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学案 一导学目标 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2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重点难点 1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特殊含义。 2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三学习方法 1本课中出现的名句较多,要熟读成诵。 2对比现在与孔子所生活的时代,自检我们的学习目的、态度、方法、成效等,提高我们的学习观与学习能力。 四导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女”通“汝” (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知”通“智” (3)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亡”通“无” (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弟”通“悌”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敏,勤奋,勤勉 (2)居!吾语女 居,坐 (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绞,急切,不容忍而伤人 (4)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偷,浇薄,不厚道 (5)贤贤易色 易,不以为意,轻视 (6)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远,疏远,这里指不偏爱 (二)课文梳理 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并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1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通过学习而知道的是次一等;困惑不通然后学习的是再次一等;困惑不通而又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了。” 2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欢古代的文化,勤奋敏捷去寻求来的啊。” 3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会有象我这样具有忠信品德的人,只是不象我那样好学罢了。” 4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品德便有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喜好仁德却不喜好学问,它的弊病便是容易受人愚弄;喜好聪明却不喜好学问,它的弊病便是放荡;喜好诚实却不喜欢学问,它的弊病便是贼害了自己;喜好直率却不喜好学问,它的弊病便是说话尖刻;喜好勇敢却不喜好学问,它的弊病便是叛乱;喜好刚强却不喜好学问,它的弊病便是轻率狂妄。” 5孔子说:“只是注意态度恭敬而不知礼,就会有劳倦的弊病;只是谨慎而不知礼,就会有畏惧的弊病;只是敢作敢为而不知礼,就会有闹出乱子的弊病;只是直率而不知礼,就会有尖刻的弊病。君子对待自己的亲族如果厚道,那百姓就会因此而按仁德要求自己;君子如果不遗弃旧时相好的人,寻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刻薄了。” 6子夏说:“尊崇贤人而不重视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心尽力;侍奉君主,要有忘我献身的精神;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可信。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的了。” 7孔子说:“君子,不追求吃得好、住得安逸舒服,做事勤快,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8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谁是喜欢学问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名叫颜回的喜欢学问,他不迁怒于人,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不幸他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到过有喜欢学问的人了。” 9孔子说:“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问道德,现在的人求学是为了向别人卖弄。” 10孔子说:“为人子弟的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外出要尊敬兄长,行为要谨慎,说话要有信用,广泛亲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以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诗、书等有关礼乐的著作。” 11陈亢问(孔子的儿子)伯鱼说:“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不同于对一般学生的教导吗?”伯鱼回答说:“没有。他曾经一个人站在那里,我恭敬地轻步从院庭中走过。他对我说:学过诗没有?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我回去后就去学诗。又有一天,他又一个人站在那里,我又恭敬地轻步从院庭走过。他说:学过礼没有?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脚。我回去后就去学礼。我听到的就这两件事。”陈亢回去后高兴地说:“我问了一件事,却知道了三件事。知道了学诗和学礼的重要意义,又知道了君子对自己儿子并不偏爱。” (三)探究拓展 1你认为孔子所说的“学”有哪些内涵?对你有什么启发? 为什么要学(第1、2、3章) 什么是学的基本内涵(第4、5、6章) 什么是好学(第7、8章) 学什么(第4、5、11、10、章) 2讨论交流: 孔子所说的“学”有什么特殊含义? 参考答案见课后“相关链接”第2段 五相关阅读 大学者李零带你走进孔子内心,走进真实而精彩的论语世界。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牺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读他的书,既不捧,也不摔,恰如其分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丧家狗”我读论语李零自序(1) 近来,论语很火,孔子很热。我们村,北京大学中文系,也开了论语课。课分三个班,我教其中一个班。年的下半年和年的上半年,我花两个学期,一学期讲半部,把论语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这部讲义,就是根据我上课的记录整理而成。借这个机会,我把论语系统读了一遍。受教育的,首先是我自己。所谓讲义,其实是读书笔记。一 我的讲义,正标题是“丧家狗”,副标题是“我读论语”。首先,我把这个题目解释一下。 什么叫“丧家狗”?“丧家狗”是无家可归的狗,现在叫流浪狗。无家可归的,不只是狗,也有人,英文叫 。 读论语,我的感受,两个字:孤独。孔子很孤独。现在,有人请他当心理医生,其实,他自己的心病都没人医。 在这本书中,我想告诉大家,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真正的孔子,活着的孔子,既不是圣,也不是王,根本谈不上什么“内圣外王”。“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是明明白白写在论语里面的(述而)。子贡说,孔子是“天纵之将圣”,当即被孔子否认(子罕)。读我的书,你会明白,为什么孔子不接受这个荣誉,而他的学生一定要给他戴上这顶帽子。 我宁愿尊重孔子本人的想法。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这才是真相。 当年,公元前年,岁的孔子,颠颠簸簸,坐着马车,前往郑国,和他的学生走散。他独自站在郭城的东门外,等候。有个郑人跟子贡说,东门外站着个人,脑门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上半身倒有点圣人气象,但下半身却像丧家狗,垂头丧气。子贡把他的话一五一十告诉孔子,孔子不以为忤,反而平静地说,形象,并不重要,但说我像丧家狗,很对很对。 在这个故事里,他只承认自己是丧家狗。 孔子绝望于自己的祖国,徒兴浮海居夷之叹,但遍干诸侯,一无所获,最后还是回到了他的出生地。他的晚年,年年伤心。丧子,哀麟,回死由亡,让他哭干了眼泪。他是死在自己的家中然而,他却没有家。不管他的想法对与错,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宿命。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至于副标题嘛,非常简单。我的书是用我的眼光写成,不是人云亦云,我才不管什么二圣人、三圣人怎么讲,大师、小师怎么讲,只要不符合原书,对不起,我概不接受。我读论语,是读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看原书。我的一切结论,是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讲话不跟知识分子起哄,也不给人民群众拍马屁。 读孔子的书,既不捧,也不摔,恰如其分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二 其次,我想讲一下,为什么过去我不爱读论语,现在却卖劲儿读论语,而且是当做一部最重要的经典来读。 我先讲不爱读论语是怎么回事。 坦白地讲,我读论语,是重新补课。这本书,我过去读,中学就读,但不爱读,一直没下过功夫,一字一句仔细读。 当年读论语,我的感受是,此书杂乱无章,淡流寡水,看到后边,前边就忘了,还有很多地方,没头没尾,不知所云,除了道德教训,还是道德教训,论哲理,论文采,论幽默,论机智,都没什么过人之处。 我想,如果没有心理暗示,像我小时候一样,像很多外国人一样,既没人劝我尊,也没人劝我不尊,很多人的感受,可能和我一样(不读论语也能直探孔子心曲的人,不在此列)。这是第一。 第二,我不爱读论语,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让我慢慢讲。自序(2) 予生也晚。我是生于旧社会(只待过一年,没印象),长于红旗下,崔健唱的,“红旗下的蛋”。我有我的阅读背景。马、恩、列、斯、毛、鲁,我曾通读,现在不时髦;灰皮、黄皮书,也曾泛览,现在见不着。插队下乡,北京的孩子和外地的不一样,照样有人读书。我的启蒙,是在“文革”当中,古书、杂书,看了一大堆。辛亥革命后,康有为、陈焕章的孔教会(年),我不及见;蒋介石、宋美龄的新生活运动(年),我没赶上;新儒家的书,几乎没读;尊孔教育,一点没有。 我不爱读论语,不是因为我只见过批孔,没见过尊孔。近百年来,尊孔批孔,互为因果,互为表里,经常翻烙饼。它与中国备受欺凌的挫折感和郁积心底的强国梦,有着不解之缘,既跟政治斗争有关,也跟意识形态有关,还有民族心理问题,忽而自大,忽而自卑。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拿孔子说事。“批林批孔”前,我就不爱读论语。 有人说,人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往往最不了解;最不了解,也就最没发言权。这话有点道理,但也不尽然。我没尝过梨子,也知道梨是甜的;没吃过狗屎,也知道屎是臭的。更何况,尊也好,批也好,不是前提,而是结果。什么对,什么错,都得阅读原典。不读原典的胡说八道,才最没发言权。 上个世纪,一劈两半,我是后半截的人,代沟肯定存在,没什么了不起。小时候,我跟大人听京戏、大鼓和相声,除了相声,几乎都听不下去。我总觉得,哐呔呔,哐呔呔,咿咿呀呀,长腔慢板,远不如电影吸引人。有点兴趣,那是后来的事。我的态度,回想起来,和如今的“后”,有程度差异,无本质不同。我看他们看不惯,我爸爸看我也看不惯。这不是大陆不大陆,台湾不台湾,而是现代化下很普遍的问题。即使欧美国家,也是早就把古典教育撇一边,二次大战后,彻底衰落。谁也别吹,自己比别人更传统。你说传统是宝贝,有些东西,处于濒危要保护,我赞成;但非要弘扬,直到把孔子的旗帜插遍全世界,我没兴趣。 谁要说,不读论语就无以为人,现在世道人心这么坏(如贪污腐化、制售假药、卖红心鸭蛋者流),都是因为不读论语,不敬孔子,那就过了。 其实,敬不敬孔子,这是个人爱好。不敬又怎么样?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