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同给药方法对美罗培南PK/PD参数影响,PK/PD参数描述基本知识,1,2,小 结,3,内 容,美罗培南不同给药方法对PK/PD参数影响,抗菌药物的PK/PD参数,c,常用PK参数: 血浆半衰期(t2/1) 表观分布容积(Vd) 曲线下而积(AUC) 达峰时间(Tmax) 达峰浓度(Cmax),PAE(抗生素后效应):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清除后,细菌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王睿.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第一版:262-263,AUC/MIC(AUIC)、Cmax /MIC、 T MIC,AUC/MIC(AUIC) -指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中MIC以上的AUC部分。,Cmax /MIC -抗菌药物血药峰浓度(Cmax)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比值。,T MIC -表示在给药后,血药浓度大于MIC的持续时间。,PK/PD结合模型能描述和预测一定剂量方案下药物的效应时间过程,科学的揭示药物剂量、相应时间与机体的效应关系,王睿.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第一版:262-263,T MIC,C,t,Cmax,AUC/MIC (AUIC),MIC,Cmax,Cmax /MIC,PAE,王睿.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第一版:262-263,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抗菌作用与药物在体内大于对病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相关,与血药峰浓度关系并不密切。当血药浓度致病菌4-5 MIC时,其杀菌效果便达到饱和程度,继续增加血药浓度,杀菌效应也不再增加。,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峰浓度Cmax,而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密切,即血药峰浓度越高,清除致病菌的作用越强。这类可以通过提高血药峰浓度来提高临床疗效。,C,C,45MIC,效应,效应,不良反应,王睿.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第一版:262-263,王睿.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第一版:262-263,美罗培南最佳PK/PD评价参数?,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传统滴注与延长给药时间对美罗培南PK/PD参数的影响?,文献一 在健康人群中美罗培南间断给药与一次性给药 药代药动学参数对比,Sutep Jaruratanasirikul and Somchai Sriwiriyajan. Comparison of the pharmacodynamics of meropenem in healthy volunteers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by intermittent infusion or bolus injectionJ.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2003) 52, 518521,结论:美洛培南1g或0.5g q8h持续输注3小时优于1g q8h一次性输注。,文献二 美洛培南不同给药方法与剂量下经蒙特卡罗 模拟后药动学比较,达到T%MIC40%统计分析 A组:每天1g q8h 30min内间断滴注 B组:每天0.5g q8h 30min内间断滴注,Wolfgang A. Krueger,Jurgen Bulitta,and Martina Kinzig-Schippers. Evaluation by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Two Doses of Meropenem Administered Intermittently or as a Continuous Infusion in Healthy VolunteersJ.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CHEMOTHERAPY, May 2005, p. 18811889,文献二、美洛培南不同给药方法与剂量下经蒙特卡罗 模拟后药动学比较,增加剂量、持续静脉滴注利于提高TMIC40%,Wolfgang A. Krueger,Jurgen Bulitta,and Martina Kinzig-Schippers. Evaluation by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Two Doses of Meropenem Administered Intermittently or as a Continuous Infusion in Healthy VolunteersJ.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CHEMOTHERAPY, May 2005, p. 18811889,两步滴定法对美罗培南PK/PD参数影响? 第一步:在30分钟内把单次剂量中的一半药物快速滴注完,使尽快达到峰浓度,大于46倍的MIC,使药物尽快产生杀菌效果; 第二步:把单次剂量的剩余一半药物在2.5小时内持续缓慢滴注,使血药浓度尽可能长时间维持在细菌MIC值之上,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物的杀菌效果。,文献五、美罗培南优化两步点滴法中不同点滴模型药代动力 学药效动力学参数比较,本试验总体设计为随机、盲法、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各组10人 实验组:美罗培南(O.25g/0.5h+0.75g/2.5h)静滴1/8h 对照组:美罗培南(O.5gO.5h+0.5g/2.5h)静滴1/8h,对照组开始时的血药浓度高于实验组,对照组峰浓度高于实验组,但实验组给药4小时后的血药浓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达峰时间早于对照组。,沈惠峰.优化两步点滴法中不同点滴模型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参数比较J,苏州大学.2012,5,文献五、美罗培南优化两步点滴法中不同点滴模型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参数比较,沈惠峰.优化两步点滴法中不同点滴模型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参数比较J,苏州大学.2012,5,在美罗培南优化两步点滴法中按0.5h250mg+2.5h750mg的点滴方法比0.5h500mg+2.5h500mg的点滴方法CmaxMIC小,但实验组的TMIC大于对照组,两组的达标概率都为100,结果显示可能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在临床上可以采用0.5h250mg+2.5h750mg的点滴方法抗感染。,文献六、用SAS迭代及蒙特卡罗模拟优化美罗培南的使用,PIT延长输注法,TIT传统输注法,OTIT优化两步滴定法,沈惠峰,张睢扬等.用SAS迭代及蒙特卡罗模拟优化美罗培南的使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2,17(5):529-535,文献六、用SAS迭代及蒙特卡罗模拟优化美罗培南的使用,沈惠峰,张睢扬等.用SAS迭代及蒙特卡罗模拟优化美罗培南的使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2,17(5):529-535,PIT延长输注法,TIT传统输注法,OTIT优化两步滴定法,两步滴定法比传统滴定法能较快到达到峰浓度,同时尽量延长的时间。,文献七、美罗培南溶液配置后的稳定性研究,0.5g美洛培南溶于0.9%NS100ml后分别在0、1、2、3、4、6、8小时后分别在20、30下测定美罗培南含量下降百分率的变化。,Jaruratanasirikul S,Sriwiriyajan S.Stability of meropenem in normal saline solution after storage at room temperatureJ. Southeast Asian J Trop Med Public Health. 2003 Sep;34(3):627-9.,四、小 结,1、美罗培南属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TMIC在给药间隔的40%以上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2、增加剂量、持续泵入比静脉滴注能达到较高的TMIC40%持续时间。 3、对于MIC较高的病原菌通过增加给药剂量、延长给药时间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4、不同的给药方式及给药剂量对院内感染常见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可以达到93%以上的细菌清除效果,但对于铜绿假单胞菌需要高剂量及持续静脉输注,才能达到较好的抗菌效果。 5、两步滴定法能较快到达到峰浓度,同时尽量延长MIC的时间,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6、因美罗培南在204h内降解3.31%,为保证药品的稳定性应注意持续泵入时间。,谢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