,沿湘鄂两省边界有一个叫“华容隆起” 的构造板块,其地形态是:从华容的墨山、石华边界的桃花山 起,向西接大王山、石华堰、高基庙、团山寺、鹿湖山、彭邱 岭等一大片丘陵台地,再西接黄山头、虎山,再以西是渲县北 面边界的杨家挡、盐井、界岭等大山。这一带山丘台地形成了 洞庭湖与荆江的分水岭。在这一带山丘台地当中有几个还口, 其中大的有三个:财鱼须到团山寺之间的哑口(即藕池河谷); 团山寺到黄山头之间的还口(即虎渡及藕池西支河谷);虎山 到杨家挡之间的哑口(即松滋河谷)。当云梦泽存在时,荆江 洪枯水位变差不大,洪水过程不显著,洪水位不高,还不具备 江水翻越哑口向洞庭湖漫流的条件。第二、古云梦泽的消亡,加上荆江大堤的束水作用,水位 高于分水岭中的山还口和南岸的洲滩地面以后,南岸江堤则有 可能溃口分流。长江过枝城陈二口以后,进人古云梦泽,在南岸受“华容 隆起”的控制,特别是松滋陈二口、石首笔架山、桃花山、塔 市牌楼山、砖桥洪山头等山嘴的控制,控制了大江的基本流 向。统一的荆江河床形成以后,荆江大堤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